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會影響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家長要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孩子的視力?近視可以被治愈嗎?
在2022年1月FM95.4節目中,國內知名斜弱視與小兒眼科專家、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許江濤蒞臨直播間,就備受關注的兒童視力問題答疑解惑。
30分鐘的直播中,許江濤院長結合自己30多年的小兒眼科工作經驗,用生動的講解為孩子和家長們帶來了一場眼健康科普盛宴,帶孩子和家長們走出視力防控誤區。節目吸引了場外聽眾的高度關注,大家積極評論留言并紛紛為精彩的內容點贊。
哪些因素會影響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
“一般來說,近視主要由遺傳因素、不良用眼習慣與不良用眼環境三方面因素造成。”許江濤院長介紹,根據相關研究顯示,近視存在一定的遺傳性,如果父母有一方患有近視或雙方都有,特別是還有高度近視的話,子女患上近視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建議孩子在嬰幼兒期即進行屈光篩查,必要時每半年檢查一次。此外,如長期在光線不足或光線不穩定的環境下閱讀、用眼距離過近、書本印刷不清、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等均是促使近視發生的相關因素。
因此,許江濤院長建議,家長要給予孩子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并且要嚴格控制孩子每天觀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年紀越小時間應越短,看屏幕時要遵循每用眼20分鐘,休息20秒,向20英尺(6米)以外定睛眺望;孩子的讀寫姿勢也需要家長關注,閱讀書寫時,桌椅高度要合適,做到書本離眼睛一尺(33㎝)、胸口離桌一拳、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3㎝)。
家長要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孩子的視力?
生活中,很多父母第一次帶孩子去檢查視力時,卻發現近視度數已經非常高了,錯失了最好的矯正時機,為此后悔莫及。那么,我們該如何盡早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呢?
許江濤院長表示,兒童青少年近視眼防控是一個科學的體系,不僅需要在預防干預、功能檢查、屈光矯正、近視防控方面有專業的知識,更需要科學的技術手段,“建議家長從孩子3歲起就定期帶他們到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做檢查,為孩子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明確孩子的屈光系統發育情況及生理性遠視儲備量,每半年至少一次,做到近視危險因素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如果孩子已經發生近視,則要到正規的眼科醫療機構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矯正,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度數超過600度)。”
近視可以被治愈嗎?
“近視一旦發生,便不可逆轉。”許江濤院長介紹,就目前而言,近視是不可治愈的。無論是戴眼鏡,還是做近視手術,都是矯正,而非治療或者治愈。矯正的原理,都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方法或手段,使得外界物體的影像成像在視網膜上。眼睛由于近視所產生的改變,如眼軸變長等,并不會被“治好”。

(正常眼軸和近視眼眼軸)
因此,無論通過何種方式矯正,日常都要注意科學合理用眼,保持定期視光檢查,防止近視度數持續加深。
目前,學生們已經迎來了寒假,孩子們由在校學習轉為居家學習和生活。這段時間,如果家庭作業過重,觀看電子設備時間過長,反而會增加近視發生的風險。因此,節目最后許江濤院長提醒家長,在假期一定也要防止孩子用眼過度,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正常學習也要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規律,不熬夜。
此外,不管孩子的眼睛有沒有問題,家長都應該利用假期給孩子的眼睛好好做個檢查,及時了解孩子的視力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