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晁一民
內容提要
細致分析一下,這些未成年人犯罪基本上都有著共同特點:一是為了錢財走向犯罪道路;二是法律觀念淡薄,一時思想沖動,不考慮后果;三是結伙犯罪占相當比例。結合國內一些媒體披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和相關調查研究以及對犯罪未成年人的接觸交談,究其犯罪根源,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與整個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分不開。 從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來看,偷盜搶劫案件多、故意傷害案件多、結伙作案案件多。在提取的36起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中,偷盜、搶劫案件26起,故意傷害案件8起,其他2起;團伙作案32起;涉案人員149人,其中未成年人81人,最大作案團伙成員10人,其中未成年人4人。細致分析一下,這些未成年人犯罪基本上都有著共同特點:
一是為了錢財走向犯罪道路;二是法律觀念淡薄,一時思想沖動,不考慮后果;三是結伙犯罪占相當比例。結合國內一些媒體披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和相關調查研究以及對犯罪未成年人的接觸交談,究其犯罪根源,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與整個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分不開。 一是拜金和享樂主義影響了未成年人的思想。經濟要發展,一切向錢看,誰沒有錢誰完蛋。社會發展到今天,金錢的重要性已成不可爭辯的事實,貧富的差別也十分突出地顯現出來,因此,一些沒有錢花的未成年人為了想弄到錢花,不由自主地產生了貪婪的念頭,在同伙的鼓惑誘導下,直接走向或參與了搶劫和盜竊的犯罪行為。
二是學校對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存在漏洞。片面注重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忽視了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小,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和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家長和社會人的思想言行,直接影響著未成年人。犯罪的未成年人本該都是學校里的學生,因為學校的教育能力、家庭條件、社會環境的影響,才成為社會人,因為年輕,才擋不住諸多的誘惑,才萌發了犯罪的念頭。
三是法制宣傳教育沒有落到實處。只停留在會議上、文件上、廣播上、墻壁上,缺少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談心。機關干部和法律工作者“閉門造車”現象很普遍,為了應付普法檢查,只注重文件的學習和傳達,檢查驗收的日期臨近,才做做表面文章,花很多的錢置辦置辦“硬件”,檢查一結束,“政績”一上榜,樂哉悠哉地又去應付別的檢查去了。
四是文化市場管理控管無力。網站的色情傳播、黃色書刊的泛濫、黑網吧的存在(還有一些管理混亂的網吧)、暴力游戲和暴力影視劇作的流行,這些文化垃圾時時刻刻都在未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中左右著未成年人的思想,使他們沉浸在“游戲”當中,誤入歧途,模仿著游戲人生。
五是社會腐敗現象毒瘤難除,導致未成年人思想放縱,胡作非為。機關干部的“官老爺”作風、黑惡勢力的橫行與猖獗、暴發戶的揮霍無度、人類良知的泯滅、弱肉強食的古訓,使得未成年人走上叛逆的道路,為爭取到優越的社會地位(有的拉幫結伙做個頭目帶領團伙胡作非為就以為有成就感了)和優越的奢侈生活,鋌而走險,進行犯罪。
那么,怎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根據案例和對整個社會的調查研究,筆者建議可以從五個方面去解決問題:
一是要求學校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列入重點課程。“道德與法制”學分考核與數學學分考核、語文學分考核并列,讓未成年人做有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學法、懂法、守法的“四有三法”新人才。當然,這首先得要求所有教師這么做到。教師如果思想道德敗壞、不學法、不懂法、不守法,就應該清理出教師隊伍,以免給社會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造成巨大的隱患。
二是加大文化市場管理力度。文化是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在人的思想中形成和改變的重要方面,是人類潛意識的附屬物,能夠激活和消滅人的動態思維。那些渲染黃色的、暴力的、腐敗的文化產品,直接或潛在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未成年人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期,接受能力強,分辨能力弱,抵制能力差,很容易進行模仿和融入言行之中。因此,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掃黃”的同時還要“清暴”,加大書刊出版管理、影視制作管理、網站經營管理,特別是黑網吧,要嚴加控管,不但要消滅黃、賭、毒,還要消滅帶有腐敗墮落和暴力內容的影視產品,以及渲染暴力內容的電子游戲。
三是常年開設法律夜校。像建國初期那樣號召大大小小的單位組織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進入夜校學習法律知識。但在有些地方,機關干部怕轄區內的居民懂得法律,會拿起法律武器對付機關干部的違法行為,難以保全“官老爺”作風,難以貪贓枉法,怕被群眾用法律武器趕下臺去。因為有的機關干部也不懂法,對一般的法律條款都一問三不知,轄區內的群眾,又怎么能接受到法制教育呢?因此,開辦法律夜校(或利用法制遠程教育網絡),組織群眾轟轟烈烈開展法制教育,勢在必行,這樣才能夠真正把普法教育落到實處,才能促進我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才能減少犯罪案件的發生,特別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發生。
四是加大對黑惡勢力犯罪團伙和貪污腐敗分子的懲處力度。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團伙主要靠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該對參與黑惡團伙、保護黑惡團伙、不敢鏟除黑惡勢力的公安干警進行再教育,教育無效的,應該清理出公安隊伍,以免形成“警匪一家”的現象,在群眾中產生惡劣影響,嚴重危害社會穩定。對貪污腐敗分子的懲處,一要靠上級政府機關的重視,二要靠群眾舉報,三要靠檢察機關加大查處力度,四要靠法院公正司法。在懲處黑惡勢力犯罪團伙和貪污腐敗分子過程中,給公安、檢察、法院獨立辦案的權力,清除“保護層”,甩掉“關系網”,才能夠伸張正義,給社會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才有利于社會穩定,才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五是構筑團結和睦的家庭細胞。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家庭大人忙于掙錢,孩子無時間看管,放任自流,容易受社會上壞人影響。有的因家庭貧困或夫妻離婚,放松了對孩子的管理,孩子從小養成了小偷小摸的習氣。因此,建立團結和諧的家庭,給未成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生活環境,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