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老婆年輕,好好享受。女人一到三十啊,什么都往下掉。都掉完啦,最后掉出個小人。問你怕不怕?”
“如果她不生,我就偷偷地在杜蕾斯上扎孔,把避孕藥換成維生素,嘻嘻。不過,如果她還是非要打掉BB,那她自己糟蹋自己的身體,我也沒有辦法。大不了離婚羅。”
……
什么屁話。你說,為這些男人生孩子干什么?
就算不為男人,為自己,左算右算,也越算心理越不平衡。
“它會謀殺我的金錢。”
女人估算過,以現在的生活水準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一般要花費20多萬。而且就像慈善捐款一樣,肯定是有去無回。不如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更加實在。
“它會謀殺我的時間與精力。”
如果丈夫是個工作狂就更慘,每天就抱著穿得干干凈凈的小孩親兩口,逗一逗:“喊聲爸爸!”然后又拍拍屁股走人了。好像小孩天生就是這樣白白胖胖整整齊齊,不會哭鬧不會尿床不會生病。不過天下父親都大同小異。
“它會破滅我的理想生活。”
不要說理想還沒實現,等你生完孩子,可能連飯碗都被人搶去了。
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這種舒適自由隨心所欲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二人世界還沒享受夠,又多了個第三者,難道你不知道對小孩的寵愛會削弱夫妻間的感情嗎?不信你要那些年輕媽咪在孩子與丈夫之間做個選擇,十有八九會選前者。
“它會人為地摧毀我的個性。”
很多女人到了三十還總覺得自己是個孩子,性格還未成熟,還很貪玩。自己都還沒照顧好,不要說去照顧小孩。要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女人去做母親,無疑像是打了催熟針。
之所以用“它”,是因為這團一無所知的肉體,要女人付出不知多少的心血,才能轉變為“他或她”。而且,在現在很多女人的眼里,小孩子從母體一出來,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要犧牲自己很多的東西,而去成全另一個人,實在沒有那么偉大。這不像以前的媽媽,認為孩子與自己是一體的,或者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太多的東西。
“肚子多條疤。”
穿不了比基尼不說,就連低腰褲、露臍衣也要左防右防。美麗的腰肢從此暗無天日。
口子松了,產后的女人容易性趣低下。
……
想著想著,就到了三十。
除了某些極端分子,多數女人抵抗生孩子的決心其實并不堅決,只是在過那種茍且偷生的生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拖就拖,不想改變目前自由的生活狀態。拖到某一種界限,才開始認真地考慮。通常,這個界限就是女人三十。
而且,三十出頭了,還在拖,就像末路前的女人通常是在掙扎或者狂歡。但怎么拖,35歲已是個極限數字。這時的女人,不強烈要求每次都穿雨衣了,門口“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的牌子也換成了“未經允許,不得出入”。不設防的女人有點意外地懷上了,于是女人也就順著臺階下了。
雖然30歲以上的大肚婆已經算是高齡產婦,要冒著分娩的困難,嬰兒先天畸型的危險等等,可是,魚和熊掌豈能皆得,既然享受了最開心的日子,那么打掉了牙齒就往肚子里吞吧。
當然,也有女中豪杰,誓死不生孩子。這時,丈夫的態度很重要。如果兩人同舟共濟,夫妻一條心,那么沒有什么能夠改變你們。否則,你免不了要面對社會、家庭的壓力與斗爭,甚至是自己最愛的人。而30歲,矛盾與沖突最為尖銳。斗爭的結果無非是兩個:妥協,或者分手。
而且一種更痛苦的選擇是,你還要去面對將來的你。現在30歲的你,堅決不生仔。可是40歲的你呢,47歲的你呢,如果將來有一天后悔呢?
對于30歲的女人來說,生不生孩子的確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不過,也有一個從前堅決不要小孩的30歲的大肚婆說:“唉,工作太累了,借生孩子好好休息一下。”這個理由非常有趣。可見女人真的是善變,可能有一天,突然抽起某條筋,就想生了。沒有什么偉大的理由,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女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明天會怎么想,誰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