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女生赴中紀委舉報父親始末:自費建反二奶網(圖)
2006-06-19
 
女生赴中紀委舉報父親始末:自費建反二奶網(圖)

在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女生看著往昔一家人的合影,心中無限感慨

女生赴中紀委舉報父親始末:自費建反二奶網(圖)

曾經與父親心心相印


女生赴中紀委舉報父親始末:自費建反二奶網(圖)

女生在對自己的“反二奶”網進行維護。


  原本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卻因父親突然提出離婚、母親指責其父在外“包二奶”,而瀕臨崩潰的邊緣。2004年,年僅17歲的女高中生汪芳(化名)擦干眼淚,抱著“拯救父親出深淵”的念頭,提筆向中紀委寫舉報信,后來還帶著母親兩次遠赴北京“告狀”。

  父親最終還是沒有“回頭”。在距2006年6月18日——父親節僅10天的日子里,仍期盼父親回家的山東濟南某高校女生汪芳,創建了全國第一家由大學生自主設計的“反二奶網”(即家庭反腐敗網),當作送給父親的特殊“禮物”,并以此聲援有相同遭遇的人。兩次上訪中紀委,自費創建全國首家“反二奶網”,這名大一女生為何如此執著?事件背后是否另有隱情?為此,《法制周報》記者趕赴山東,追尋事件真相。

  中性打扮表情冷峻

  6月14日下午2時30分許,艷陽高照下的濟南,空氣里彌漫著一股莫名的躁熱氣息。記者敲響該市甸柳小區內一間房子的大門,汪芳的母親劉喜麗(化名)帶著山東人特有的熱情和憨厚,將記者迎進了門。

  眼前的兩室一廳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產物,地板上的油漆斑駁不堪,客廳左邊是劉女士的臥室,房內的一臺電腦特別顯眼,而隔壁房除了一臺舊彩電外,就只有兩把椅子和一張木板床。此時,一名身穿黑白T恤、留著齊耳短發的女孩正聚精會神地溫習功課,其中性化的打扮和不茍言笑的冷峻表情,顯示出她特立獨行的性格和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這便是汪芳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反二奶網”當節日“禮物”

  因為當天下午學校沒有課程安排,汪芳便早早回家了,獨自躲在閨房學習,“釘”在椅子上已經兩個小時了,連午餐都沒吃。

  記者提出要見識一下她創建的“反二奶網”,只見汪芳麻利地打開自家電腦,手指在鍵盤上飛舞著,僅數秒鐘就彈出來一個網頁,上方“女兒在校告嫖娼 父親不如西門慶”這14個金黃色的大字,在紅色背景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打眼;中間是一張“鐵拳”圖片;另一旁是“匡扶正義、鞭撻邪惡、依法舉報、服務萬戶”的十六字網站宗旨和山東省某廳辦公大樓的照片,下面則是一些汪芳舉報父親包養二奶的材料。 “父親節就要到了,這是我送給爸爸的特殊禮物!”汪芳低著頭一臉無奈地說道,簡單的話語中依稀殘存著些許對父親的思念。

  汪芳告訴記者,她已于本月向當地法院起訴,要求父親支付近年來的撫養費等,而當地法院已經受理此案,不久將會開庭宣判。

  汪芳告白:我現在非常恨那個女人,是她的介入,讓我爸爸和媽媽離了婚,一個幸福家庭全毀在她手上。我也恨爸爸,他竟能撇妻棄女,太狠心了,不把爸爸告倒我誓不罷休!

  “如果將來爸爸進了監獄,我會去監獄看他,因為他永遠是我的爸爸,但我不允許他在外面包‘二奶’。”留著齊耳短發的汪芳依然帶有高中生的影子,談話間還有些許靦腆,但談起父親的事情,這位19歲的大一女生卻顯出了要與其“斗爭”到底的決心。

  曾被譽為“模范夫妻”

  談起往昔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沉默的汪芳打開了話匣子。

  汪芳的母親劉喜麗是濟南市人,在濟南市一中等專業學校工作。現年45歲的父親汪知之在山東省某廳任職,母親劉喜麗與父親同歲。

  劉與汪從1983年經人介紹認識,那時汪在解放軍駐濟南空軍某部服役,經過兩年戀愛,于1985年10月結婚。1987年,兩人愛情的結晶——汪芳呱呱落地。1992年,汪因腿疼臥床一月,劉喜麗陪護著天天端屎端尿。

  1998年,汪轉業到山東省某廳,夫妻倆一直相敬如賓,甚至被親友譽為“模范夫妻”。一名知情的鄰居告訴記者,汪知之在部隊時,經常中午趕回家給劉喜麗娘倆做飯,傍晚下班回家還搶著買菜做飯。汪對女兒汪芳的疼愛更是眾所周知的,汪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帶著女兒外出打羽毛球、散步等。

  六樓住妻一樓養“妾”?

  然而,2003年9月12日,家中開始出現“不和諧”的音符。那天中午,汪芳如往常一樣哼著歌兒進家門,汪知之正在悶聲吸煙。“我和你媽媽沒有共同語言,我想讓你轉告你媽媽,大家分開一下會好些……”汪猛吸了一口煙說。聽到這樣的請求,汪芳一下子懵了。當晚,汪知之沒有回家吃飯,而下午回家的劉喜麗從女兒口中得知這一消息時,母女倆抱頭痛哭。

  “剛開始不知道,他竟然搞六樓住妻一樓養妾的荒唐事情!”劉喜麗憤憤不平地說。當時,汪知之經常出現早出晚歸的異常舉動,2003年10月24日上午,憑著女人的直覺,劉喜麗在與自家僅一樓之隔的15號樓的2單元301室里堵住了丈夫汪知之和一個40多歲的女人,隨即與丈夫發生爭吵,和丈夫在一起的女人見此情景跑掉了。后來她了解到,那間房子是汪知之通過中介公司租下的。更可笑的是,此前汪知之和那個女人一直住在自家樓下的101室。原來,101室是汪知之同事于某的,一直閑置無人居住。2003年3月,汪知之找到于某要了兩把鑰匙,從此汪知之就和這個40多歲的女人在一起同居了6個多月。

  事發后,汪芳在舉報父親的材料中寫道:“據我們事后了解,那段時間,我爸爸晚上經常帶著一個40多歲的農村婦女進出山東省某廳辦公樓,單位有人問起,我爸爸都回答:是小姨子。但我媽媽是濟南人,沒有妹妹,哪兒來的小姨子?”

  女兒不再相信婚姻

  這個家庭的不幸還得從一場奔喪說起。劉喜麗告訴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她發現汪所包養的“二奶”叫李英,今年40多歲,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家住安徽省亳州古井鎮,丈夫叫牛禮。2001年3月,汪外婆去世,回家奔喪時結識李英,隨后就“勾搭”上了。

  汪芳說,李英來濟南后,其父依靠業務關系還給她找了一份工作。父親把李英領到濟南后,李英于2003年11月28日向老家的丈夫提出離婚,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來,李的丈夫曾到山東省某廳反映情況,但都沒有結果,無奈,李的丈夫就把兩人的丑事寫成文字,在濟南滿大街張貼。“爸爸的丑事讓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做人!”汪芳邊說邊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自從家中出事以后,原本喜歡與同學說笑的汪芳,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再也不主動與同學們交往了,“我甚至不想跟別人講話,完全把自己包裹起來!”汪芳回憶,當時,她每天清晨7時到學校,自己坐在教室里復習功課,除了上廁所外,她從不離開自己的位子。

  “我不再相信人了,特別是害怕婚姻!”當記者問及其父親的事情對她最大的影響是什么時,汪芳如此堅毅、冷漠地回答,目光中透射出絕望和無奈。

  “白頭”木偶感動主審法官

  劉喜麗介紹,2003年10月24日上午,汪知之與情人在一起時被她發現后,于當天晚上回家把家里的存折及自己的工資卡拿走,此后,再也沒有回過家。

  2004年2月16日,汪知之向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要求法院解除自己與劉喜麗的婚姻關系、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這時的汪芳還在讀高中。開庭當天,17歲的汪芳給法官送了一份禮物:一對相親相愛的木偶老頭、老太太牽手坐在搖椅上,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看著這份童心十足的“重禮”,法官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孩子對父親執著的愛。2004年4月9日,法院判決:不準汪知之與劉喜麗離婚。

  2004年11月1日,汪知之再次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解除他與劉喜麗的婚姻關系。

  面對丈夫的無情,劉喜麗多次找到丈夫談心:“你要不想離,要是那女人逼著你離婚,我幫你做那女人的工作。”同時,劉喜麗也請求親戚、朋友、汪知之的戰友幫忙做工作,但都不管用。

  母親的良苦用心,汪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父親的冷漠、狠心也讓汪芳心痛。為了讓爸爸“迷途”知返,汪芳試圖用親情感化父親,2004年10月27日這天,她用平時節省下來的零花錢,買了牛肉、水果及其他食品,心情忐忑地來到父親的辦公室,想一塊吃頓飯,緩和一下父母之間的緊張關系,因為這一天是父親43歲的生日。但父女倆沒說上幾句話,汪芳就把話題扯到了“那個女人”身上,父親一聽就不高興了,立馬與女兒吵了起來,結果是不歡而散。

  后來,汪芳又陪嬸嬸看望父親,這次,父女倆還是因“那個女人”吵了起來,而且吵得很厲害。據汪芳回憶,當時氣急敗壞的父親差點用刀捅了她,幸虧嬸嬸拉住,才逃過一劫。

  上中紀委狀告絕情父

  “這些都不重要,他這樣我也不記恨他,因為他是我爸爸。給我傷害最大的是他包‘二奶’的事情,因為我從小到大都崇拜他,這讓我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汪芳說。

  2004年,在多次努力無效的情況下,汪芳抱著“寧毀爸爸的前途,不毀這個家”的思想開始了舉報,先是到父親所在的單位反映,再到山東省紀律檢察委員會舉報,后來又提筆給中紀委寫舉報信。2005年6月13日,高考剛結束,汪芳就冒著酷暑連夜搭乘火車趕赴北京中紀委舉報。當汪芳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后,負責接訪的工作人員無不憤慨。汪芳至今記得:“那個掛著115號胸牌的阿姨真好,她告訴我要有文字材料。”中午,汪芳一個人來到中紀委門前的臺階上,一筆一劃地寫下了父親包養“二奶”的情況。

  汪芳舉報父親包養“二奶”的材料,引起中紀委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并親筆批示,要求山東省紀委、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嚴肅查處。

  這期間,汪芳也一直期盼著奇跡出現,一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舉報,組織上能正確引導父親改正錯誤;二是希望爸爸良心發現,回心轉意。

  2005年10月28日,在期盼中度日的汪芳真的絕望了,法院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依法判決汪知之、劉喜麗離婚。

  2006年2月8日,汪芳又一次乘火車來到北京,走進中紀委的大門,在舉報材料中,汪芳寫道:“強烈要求中紀委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150條、第152條、第154條之規定,調查處理我爸爸,開除其黨籍。”

  打工籌建“反二奶網”

  “我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但我會堅持下去的。”汪芳告訴記者,向有關部門反映父親的情況,可以是多渠道的,網絡就是時下深受關注的一個途徑。去年底,她在同學幫助下建立了一個網站,但無合法的資質。為此,她利用課間休息,在學校電子閱覽室籌建網站;周末白天外出搞化妝品促銷,一站就是9個小時,回家后再繼續做網站直到深夜。“這樣做不累嗎?”記者問。“我長大了,該學會養活自己了!”汪芳堅定地回答。上周三,汪芳再次來到北京,找到有關部門負責人,使其網站通過了“驗收”。

  采訪其父遭遇“回絕”

  采訪期間,記者了解到,現在汪知之已經不在山東省某廳上班,而是調到臨沂市國土資源局工作。6月15日上午,記者第一次撥通了汪知之的電話,但對方馬上就掛斷了。當再次撥通對方電話時,對方再次掛線。當第三次撥打對方的手機時,對方已經關機。

  日前曾有當地媒體就此事采訪過汪知之,汪稱工作不是調動,是為了躲這場“風波”,臨時到臨沂市國土資源局“幫忙”,現在自己的關系、工資還是在山東省某廳。但他對記者說,對于女兒兩次到中紀委反映的問題,自己是冤枉的。

  之后,記者又電話采訪了山東省某廳有關負責人,對方證實汪確實已經在臨沂市掛職,并聲稱,中紀委曾來此調查過,不過沒有發現問題。(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對 話 汪 芳

  不再相信任何人

  記者:你現在對你父親是愛還是恨?

  汪:各一半吧!

  記者:你為什么要堅持舉報,難道不怕你爸爸因舉報而受到處罰?

  汪:我這是在挽救他,我不想讓他越陷越深。

  記者:你不怕他恨你而斷絕父女關系嗎?

  汪:不怕,以前,我們關系很好,我很崇拜他,現在他也還應該知道我們是愛他的。

  記者:你不怕被別人指責你這樣做是不孝女嗎?

  汪:隨別人怎么看吧,我還是會繼續這樣做的,畢竟還是有80%人的支持我。

  記者:假如你這樣繼續反映下去仍然沒有結果,你怎么辦?

  汪:我不知道,但我會堅持下去的。

  記者:家里出事了,對你有影響嗎?

  汪:有壞的影響,我再也不會相信任何人了,甚至害怕婚姻。

  記者:你這種改變有可能轉變回來嗎?

  汪:不可能,一旦形成就改不回來的。

  相 關 鏈 接

  官員包“二奶”三大危害

  有關人士評論,官員包“二奶”至少有三大危害。其一,不僅損害自身道德形象,還會損害政府形象。假如官員不顧法紀約束道德規范去包“二奶”,則勢必讓公眾對公務員的整體素質產生懷疑,進而影響到他們對于整個政府機關公信的評價,導致政府機關的形象受損。

  其次,官員包“二奶”有可能增加徇私枉法以權謀私的風險。顯然,官員包“二奶”一樣要付出代價,當“二奶”給官員造成經濟壓力的時候,就很容易誘使官員利用手中的職權去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從而導致權力腐敗。

  再次,官員“包二奶”背叛的不僅僅是個人家庭,還有國家和公眾。官員包“二奶”是對社會公序良俗的粗暴踐踏,也是對國家和公眾承諾的背叛。這將損害國家的威信,傷害公眾的尊嚴。

  本報記者 劉 卓 特約記者 齊崇淮 文/圖 發自山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