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1979-2018年間,北極夏季海冰的面積每十年約縮水12%;北極冬季海冰面積的四個最低值均出現在2015-2019年間。
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召開前夕,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顯示2015年到2019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的最熱五年。報告警告,全球氣溫依然在持續升高;若想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各國需將目前的減排水平提高至少三倍。
世界氣象組織9月22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2015-2019年間的氣溫比前工業化時期上升了1.1攝氏度,比2011-2015年間高出0.2攝氏度。隨著氣溫升高,海洋冰層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而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也達到歷史新高峰。
報告作者之一、全球碳計劃組織負責人坎納戴爾(Pep Canadell)表示,這份報告證實了一個趨勢:過去30年、特別是過去10年內,全球氣候變化加速,已經超出了預期。
報告顯示,1979-2018年間,北極夏季海冰的面積每十年約縮水12%;北極冬季海冰面積的四個最低值均出現在2015-2019年間。
1979-2017年間,南極冰層每年消失的面積增加了至少六倍。由于海洋變暖、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冰層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從1997–2006年間的每年3.04毫米上漲到2007–2016年間的每年4毫米。
與此同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含量均達到歷史新高值。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至407.8ppm,比2017年高出2.2ppm。
預計到2019年底,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達到甚至超過410ppm。報告指出,上一次全球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0ppm還是在300到500萬年前,當時的平均地表溫度比現在高出2到3攝氏度。
由于持續變暖,在2015-2019年間,高溫天氣成為最致命的天氣危害,對所有大洲造成影響、讓各國創下新的高溫紀錄。
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目標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
但報告指出,即使所有國家兌現了協定減排承諾,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依然將上升2.9到3.4攝氏度。而想要達到巴黎協定設立的目標,各國需要至少將目前的減排水平提高三倍;想要完成1.5攝氏度的目標則需要將減排水平提高五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面對氣候變化加劇的嚴峻局勢,更加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他提議各國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做出新承諾,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45%,在2020年之后停止對化石燃料的補貼并禁止設立新火電廠。
帶領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會出席周一的氣候峰會。一道缺席的還有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澳大利亞外長佩恩將代莫里森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