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歲聾童徐夢琪去德國參加舒曼國際鋼琴大賽了!2006年4月14日,記者來到了市殘聯十三樓會議室,參加深圳市殘聯特意為小夢琪舉辦歡送會,一進大廳就見到了活潑可愛的小“鋼琴家”——徐夢琪,她笑瞇瞇地看著我,我問他,還記得我嗎?她立即回答:記得,我們合過影!那次見到夢琪,是在中殘聯藝術團來深圳演出的時候,小夢琪也被推薦與藝術團同臺演出,記者與夢琪在會場的大門口匆匆合影留念。沒想到她還清楚地記得!這樣聰明伶俐的小女孩,讓人不自禁地想靠近。于是,記者邀請夢琪做本網《人物在線專訪》的嘉賓,純真的夢琪和慈祥的外婆欣然接受了采訪。
難忘的一千二百七十七個日日夜夜
小夢琪今年八歲半了,爸爸媽媽都在日本工作,她一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活潑可愛的小夢琪是因為發高燒時治療不當導致雙耳失聰,她那時才兩歲。外婆是在一次看電視時發現了小夢琪的聽力有問題。她回憶到,有一天,她們倆個人都在看電視,外婆一離開,夢琪就跑到電視機旁邊,把小耳朵貼在電視機上,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并對外婆媳說,這里的聲音真好聽……當外婆從醫生的口中確認夢琪耳聾的時候, 外婆懵了,她想了三天三夜,她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那時很好的一份工作,全心全意地帶夢琪.她想,一定要把她培養成人!從那時開始,外婆就每天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慢慢地開始學句子,夢琪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她看著外婆的口形,很快就可以和人交流。 小夢琪的進步給外婆帶來了信心,她想孩子還小,要為她將來做打算,讓小夢琪有一技之長,什么最適合她呢……外婆想起了音樂巨人多芬他也是聾人,夢琪是否可以走音樂這條路呢……
經過了幾天的思考,外婆決定讓夢琪試試學鋼琴,小夢琪學琴的路比正常的孩子走得艱辛。啟蒙班結束后,孩子面臨分班教學,可是沒有哪位老師敢收下夢琪這個孩子,因為大家都知道鋼琴演奏是聽覺藝術,一個聾童是很難培養成才的。最后,維也納鋼琴中心的焦曉瑜教授被外婆和夢琪的執著深深打動,這位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家系原鋼琴教研室主任收下了小夢琪。小夢琪于是走上和她身體障礙最較勁的路!在進入鋼琴啟蒙班時,由于戴助聽器聽課。外婆和她一起去上課,記下筆記,回家再“消化”后再教給夢琪。60多歲的外婆在陪夢琪學習的過程中居然會彈出很多曲子。小夢琪學鋼琴非常刻苦,意志甚至超出了成人。鋼琴練習非常枯燥,小夢琪每天練琴不少于3個小時,節假日更是達到7小時。外婆說,隨著學琴難度的加大,有時候夢琪會遇到難關,一次她讓夢琪吃飯,結果夢琪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就是不肯出來,外婆就在門口聽房間里傳出來的鋼琴聲,琴聲里卻聽到夢琪的啜泣聲……這一幕已在這個家里無數次上演。-但是在小夢琪的心理總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外婆說的,只有練好琴才能到美國去治好她的耳朵,才能孝敬她心理最感激的好外婆,在苦在累都要堅持下去……
殘聯助夢琪登上夢想舞臺
2004年,市殘聯舉辦了一次大型的才藝表演,市殘聯組宣部的董姐聽說了有這樣的一位小女孩,就親自到了夢琪和外婆的家,把來意說了后,夢琪和外婆都高興得不得了,滿口答應了參加比賽!
從才藝大賽上出來后,夢琪被殘聯安排在各種活動上演出,甚至包括和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同臺演出,夢琪的事跡更引起了市領導的關心,她在鋼琴演奏上也表現出超強的藝術領悟力。著名的音樂家劉詩昆聽了小夢琪的演奏后,也不禁豎起大拇指,說這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2004年3月,小夢琪在500多個孩子中脫穎而出,得到全深圳惟一一個一級的優秀獎。同年6月,參加了首屆“好百年”青少年鋼琴比賽,獲得銀獎,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在“琴星杯”第三屆兒童鋼琴比賽獲得了A組的第三名,在香港舉辦的詩威德杯香港少年兒童鋼琴賽中奪得了特等獎,在2005深圳首屆青少年鋼琴大賽中獲金獎,在舒曼杯國際青少年大賽亞太地區冠軍。而這所有的比賽中竟然沒有一個評委知道夢琪是個聾兒。
在采訪結束時,外婆還說:這次從德國回來答應帶小夢琪去江西看看,看看那里的學生,小夢琪笑瞇瞇地說我還要去蓮花山呀!看到夢琪開心的樣子,記者邀請夢琪凱回國后到網站作客,小夢琪開心地說到:“好呀,我一定去!”
夢琪帶著祝福帶著夢想去德國參加比賽了,我們都在祝福她,愿她夢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