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日報》 ( 2006-05-22 第02版 ) | ||
2006-05-22 | ||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頒布已經五年。各級黨委和政府按照《兩綱》要求,統籌協調,密切配合,健全機制,注重宣傳培訓和示范引導,使我國的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五年來,婦女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程度不斷提高,全國新錄用公務員女性比例逐年增加。婦女就業結構得到改善,就業比重穩步提升。目前,全國城鄉女性就業人數為3.37億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總數的44.8%。第三產業正成為吸納女性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計算機、通訊等高新技術行業。婦女兒童受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國小學適齡兒童凈入學率達98.95%。婦女兒童健康狀況繼續改善,男女平等、兒童優先等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婦女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同時,也必須看到,受現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在全國范圍內完全實現男女平等還存在相當差距;西部欠發達地區及流動人口中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教育、人身權益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城鎮婦女就業和再就業依然困難;有些地方和企業落實婦女勞動權益保護及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不力;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日益嚴重;家庭暴力、拐賣婦女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有的地方和部門對婦女兒童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婦女兒童工作機構不健全,人員編制、干部配備、工作經費落實不到位。這些情況表明,婦女兒童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積極推進婦女兒童事業全面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工作。這就迫切需要切實解決婦女兒童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改善農村和西部地區婦女兒童生存、發展環境,促進婦女平等就業,進一步加強就業培訓和服務,提高婦女自身素質,重視和開發適合婦女的就業崗位,拓展就業領域,增加婦女就業機會;進一步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加大執法監察力度;依法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把打擊、管理、防范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開展專項斗爭與加強日常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防拐、打拐力度;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抓緊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堅決制止非法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行為,嚴厲打擊殘害、遺棄女嬰等違法犯罪行為,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大監管力度,積極倡導少生優生的社會新風。 婦女兒童占我國總人口的2/3。廣大婦女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尊重婦女、保護兒童是現代社會的一項基本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清形勢,明確責任,扎實推進婦女兒童事業全面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