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2月28日電(記者 于晶)2月28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寧夏對母親河進行“健康大體檢”,全面摸清黃河寧夏段污染源現狀。
寧夏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尚靜表示,黃河干流寧夏段全長397km。開展黃河干流排污口排查整治,對母親河進行一次“健康大體檢”,是全面摸清黃河寧夏段污染源現狀的重要舉措,也是改善寧夏水生態環境質量,確保黃河寧夏段“Ⅱ類進Ⅱ類出”的重要保障,更是守護黃河寧夏段生態環境安全、促進先行區建設的基本要求。
目前,寧夏已完成排污口排查任務,利用航測手段,完成黃河干流寧夏全境,以及7個工業園區、1個養殖園區、1個自然保護區、6個城市建成區和2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共2600多平方公里航測任務,基本實現重點排污區域全覆蓋。
尚靜表示,下一步,寧夏生態環境廳將認真貫徹《條例》精神,結合國家關于入河(湖、溝)排污口監管要求,進一步規范入河(湖、溝)排污口設置審批流程、優化審批事項,定期調度各市有關入河(湖、溝)排污口的審批備案情況。
同時,制定《黃河流域寧夏段入河排污口監測與溯源實施方案》,全面、精準查清每個排污口“誰在排、排什么、怎么排”,摸清廢水“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完成污水產排的全路徑溯源,逐個登記造冊,以規范化臺賬提升污水排放全過程管控能力。
此外,完善排污口命名分類編碼,按照“清理一批、合并一批、整治一批”的原則,做到“精準施策,一口一策”。采取專項督查、例行巡查、隨機檢查的辦法,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肅的處罰,打擊偷排、漏排、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