3月,京津滬三地相繼提出新能源汽車有關方案,業內人士認為,汽車租賃業有望借此迎來發展良機。
北京最新公布的《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中,比亞迪、上汽等公司的產品入圍。北京市方面表示,將啟動大規模電動車充電樁建設,計劃年內完成1000個公用快充樁的建設,覆蓋中心城區和近郊,計劃在2015年實現年上路3.5萬輛新能源車。
天津市通過的《天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將推廣應用1.2萬輛新能源汽車,建設66個充、換電站和6700個充電樁,創新電池和整車融資租賃等商業模式,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區域運營車、機關公務車、企業用車、私人用車等多個領域皆被納入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范圍內。
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提出,計劃到2015年推廣應用1.3萬輛新能源汽車,涵蓋公交、公務、企業、環衛、物流等多個領域用車,并要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網絡化、便利化,同時完善產業技術自主創新體系、產業鏈協同配套體系和社會化系統支持體系,為后續進一步擴大應用規模奠定基礎。
汽車業內人士認為,京津滬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落地后,全國各大城市也將開展試點補貼,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在2014年見證爆發拐點,而隨著與之相配套的汽車分時租賃點的建設完善,汽車租賃公司可借此機會進行嘗試。
更多的機會或將來自汽車使用觀念的更新。據SLSE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婕介紹,成熟的汽車金融市場正呈現出兩方面發展趨勢,一是從傳統能源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二是從擁有汽車向使用汽車轉變,在這個轉變中,所有權的吸引力會相對下降,汽車的共享和拼車有望成為常見的現象。
目前,國外成熟的“俱樂部制”共享模式已經可以實現像租賃自行車一樣租賃汽車。“如果幾個人住在同一個社區,而工作地點都在同一個地區,就可以考慮通過共享的方式擁有一輛車來滿足交通需求。國內現在已經有一些軟件在做這樣的工作。”周婕表示。此外,谷歌和微軟等大型IT服務商正在瞄準一個趨勢,提供不同地點不同用車需求的綜合解決方案,促進車輛使用的“無縫移動”模式。在這方面,汽車租賃公司和IT運營商都有可探索的市場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采用分時共享租賃的方式,可以讓更多的客戶分攤租金,提高汽車的利用率。這方面業務較多地依賴消費人群的素質和自覺性,國內在這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此外,SLSE研報認為,近期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談及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用車需求變化有望推動汽車融資市場進行結構調整,或將從現金購買方式向貸款和租賃方式轉變。從各地實踐來看,通過汽車租賃滿足一般公務用車需要可能成為公車改革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