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北頻道 稿件來源: 河北日報
近日,筆者陪朋友逛街,在“耐克”專賣店里遇到一對正在陪孩子買鞋的父母。筆者注意到,十五六歲的孩子一身都是名牌運動裝,而父母的衣著卻相當樸素。
“我只有穿‘耐克’的鞋,腳才不會疼。”孩子撒嬌似的剛說完,母親馬上對售貨員說:“給我們拿雙最好的。”當孩子高興地試穿鞋時,母親轉身悄聲問丈夫:“你身上還有多少錢?”
一句輕輕的詢問,卻讓筆者心頭一震。本來,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心疼孩子也是正常的,可是如果家長不惜勒緊腰帶為孩子買名牌服飾,以此來滿足孩子的虛榮心,這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到促進作用嗎?筆者覺得未必。
一次聊天時,筆者的一位親戚說過這樣一件事:他的孩子為了“逼”家長給其買名牌鞋,以幾次逃課相威脅,以至于時間不長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孩子說,他們班上許多人都穿名牌服裝,課余時間同學們經常互相炫耀,誰沒有名牌服飾就會受到大家的冷落。由此可見,部分孩子已經形成了盲目攀比的不健康心理,并且對名牌服飾的過度關注也分散了他們的學習注意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成績。
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關愛變成了溺愛,那么,孩子的健康成長就受到了威脅。因此,作為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能再一味地助長孩子的“名牌情結”了。因為,未成年人的心理還不成熟,如果家長每次對孩子的要求都不加選擇地全盤接受,甚至超越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予以滿足,卻不能適時地告知孩子父母的血汗錢來之不易,應懂得珍惜與節儉,那么,孩子就不會體會到父母的辛勞,不懂得體貼父母,更不知道什么是節儉。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會使孩子在鋪張浪費、貪慕虛榮的路上越滑越遠,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偶爾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極易使其做出過激行為。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而且還會造成心理和性格缺陷。
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任何老師都不會因為某些學生穿了名牌服飾而在教學上對其有所偏愛。所以筆者奉勸各位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要再過度縱容孩子,不要無形中助長他們的“名牌情結”,而應該通過多種形式教育孩子懂得勤儉節約的含義,使孩子從小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此,才能使孩子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