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歲的陳吉寧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些,而且“長得有些像范偉”,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有親和力。這一點也得到了很多清華教職工和學生們的佐證。
在清華的校園里,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陳吉寧一只腿跨在自行車上,一只腿站在地上,跟同樣跨在自行車上的老師聊天。學生們匆匆駛過,沒幾個人看他一眼。網上一片點贊,清華人倒覺得自然,這應該是他從34年前他進入清華時就熟悉的場景。就是這樣一個低調隨和的校長,3年間,致力于人事制度改革、教改等方向,直指高校教學弊端,被稱為過去幾十年清華最“激進”的校長。
陳吉寧在教學上最大的動作就是時下流行的MOOC(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將清華的課堂搬上網的過程中,他親自兼任了在線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陳吉寧也坦陳,這場變革猶如一場海嘯,它顛覆傳統的教育觀念。
陳吉寧:在線教育不只是互動,互動只是一個方面,還有比如它有大數據記錄你的學習過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這些都會有很多的變化。過去大家認為是很長的路,現在大家認為這個時間會大大縮短,我們是很樂觀的,會比想象的快得多。因為技術發展的非常快,而且教師、學生的需求也很大,會推動大規模在線很快應用。
陳吉寧做的第三件事,是去年轟動全國的清華教改,這也是清華建校百年來的首次教改。作為教改總設計師,陳吉寧歸納了清華教改要點:三位一體,以學為主,通專融合,多樣成長。
陳吉寧:要有獨立的人格,有理想。其實到清華的學生,他的智商和知識水平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有更遠大的理想,用獨立的人格來完成不只是自己需要做好的事情,還有國家讓他要做好的事情。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
雖然陳吉寧只在校長任上干了3年時間,但讓清華的許多老人感覺,經歷了本世紀以來,多年未有之變局。對于即將履新的部門,大家也在為他捏把汗,因為他所履新的這個部委,是貨真價實的壓力部門。
他所面對的環境問題,北京的霧霾、河北的煙囪、內蒙古被排污的沙漠、蔓延西北地區的荒漠化、遍及中國的白色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破壞……即使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讓人頭疼的難題。而十八大提出的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五位一體中,新增加的“生態文明建設”,無疑有相當一部分的壓力和罵聲會落在了初入官場的陳吉寧肩上。
作為一名國內知名的環境專家,陳吉寧的環保理念,我們能從清華2014級畢業典禮上對學生提出的期望中窺探一二。
日前,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陳吉寧,希望能夠就未來主政環保部請他談一些思路,他在短信中回復說:以后吧,請你多關心環保!陳吉寧:將來無論你們從事什么工作,特別是當你們中有人能夠主政一方或者影響某一領域發展的時候,我都希望你們不要短視、不要唯財富論、不唯GDP論,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建設美麗中國的責任,永遠為子孫后代留一片藍天綠水。
如今,環保部應該沒有他單腿跨自行車的地方,身邊也不會有傲嬌地沖過去的學生,取而代之的是,13.6億雙難以忍受霧霾、水污染、重金屬污染,難以忍受綠水青山褪去,荒漠戈壁襲來的眼睛。我們祝福這位新任環保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