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網站24日報道,根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最近所做的聯合研究,東南亞國家如果現在不采取行動建立干旱抵御能力,該地區的干旱在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
這份題為《為干旱年份做好準備:在東南亞建立抗旱能力》的報告顯示,目前東南亞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經歷持續的干旱。在柬埔寨、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干旱已經產生了非常強烈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報告稱,東南亞地區干旱的影響對窮人造成的打擊最大,加劇了不平等,并使土地退化,還增加了暴力沖突的可能性。在大量人口依賴農業的國家,干旱具有特別大的破壞性。在過去30年中,干旱影響了東南亞超過6600萬人口。然而,由于旱情發展緩慢,對旱情往往報告不足,監測不足,因此對干旱影響進行的估計往往較為保守。這項研究指出,未來東南亞的旱情可能會更糟。隨著氣候變化,更多地區可能會蒙受極端惡劣的后果。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里沙赫巴納表示,更多的干旱年份是不可避免的,但更多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現在及時干預可以減少干旱的影響,保護最貧窮的社區,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報告建議在國家和區域范圍內提高對干旱的抵御能力,這需要對干旱進行更好的預測,并以更有效的形式進行應對。報告指出了三個優先干預領域:加強干旱風險評估和預警服務、促進風險融資工具以確保社區免受緩慢旱情的影響、提高人們適應干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