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碗面溫暖了杭城,也讓老百姓記住了一個叫“張成良”的名字。
他是地道的杭州人,愛好周游世界。他有一家“成良微公益面館”,面館大門上寫著一句話:“當您在困難時,可以在成良面館免費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
兩年間,他的面館從建國南路開到了建國北路,但他的公益事業始終沒有放棄。
他說今年冬天,他還要請環衛工人們來店里吃上一碗熱乎乎的肉絲面。
一碗碗愛心肉絲面,溫暖一座城市
圣誕節快要到了,12月23日的成良面館里有些熱鬧,老板張成良親自在店里掛鈴鐺、綁彩帶,一片過節的氣氛。
成良面館里賣的是地道的杭州面,有湯面、有干面,價格也較公道,面全在十幾元到二十幾元錢一碗。
面館門口放著一個大茶桶,路過行人口渴了可以討一杯熱茶喝。他還提供200把循環借用雨傘、500只便民打氣筒免費供市民使用。
2013年6月,最早的一家成良面館開在建國南路209號。“你吃一碗面,我捐一塊錢”一直是面館的口號。張成良說,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不了世界,但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改變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也許一杯水、一碗面也能讓溫暖在陌生人中傳遞。”
從那時候開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如果有困難,可以到成良面館吃上一碗免費的愛心面,管飽!
這碗愛心面是平時賣10元錢的肉絲面,張成良還貼心地多加了一個荷包蛋。
每年捐款10多萬元,他還想開更多的公益面館
“去年,資助了衢州69名貧困中小學生,跟他們結了對,要一直資助到他們畢業。”張成良說,面館至今一共資助了175名貧困學生,每年捐出去的助學金差不多有14萬元,這筆錢都來自面館。
做公益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容易,甚至很繁瑣,在這條道路上,他曾受人質疑,也有過轉讓面館的念頭,可最終他都堅持了下來。
如今的成良面館已經開出了兩家,新店今年9月份開張,在建國北路341號。
兩家面館,平均一個月賣出去1萬多碗面,盈利也只是與前期投入和公益支出持平。
“以后我還會開第三家、第四家……”張成良像孩子般笑了,他說面館開得越多,成本越低,將來能做的也會更多。
今年11月,張成良去了麗水遂昌的大山深處,為3所小學的106名貧困學生資助了7萬多元錢,買了漂亮的新書包和6張乒乓球桌等。
他認真保存著孩子們當時給他系上的紅領巾。“這還是我第一次戴紅領巾呢。”他一臉靦腆。
今冬這碗暖心面,環衛工可以吃到正月十五
今年冬天,張成良有了個新主意,他要請環衛工人們免費吃一碗肉絲面。
這個愛心活動叫“給環衛工送早餐,溫暖從清晨開始”,時間從12月25日圣誕節開始,持續到明年3月5日元宵節,整整71天。從早上5:45到8:00,正好是天最冷的時候,我們的“城市美容師”們可以來面館免費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面,暖暖胃、暖暖心。圣誕節當天,來免費吃面的環衛工人還能領到一人一只蘋果。
“環衛工人們最不容易,杭州美麗的環境是他們一掃帚一掃帚掃出來的。”張成良說,他的第一碗愛心面就是一位環衛工人來吃的,現在看到越來越冷的天氣,他希望環衛工人們平安、快樂,過個好年。
“我去打聽了一下,他們早上四五點鐘就要上班,剛上班時一般不吃早飯,6點到7點正好是他們吃早飯的時候,這時候來一碗熱面,感覺多舒服。”
為了讓大家吃飽,平時一碗三兩的面,張成良會給環衛工人們多加一兩,如果平時需要熱飯菜的,也可以到面館里去熱。
不過,張成良壓力也很大,他算了一筆賬,如果兩家店每天共有200名環衛工人來吃面,支出預計會在10萬元左右。
最讓他頭疼的還是人手不夠。“兩家店加起來5個廚師、12個服務員,但平時上班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22點,總讓他們加班也不好。”張成良呼吁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