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新華網轉載《大連晚報》一條圖文消息:《大連7歲“男模”技壓群芳捧金獎》。
這個標題十分讓人振奮欣喜,7歲的孩子就這么出息和超群,神童也!然而,待到一睹照片,我由不得驚呼起來:“乖乖,這哪里是什么‘技壓群芳’,小‘黑社會’呀!”聽到了我的駭叫,同事們圍過來,瞅著我的電腦屏幕一齊喊:“小流氓!”“小土匪!”“小暴徒”……
那就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品品這個7歲“男模”的怪模惡象吧——根根怒發沖天豎,大大墨鏡逞惡容,手握機槍打劫式,十足兇神惡煞相!一個無知世事的孩童,被扭曲和畸形化成了一個“小流氓”、“小土匪”、“小暴徒”、“小黑社會”的模樣,還被罩上了金獎桂冠,作為觀眾是驚詫,是匪夷所思;作為被糟蹋了的這個7歲男孩,所受到的心靈戕害將是終生的——“流氓”、“土匪”、“暴徒”、“黑社會”值得學習,可以獲獎。大連的兒童模特大賽組織者捧出這么一個“恐怖怪胎”,會產生怎么樣的示范作用和社會影響呢?我想,只會顛倒榮辱,只會向兒童和青少年宣揚灌輸野性、邪惡和恐怖,虐害他們的稚嫩心靈。這是所有關愛祖國花朵,關心祖國未來的人們無法容忍的。
近年來,文化宣傳、影視娛樂中不健康信息泛濫成災,種種“破爛玩意”層出不窮,負面影響相當嚴重,兒童青少年受害尤重。由于青少年價值觀、是非觀尚未形成,他們缺乏辨別善惡的能力,容易不分青紅皂白地盲目追崇所謂的“流行”和“時髦”,往往不加鑒別取舍地吸收和仿效,什么“熱”、“酷”,就學什么。譬如,影屏熒屏沒完沒了地上演“皇上圣明”,使得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滿腦子皇權思想,整天夢想當皇帝、當皇娘、當太子、當公主,當不了皇族當太監也行。去年沈陽舉行的充盈滿清皇權文化的“格格大賽”,讓稚氣濃重的孩子或穿“格格服”或著“三點式”,騷首弄姿,嫵媚弄姿,引發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格格熱”,遺害非淺。如今,遼寧又炮制一個“小流氓、小土匪、小暴徒”式的金獎“楷模”。人們不禁要問,那些挖空心思極力扭曲和畸形化孩子的大人們,尤其是那些五花八門的評委們到底想的是些什么?到底要把孩子們引向何方?不管他們的動機如何,但其客觀社會效果都是惡劣的,對孩子們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都是十分有害的。如果照這個樣子搞下去,我們的許多孩子只會在專制的、邪惡的、庸俗的精神污坑中越陷越深,難以自拔,那我們祖國的未來也就希望黯然了。
孩子是純潔無邪的,但是,他們又最容易淪為不良文化思想的犧牲品,被“誨淫誨盜”。近年來,青少年犯罪案件頻發,打砸、斗毆、搶劫、強奸以及兇殺惡性案件經常見諸報端。這些現象反映出青少年的心理正在受到越來越嚴重的侵蝕,再也容不得反面地誘導和惡性地推波助瀾了。我國的人性、人本、人愛、人善等優秀文化傳統,曾經長期被當作“封、資、修”進行批判和肅清,十年文革期間更是慘遭徹底橫掃,幾乎毀滅殆盡。改革開放20多年來,雖經努力撥亂反正,遠未恢復。胡錦濤倡導“八榮八恥”教育,正是為了進一步撥亂反正,以求徹底地正本清源。我們應該利用這一大好契機,積極對兒童和青少年加強正面地積極地引導,培育他們追求和踐行“八榮”、抵制和拒絕“八恥”的思想意識和道德修養。
(作者: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