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先看不下去,以身作則不亂丟,接下來也幫別人撿掉一點,最后干脆組團集中清理。”登山愛好者“囡囡”的這句話,頗能代表大部分同伴的心聲:蘇城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們正在發生蛻變,在參與戶外運動的同時,也在悄然成為一支強有力的環保團隊。在昨天開展的“靈白線”凈山活動中,來自四面八方的300余名志愿者從山上清理出的垃圾,裝滿了整整一卡車。
重環保,對山林才是真愛
有閑暇,愛運動,年近五旬的老蔡同時是三個登山群的群友,哪里有登山活動,他就去哪里參加。他說,到現在蘇城到底有多少個登山群,誰也說不清楚,“大的開了論壇,有上千人,小的可能只是個剛建的微信討論組,才幾十個人。”老蔡說,他的登山習慣從三四年前開始養成,原本只是爬爬小山頭,登頂后返回不到40分鐘,發現經常爬山,整個人氣色好,不過半年多后感覺不過癮,又跟人去走“靈白線”,一直堅持到現在,幾乎每周都要去爬一次。
登山愛好者們不滿足于蘇州本地的山林,老蔡也不例外,群友們還常常去丹陽、安吉等地拓展,由當地愛好者當向導,雙方的交流是互動的,對方群友偶爾也到蘇州來“做客”。“有些團隊很規范,人手一個垃圾袋,從來不亂扔東西。”老蔡說,回頭再看“靈白線”上垃圾較多,的確讓人有些難堪,于是群友間相互約定不亂扔垃圾,久而久之看到垃圾也會順手撿掉一些,同時他發現,山路邊各種各樣的環保提示牌在增多,節假日由單位組織的環保小組也在進山清理垃圾,甚至山上有了臨時的“垃圾中轉站”,定期有人去清運。
300名志愿者潔凈“靈白線”
“十八團”,是眾多登山愛好群中的一支,一個分群就有成員90多人,從兩三年前開始,大家就不定期地組織群友進山撿垃圾,去年初夏還發過一次倡議,很快組織一支上百人的隊伍,自費購買手套、垃圾袋等進山清理“靈白線”。
眼下,多條橫跨天平、五峰、大焦、靈巖等山林的“木瀆登山健身步道”已初具規模,步道全長50公里,為登山愛好者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昨天,由市文明辦、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市登山運動協會主辦的“靈白線凈山環?;顒?rdquo;在步道主線“天平寺”入口前進行,上午8點30分,已有十余支隊伍近300名志愿者參與。在簡單的儀式之后,大家領取手套、環保袋,兵分多路,對“靈白線”主線及各條支線進行清理。
山路兩旁的垃圾中,以飲料瓶和食品袋居多,經過各支隊伍以往一遍接一遍的努力,山路兩旁的垃圾已減少了很多。身負使命的志愿者們并不甘心,通過多人合作,對灌木叢、石縫隙等處的垃圾也進行了徹底清理。
蘇城成立首支“凈山”大隊
在大焦山北面的消防通道上,從早上8點30分開始,一輛垃圾清運車已在山下待命。上午10點,拎著大袋大袋垃圾的志愿者們陸續趕到清運點,將從山林間清理出來的垃圾堆放到清運車上。“現在已經有好幾百斤了,照這個速度,到中午差不多就能有一噸。”前來清運的環衛工介紹說。
時近中午,“凈山”活動并沒有就此終止,飯后趕來的愛好者們從朋友處得此消息,也相繼趕來,將“交垃圾”當成了進山必修課。市登山運動協會負責人潘忠東介紹說,協會自今年6月成立以來,已開展多項公益活動,如今“凈山”也將成為活動中的重點,并從各支愛好者團隊中招募50名成員,于昨天成立蘇城首支“凈山”大隊,定期進山開展環?;顒?,并帶動更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參與。
市文明辦志愿者工作處副處長徐亮表示,蘇州的山林間,來自蘇州本地以及外省市的驢友越來越多,山林間的環保工作主要依靠大家的參與,本次活動能夠短時間內招募到300余名志愿者,可見蘇城登山愛好者中,重視環保的越來越多,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帶動更多市民抵制污染,愛護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