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信息為什么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公益?
2019-04-16來源:農民日報
       日前,由農民日報和字節跳動舉辦的首個移動互聯網領域三農信息獎項“金稻穗獎頒獎典禮”在安徽巢湖三瓜公社舉行。28位專家評審團,從2486份參賽作品中選出了4位獲獎人物和12部獲獎作品。

       巧婦9妹、鄉野丫頭、農村四哥、布衣小童……這些名字或許不像某些網絡大V們那樣讓人耳熟能詳,也不具有其意見領袖的巨大影響。但是作為今日頭條平臺上擁有百萬粉絲、點擊率高達上億次的鄉村網紅,他們確實已經成為互聯網平臺上,一只不可小覷的新時期三農信息創作者隊伍,他們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為更多人的生存、發展創造了機遇,為鄉村的發展打開了一個更大的世界。例如,此次“金稻穗獎”四個人物獎之一的秋實山貨助農增收獎的獲得者巧婦9妹,作為三農創作者,她是今日頭條首批聘請的“三農合伙人”之一,在今日頭條上,9妹的粉絲數已經突破330萬人,通過移動互聯網她累計幫助家鄉銷售出荔枝、龍眼等水果800多萬斤。在她的帶動下,靈山縣的電商迅猛發展,2018年已經達到3000家,比2017年多了一倍。


網紅:巧婦九妹

       在頒獎禮上,字節跳動創新事業部總經理楊潔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信息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公益。對照這些“三農”信息創作者的經歷,這句話對于我們當前推動脫貧攻堅、開展鄉村振興很具有啟示。

       何為“最需要的公益”,我想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信息就是”漁“。

       經濟上的貧困,很多時候是由于信息上的貧困造成的。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但是這并不一定天然就會惠及更多普通的民眾,尤其是對于那些大量處于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而然,反而可能會進一步造成信息分化,進而加劇貧富分化。這是多年前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困境。


楊潔在發表演講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以及脫貧攻堅的推進,農村信息化的物質基礎水平大幅度提升,很多貧困地區都是實現了寬帶和無線網絡全覆蓋。智能手機的普及,更是推動互聯網向農民生產生活全方位滲透,大大推動了農村信息化進程。當基礎設施齊備后,信息供應、內容服務的短板就開始顯現。9億農民,這個市場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傳統的信息生產方式和生產渠道完全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

       不是沒有嗅覺敏銳的開拓者。互聯網渠道下沉的前期,我們也曾經目睹各色“鄉村網紅”的誕生。他們踩著社會搖、踏著鬼舞步搖曳而來,他們上演輟學后的花式搬磚、鞭炮炸褲襠,還有喊麥、“土嗨”和酒桌上的“吹”啤酒, 也在互聯網上收獲粉絲萬千。但是這種殘酷的底層物語表達,在原始粗暴的商業邏輯推動下,雖然挾裹著巨大流量和社會話題度,不過是用來滿足的旁觀者對農村的獵奇與消費,充滿了赤裸裸的歧視和偏見。

       這樣的信息制造,代表不了農村,解釋不了農村,更造福不了農村。反而會造成更大的信息不對稱,進一步加深城鄉之間的鴻溝,傷害農民的價值認同和自我實現。而今,我們迎來的是以巧婦9妹、鄉野丫頭等為代表的新時期“鄉村網紅”的興起,他們不搞怪、不獵奇,只是簡單地利用手中的相機、手機拍攝農村的田園風光,展現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推廣農業信息技術,助推農產品上行。不僅取得了信息傳播上的商業成功,更是為鄉村發展帶去更多正能量的的滋養。這組數據確實令人震撼。

       2018年,今日頭條平臺上的三農創作者,創造了超過200萬條三農信息,累計閱讀量和播放量約500億次。在所有三農頭條號里,超過50人擁有100萬以上粉絲,超過500人擁有10萬以上粉絲,粉絲總量相比去年增加了1億。

       爆發式的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抓住了互聯網渠道下沉的平臺紅利,另一方面也是契合了人們回歸田園、追尋鄉愁的情感,更是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巨大政策機遇。但從未來更長遠的發展來看,要真正做到,信息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公益,讓“三農”信息普惠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還有很多挑戰。


       信息的配置是一方面,關鍵是信息的瓶頸打破之后,產業發展的水平能否提升、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否保障。當前,農產品的銷售問題,一方面有消息不對稱的因素,更有產品結構問題、質量問題。尤其是很多農產品結構性過剩情況越來愈凸顯的背景下,“鄉村合伙人”計劃不能只是此消彼長的渠道,而是要真正推動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產品結構的優化,全方面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農產品的儲藏、運輸問題。鮮活農產品的冷鏈物流一直是制約農產品上行的一大關鍵。當網紅有了,流量有了,訂單有了,能不能賺錢其實還是一個未知數?;A保障如果不到位,那就只能是“數字繁榮”。農村的美麗風光被直播出去后,大批游人蜂擁而至,當地的服務能否跟上?網紅的帶貨能力提升后,產品質量如何把控?農村的信息化改造,絕不只是信息內容的生產和硬件的改善,必然要和產業的發展鏈接起來,著落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

       更多的問題要提給這個時代。信息化的浪潮蜂擁而至,我們是否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切的到來?基層的脈動、草根的創造風起云涌之時,我們的管理體制機制能否跟上發展的步伐?

       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好的機會。很多事情還只是開了個頭。一如金稻穗獎我們還只是第一屆。

       信息讓生活越來越美好,需要權威媒體和信息平臺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和各類市場主體的跟進支持。既要授人與漁,還要放水養魚。如此,信息普惠的力量才能向下扎得更深,賦能鄉村的價值才能生長的更盛。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