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有多少孩子被教育劫為“人質”?
2006-06-15

2006年06月14日 信息時報

  一個饅頭引發血案的故事,屬于無聊之極的電影與網絡惡搞,一個饅頭引發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則源于椿樺神經過敏式的憂郁癥。

  “山西晉城一位副部長為老母辦喪事,30余小學生被派前往抬花圈”(《山西晚報》6月13日)事件的出品人與導演雖然藏在幕后“謙虛”地不愿名揚天下,但如果讓他們給事件改編一個電影名,他們肯定會爭先恐后地這樣改:一個饅頭引發的送葬。因為他們試圖告訴人們的是,這30個孩子干了沒有白干,每人完成任務后都拿到了一個饅頭,而這個饅頭正是他們迫切需要的。當然,這樣的主題是電影版的,我們知道,在現實中這些孩子并不需要一個強加的饅頭,如果堅持說他們需要,那是因為孩子們走了十來里的路程,需要飽餐一頓,拿一個饅頭塞牙縫完全沒問題。由此,一個饅頭引發我產生了這樣的聯想:副部長很精明,擅于成本控制;學校一方擅于公關以及就地取材。那么學生一方呢?我想,他們在當前的教育“饅頭”下充當著一群可悲的“人質”。

  古人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人說:老師要學生捐款,學生不得不捐。不久前發生的“杭州一小學為還工程款要求學生捐款,低于50元拒收”(《現代金報》5月26日)的事件,與晉城小學生義務送葬的新聞性質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是前者被索取的是鈔票,后者被索取的是勞動力。無論是捐款,還是義務干活,其實質早已脫離了“捐”與“義務”的本質,“捐資”、“贊助”以及“義務”等富有中國特色的詞語,其內涵與外延率先在教育界得到了擴展。溫暖的詞匯因而有了冷冰冰的強硬之氣。這與綁匪要求交納贖金的味道如出一轍:要想讓孩子安心讀書,你就得乖乖“捐款”和干活,否則孩子就會被校方“槍斃”出局。關于人質的概念,人們都清楚無誤。如果拿一則事件來進行補充說明,大概可加深這方面的認識:“一中學生上書中南海反映問題遭當地教育部門報復,借讀費不降反增6000元”(《濟南日報》5月24日),這個事件是否讓你想到了某部外國電影?講的是被綁架的小女孩家人因繳納贖金前報了警,綁匪察覺后將贖金翻了10倍。

  “廣州2006年幼兒園報名結束,為入公辦名園家長勒緊褲帶斗‘富’”(《信息時報》6月13日)。這一現象表明,教育界的“人質危機”事實上從幼兒園就已經開始了。自從贊助費被定性為亂收費,它馬上換了個名堂卷土重來:“捐資助學費”粉墨登場。冰冷的“捐資”在廣州被拍賣式地哄抬到8萬元。接受“捐款”者數鈔票數到手發軟,那些贖到學位與被提前“槍斃”的孩子家長則腰膝酸軟。這一切,就是中國教育當前存在的一個事實:孩子前仆后繼充當“人質”,家長勒緊褲腰不斷繳納贖金。

  “教育部原副部長張保慶說,不能按市場經濟辦教育”(中新網6月13),反對教育產業化,反應中國教育負擔過重,是這位前副部長的口頭禪。在我看來,這位副部長不過是事后英雄罷了。他退位后說多少令人感到過癮的話,都不能掩蓋當前教育界令人心酸的事實。包括張保慶在內的人們如此懼怕教育產業化,顯然是擔心教育負擔不堪重負。但是顯然,張保慶們忽視了這樣一個概念:將收費的市場化混同于教育的市場化。事實已經證明,我們阻止教育市場化的結果是收費越來越高,稀缺的公辦教育資源成了少數人牟利的工具。與此相對應的是,民間資本辦校基本可算是困境中求生,人們削尖了腦袋也要往公辦學校擠,民校即使是降低收費照樣是門可羅雀。怪誰呢?當民校的畢業生找工作頻頻受挫,當眾多的民辦高校連發畢業證的資格都受限,是民校的責任還是政府的責任?

  中國的教育問題已是積重難返,事實證明,教育界一場接一場的改革都同醫療改革一樣,通通宣告失敗。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倒是希望中國(至少是在城市)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教育市場化:沒有公辦與民辦之分,沒有區一級、市一級、省一級之類的重點與非重點之分,外來人口可以和本地人口一樣隨意選擇學校,學校的品牌形象完全依靠自身的服務質量而非政府的投入來獲取。當學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那么孩子們才有機會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才不會總是充當“人質”,才不會出現強制性的“捐款”、“贊助”以及“義務”干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