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孝天(右)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
但是,隨之而來的一個舉動卻又使屠孝天成為當地輿論的焦點。他正著手創辦一家"窮孩子"保健食品廠,以企業利潤貼補辦義學費用。是公益必須靠商業維持運轉,還是商業利用了公益牟利?"另類"公益事業備受質疑。
花甲老人傾囊辦義學
屠孝天原是長沙微型計算機廠黨委書記兼廠長,1992年因公負傷后提前退休。當時,他既無住房,也無田地,日子過得很緊張。1992年,他憑借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只身去深圳打工。回長沙來后又開了一家電子廠,并在當地有名的電器城做起了家電生意。到2001年時,積累了一筆資金。自己有工資、勞保,兩個孩子都參加工作,無后顧之憂,屠孝天開始想著如何回報社會。
屠孝天(前排中)和窮孩子義學班部分師生。
早年家貧失學的痛苦經歷和"沒有知識寸步難行"的人生感悟,促使他決定通過幫助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上學改變他們的命運。但資助只能解一時之急,義學卻可解一生之憂。2003年7月,他從湖南省五交化公司租下位于長沙市區的一棟舊樓房,進行簡單的裝修,并買來電腦、置辦學生用高低床,辦起了"窮孩子"義學班,教授語文、電腦、英語等5門課程。首期招收的35名學生全部來自長沙市區城市低保家庭中,主要是初中畢業后無錢上高中或職高的學生。學校對他們實行"四免一提供",即免學費、免教材費、免上機費、免食宿費,提供生活用品?!?/P>
不到兩年時間,屠孝天的"窮孩子"義學班共辦了6期走讀班,為長沙市區低保家庭的364名貧困孩子提供免費學習。但在實踐中他感到,農村特困家庭的子女同樣需要幫助。2005年4月,他在全國率先辦起了全日制寄宿制義學教學班。這樣,長沙市轄區內的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等地因家庭貧困失學的38名初中畢業生,憑鄉民政所開的特困證明報名入學。學校為這批特殊學員開設了平面設計、基礎英語、電腦維護等5個專業。
"我是這次義學班的最大受益者,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屠孝天老師對我的培養和教導。"來自寧鄉楓木橋鄉的19歲青年陶鵬含著眼淚對記者說。他告訴記者,前幾年,父親得了精神病,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甩,弄得家里一貧如洗。前年,他初中畢業后,母親東拼西湊了200元讓他到廣東打工,錢用完了也沒找到工作,只得露宿街頭。后來,他到基建工地做小工,在多次受傷的情況下,忍痛做了兩個多月,掙了1000多元。望著這點血汗錢,他悟出沒有知識就沒有出路的道理?;丶液螅麖泥l政府得知屠老師辦的義校不交錢也可讀書,去年4月,他帶了些日常用品就來到這時,學習速錄,一年下來學了不少知識。
“窮孩子”在上電腦課。
義學班的走讀生掌握了一門知識或技能后,相當部分開始自食其力。今年18歲的王紅梅隨打工的父母來長沙時,因電腦不過關,一時沒有事做,想繼續學習家里又拿不出錢。2004年上半年,她在義學班免費上了一期的文秘班,出去后被長沙一家外企聘用,每月包食宿還可拿700元工資。她父親王初中說:"有沒有知識確實不一樣。我跟她母親打小工,又臟又累,兩個人的工資才抵得上小孩一個人的。屠老師為貧困家庭做了一件大好事!"
屠孝天辦義學的舉動受到社會稱贊。長沙市慈善會主任陶鑫充分肯定"窮孩子"義學班是慈善之舉。她說:"慈善事業說到底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保障生存權是指助殘、幫困,保障發展權是指助學、慈善教育。屠孝天辦的義學班,是教會窮孩子知識和技能,屬于給弱勢群體提供發展權幫助,屬于個體慈善行為,在為社會辦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