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據英國《獨立報》4日報道,毫無疑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腦是人類中最好的大腦。科學家現在又發現,他的大腦不僅在處理概念方面具有獨特的能力,在內部結構上跟常人也有很大不同。
一項最新研究把愛因斯坦的大腦跟4個相似年齡的男子進行比較后發現,雙方的腦結構存在明顯差異。研究人員表示,愛因斯坦大腦的許多區域比志愿者的大得多。其他科學家也發現,他的大腦有更多的腦細胞。
這位偉大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在1955年去世,享年76歲。他的身體被火化,大腦卻被保留下來,用于科學研究。多少年來,它的奧秘一直都深深吸引著研究人員。其他研究人員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的每個神經元里都有非常多的神經膠質細胞,而且它們的數量多于常人,這說明他的大腦需要和使用了更多能量,使得它可能具備更強的處理問題的能力。神經膠質細胞不僅支持神經元的生長,還能保護它們。
以前有研究顯示,愛因斯坦大腦的神經元密度很高,另外他的大腦皮層比志愿者的更薄。他的大腦已被發現在跟數學運算能力有關的一個區域里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凹槽。它比普通人的大腦寬15%。這些差異的綜合影響可能使跟數學能力有關的神經元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這項研究由美國和阿根廷的科學家負責完成。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對愛因斯坦的星形細胞作了相關研究,發現它擁有更大更多的層間結節。”對于這些差異到底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現在還是個未知數。研究人員小心地認為,他們的發現可能只是一種衰老標志。
研究人員還說,愛因斯坦大腦的結構或許并沒有獨特之處,跟其他人可能有相似點,只是后者沒有機會使用它。他們表示:“擁有‘特殊’大腦和智力的人或許比想像中的多。由于社會文化狀況,或考慮到健康問題抹殺了早期潛能,或懷孕期跟兒童期的培養失誤,或缺乏一種適當的兒童培養環境,所以使他們沒有引起人們注意。”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希望擁有聰明的頭腦。研究人員說,大腦結構不該被看成是一種智力標志,因為它缺乏科學依據。他們表示:“比如,對經常穿梭在社交場合的人來說,要具有特殊的聰明才智,除了需要復雜基因以外,還要有許多環境因素。”(楊孝文 任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