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山東省沾化縣實驗中學組織200多名學生,到該縣中學生科技創新與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刻瓷、烹飪、縫紉、電工等6個專業的實踐訓練。圖為同學們在縫制書包。
本報訊綜合本報駐各地記者報道: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豐富青少年課外生活,近期,各地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寓教于樂,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北京亮出手中的“中小學生課外活動卡”,北京市166中學高一學生章瑾告訴記者,就憑著這張小卡片,她和同學們去了北京許多博物館、科技館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場所。這些地方有的給予免費,有的給予優惠。自去年6月1日“藍天工程”啟動以來,560多個單位加入了東城區青少年課外活動網,截至目前,已吸引近39萬人次的學生刷卡參加活動?!八{天工程”已構建起一個較完整的青少年校外活動體系,包括建立了一個資源庫,搭建了一個管理信息平臺,研發出校外活動“一卡通”,建立了一套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學校和校外資源單位積極參與。
江蘇走進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讓每個孩子更優秀”的大字溫馨可人。近年來,該中心創造性地開展活動,用實際行動實踐著自己的口號。創新活動方式,擴大影響面。該中心與南京市教育局聯合8家區少年宮成立聯合體,將校外活動輻射到全市300多所小學和幼兒園;與4所外來工子弟學校簽訂了“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基地共建協議書,定期面向外來工子弟開展校外活動。創設活動新載體,賦予活動新內涵,該中心與揚子晚報社聯合成立了“揚子小記者教育訓練基地”,與民俗藝術委員會聯合舉辦“民間年俗藝術活動月”活動。
內蒙古不久前,內蒙古青少年科技中心的“科普大篷車”來到了革命老區武川縣的中小學,為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的青少年發明創造展板展示、多功能機床演示、電腦機器人知識講座等活動。內蒙古自治區“科普大篷車——青少年科學工作室”自2002年5月啟動以來,組織開展了“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科普大篷車進特殊教育學?!钡纫幌盗谢顒?,行程上萬公里,赴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等盟市的數十個旗縣區60多所學校開展科普活動,吸引12萬多名學生參加。如今,“科普大篷車”已成為以學校為平臺,輻射社區的綜合性科普活動。
河南近日,經過改造和重新布局后,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再次開放。該中心被譽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的金色搖籃”,每年都吸引2萬余名少年兒童參與活動。他們堅持扣緊德育大做文章,2004年4月,同鄭州市電影公司合作,共同舉辦兒童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公益放映活動,利用雙休日,每周8個場次,使同學們深受教育。該中心還常年開通“金話筒”廣播站,經常播出《少年中國說》、《我自信,我是中國人》等勵志教育名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成都暑假還沒到,來四川成都市青少年宮咨詢暑假活動安排的家長就一撥接一撥??萍冀逃?、素質拓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學校和學生的喜愛。2004年,成都市投入兩個億,把籌建中的成都科技公園調整改建為青少年活動中心,成為融教育、活動、娛樂一體化的未成年人活動基地。長期以來,成都市青少年宮走公益化的道路,每年開展近百項免費的公益項目,吸引幾十萬青少年參加,受到了市民的歡迎和好評。
武漢每逢雙休日,新改建的湖北武漢市青少年宮都會迎來五六千名兒童。去年10月啟動的武漢市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基地延伸了該市青少年宮的功能,新推出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保護、營養咨詢、防止意外傷害、視力保護等科普活動,吸引了許多孩子和家長。在宣教展覽區,記者看到這里有視力保健、心理健康等展板,有文字介紹,也有卡通圖畫,通俗易懂。還有兩名專職講解員,為孩子、家長答疑釋惑。
青島“很高興在這里學習電腦動畫制作,提高了動手能力?!闭谏綎|青島中學綜合實踐教育中心做電子光纖動畫的59中學生王銳說。目前,該教育中心已成為島城50所中學學生心愛的創新樂園。據介紹,青島市先后投資2000萬元擴建中心,配備一流設備,設立28個專業教室。市區每一名初中生在三年中,都有2次各1周“脫產”到“中心”學習的機會,每人至少掌握4門技能。12年來,共對23萬名學生進行勞技教育。
哈爾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兒童少年活動中心由哈市政府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為滿足兒童素質教育的需要,該市又追加投資2500萬元,增加了多功能的教育活動場館。這里有東北三省最大的天文館,還有現代國防教育館、學前兒童親子園、各項體育館和兒童劇場。該中心積極利用場館優勢,堅持把開展社會公益性活動放在首位。中心成立了全國校外教育機構第一家孤困兒童幫扶中心,組建了全國第一支校外教育紅領巾禮儀小隊,每年平均訓練10余萬少年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