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4月1日,北京大興區的一位居民在使用公共自行車出行。李欣攝(新華社發)
北京交通的幾個“老大難”堵點,今年將得到重點治理。來自北京市交通委的消息,今年將大力推進北京疏堵工程、城市道路大修、道路慢行系統改造及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計劃完成疏堵工程100項。其中,東三環雙井橋、國貿橋、機場高速五元橋、京哈高速豆各莊橋、東五環平房橋等幾個“老大難”堵點,將通過調整出入口、增加車道以及提高周邊道路通行能力的方式疏堵。
1 已完成疏堵工程1677項
“今年北京將完成疏堵工程100項,其中30項疏堵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實事任務。”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道路項目中心副主任王棟表示,根據道路繁忙情況,重點工程包括:提升政務服務中心周邊道路通行能力、拓寬機場高速五元橋東瓶頸路段、改造東三環雙井橋北(外環)擁堵節點、完善京哈高速(出京方向)豆各莊道路進出口等。
王棟解釋稱,今年年內,位于西三環六里橋橋區西南側的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將啟動運行,因此將提前拓寬政務中心周邊路段,提升區域通行能力。再如,北京首都機場高速進京方向目前的車流量已是設計流量的4倍,2014年進京方向日平均交通流量增至18萬輛,交通擁堵已成為常態化。因此,今年將適當壓縮中央隔離帶寬度和兩側路外空間,緩解交通擁堵。
據悉,自2003年起,北京共完成調整道路出入口、建設公交港灣及站臺、改造過街設施、施劃公交專用道等1677項疏堵工程,對緩解部分道路的交通擁堵起到了一定作用。
2 慢行系統改造100公里
針對北京城市步道及非機動車道不連續、寬度不足等問題,北京已經連續3年開展慢行系統工程建設,對影響市民步行及騎車出行的問題進行持續集中整治。今年,北京市計劃實施慢行系統改造100公里,其中,東城南鑼鼓巷地區、西城天橋地區、海淀五道口地區、奧運中心區等列入整治重點區域。
據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城市道路養護中心介紹,今年將按照“化零為整”的工作思路,為確保整體治理效果,通過市區聯動,共同治理,突出區域整體效果。具體整治措施包括:將對道路路口及非機動車道施劃彩色專用道及標識,提示通行路權,統一步行自行車系統治理內容及標準,明確彩色通行帶及標識施工要求,在較寬的路口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等。
自2013年起,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開始對慢行系統進行改造,目前已完成三里河、什剎海等三環內重點區域以及地鐵沿線的天壇東路、東單北大街、平安里西大街及工體北路等共454公里道路的步行自行車系統整治,在官園橋、廣安門橋、平東橋、燕莎橋、長虹橋等11個立交橋下路口增設了彩色自行車專用通行帶。
3 新增萬輛公共自行車
為倡導綠色出行、緩解交通擁堵,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城市道路養護中心副主任殷遠飛表示,今年北京將再新增1萬輛公共自行車,總量達到5萬輛以上,網點主要以軌道線為軸,覆蓋3公里范圍內主要的辦公區、商業區和住宅小區。
近年來,北京市積極建設和推廣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自2011年至2014年,已建成4萬輛規模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遍及東城、西城、朝陽、豐臺、石景山、通州、大興、平谷等區域。其中,主城區和郊區縣車輛數各有2萬輛。另據調查顯示,北京市民租車騎行比較活躍,目前全市辦卡總量28萬多張,車與卡之比約為1∶7,工作日日均使用周轉4.76次,全市累計租車2000萬人次。
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底,力爭使用市政一卡通的市民可在全市“通存通取”。也就是說,持有一卡通的用戶,無論在哪個區縣都可以刷卡租車。此外,今年3月份,北京市交通委已正式推出北京公共自行車微信服務號,市民可通過手機查詢全市所有網點的電子地圖,以及租車流程、租車費用、服務電話和租車卡辦理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