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就全拆干凈了。”說到曾經工作的水泥廠,現已“轉型”核桃種植戶的齊秋海,心頭一陣輕松,“拆了好,不再污染了。”
拆除的,不僅僅是齊秋海他們村的。兩次集中拆除水泥廠共35家,削減水泥產能約占石家莊市總產能的40%,減少粉塵排放6898噸,相當于110多節車皮的灰塵。
9個月后的11月11日,石家莊迎來今年里的第100個“好天氣”。當地媒體如此動情描寫道:“耀眼的陽光穿過清澈的空氣,傾瀉在秋天金黃的葉子上,城市里的一切看起來都那么清晰。”
被網友吐槽為“土家莊”的石家莊,去年曾經創下近6年來河北連續霧霾最長時間紀錄:14天。而今年,截至12月16日,石家莊的優良天數共109天,同比去年增加70天,優良率為31%,同比去年增加20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例為28%,同比減少13個百分點。
面對大氣環境這一最大的民生,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強調要舉全市之力,克難攻堅、背水一戰!
根據霧霾來源解析初步研究結果,石家莊連續出臺7個文件,強力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揚塵污染綜合整治等九大防治工程。
壓煤!抑塵!控車!減排!遷企!增綠!
抓小、抓細、抓實。1—10月份,全市規上工業煤炭消費比2012年同期減少409萬噸,推廣優質低硫煤824.5萬噸,完成10家潔凈型煤生產配送中心項目建設,7個縣(市)新啟動潔凈型煤生產線建設工作,全市已推廣型煤18萬噸;市區天然氣公交車占有率達到85%以上,加大純電動公交車推廣力度,目前已完成40個充電站206個充電樁建設;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已達到86%,在城郊推廣環保采暖爐具1.6萬臺;二環內全部實現機械化清掃作業;停止審批辦理新上露天礦山項目;淘汰2.8萬輛“黃標車”。
抓干部,干部抓。大氣污染防治,直接與官帽子掛鉤。“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三級環保管理網格責任追究毫不含糊。僅在北京APEC會議期間,就有29名官員受到處分。
依法治污不手軟。環保、發改、工信、質監、公安、監察、工商、電力、紀檢監察聯合行動,變“單打獨斗”為“聯合作戰”。
截至目前,查處違法企業4657家,立案偵辦污染環境刑事案件521起,處理環境違法犯罪人員1370名。
管天,還要管地。山要青,水要綠,石家莊要為老百姓修復、治理和打造一座生態城。
今年,石家莊開展大規模植樹綠化。城內,子龍大橋1200萬立方米垃圾山已被喬灌木、植被等覆蓋,夏秋時節花草繁盛,成為山林景觀區,拍攝婚紗照的“外景地”。城外,抱犢寨、蓮花山西山區域綠化覆蓋面積已經達到6萬余畝,不毛之地已變青山。
一山青,一水綠。石家莊從2012年6月起,投資50多億元,通過建設污水處理廠、實施雨污管網分流、清理河道淤泥、建設污水脫色工程等,對總長38.4公里的洨河河道進行了全面整治,污染了幾十年的洨河終于再現清流。
從太平河、滹沱河到環城水系,穿城、繞城的條條水系在給城市增添靈性。老百姓期待著,在102公里碧水環城的那一天,坐上龍舟,環游美麗的石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