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京小女人的理財記帳心得經歷
2006-06-20
我真正意義上的理財生活,應該是從03年開始。從那年開始,我鬼使神差的開始記錄我的每筆花銷和每筆收入,這個好習慣一直堅持到現在。
可能很多妹妹都會笑話我,怎么記賬也叫理財嗎??呵呵,不要笑話我,不以善小而不為嘛。
第一篇就來說說我的記賬生活。
誤入歧途
03年初,單位晚上加班取消了訂餐,改發補助。這樣,幾個不甘委屈肚子的就開始積極籌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工程:合伙做飯,AA制。當時因為我所在的部門加班不定時,所以,那個小型組織就沒有我。但我偶爾會尋香品嘗,或流流口水之類。有次,又經不起誘惑去參觀備餐,發現有個同事在電腦旁作業,走近一看,在記錄每天買菜的種類、金額和價錢,記得那可叫細,什么菜名都有,每天都買什么,總共花多少錢都一清二楚的。
回到辦公室,覺得好玩,就自己也建了個excel的計帳簿,準備也記記賬來玩。赫赫,有時候真的很佩服自己,這個不經意開始的舉動,我一直堅持到現在,每天都不落。
都說女人的方位感差,我卻是個數字感比方位感還要差的小女人,理財自不必說。不過,不要害怕,我這些年的記賬經驗證實,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慢慢改變。
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記賬小女人的生活。不斷改進 得心應手
我自己建立的帳簿非常細,不是大致的記錄每天的花銷總數,而是分門別類的記錄每一筆花銷,很多人以為這樣會非常的麻煩,記個大概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我也走過一段盲目記賬的彎路。
那時就是因為想偷偷懶,每天只記錄一下大概的花銷,至于花到哪里一概不管,后來發現這樣的記賬對現實生活毫無意義可言,因為我們記賬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記錄總共花銷了多少錢,更要從日常的花銷中找出不合理的消費傾向,并及時加以糾章。
所以,馬大哈的記賬方式并不可取。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好好的認真作,記賬亦是如此。我決定對記賬的方式進行改進,分門別類的詳細記賬。
俗話說,食不厭精,女人們都喜歡用精致的生活來裝扮自己,但生活難道不需要我們用精致來打點嗎?
想要生活精致,你首先就要精致的生活。
腦力激蕩
可能很多妹妹會問,每筆花銷都記下來,多麻煩啊。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有顧慮,怕根本無法把每次花銷都記在腦子里,特別是,我們也不可能一年365天都這樣兢兢業業的作這件事,萬一忘了怎么辦,而且,每次花錢都這樣是不是很累?
事實證明,并不是這樣,萬事開頭難,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之后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我大概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相信姐妹們在腦細胞和數字感方面都比我這只笨鳥好,所以,不妨來試試。
每次動錢包之后,都要向自己的大腦確認一下,買**,花了多少。強制記憶,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在來個匯總,就一切ok。
很多大項支出的記錄比較容易,如:衣飾類,由于大都金額不菲;還有固定資產類等等,但是,也有瑣碎的,就是超市支出,因為設計的內容多,分起來就比較麻煩。我是這么干的:從超市出來,花銷的總金額先確認一遍,再在回家的路上想想飲食、生活、娛樂等分別消費的數額,大概浪費1分鐘的腦細胞,姐妹們當是在練心算好了。赫赫。當然,這里建議大家用總量一定的約算法來計,總量不然的話,真的很累。生活嘛,就需要粗中有細,細中有粗。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回顧買什么東西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東西東西因為我們沖動消費,其實沒有用處,常次以往,我們會養成理性進超市的好習慣。 分享大餅
前面說了,我記賬的目的很明確,希望對不良的消費傾銷有現實的糾章作用,所以,詳細的記錄只是良好的基礎,重要的在于分析。
因此,我的帳簿除了記流水,更重要的是消費的大餅圖,直觀的看出各個時期,各類消費在總額占的比例來。例如,有一年,我在衣飾(衣服、鞋子、包包、飾品)上的消費占到總額的很高比例,看了之后,自己就覺得后怕。于是,立馬緊縮衣飾消費。
自己做的大餅,赫赫,很香的。
插敘:
關于精致
說到精致,這里很想跑跑題,暫且饒恕我吧,聽說絮叨一下。
真正領悟到精致,是在日本。我并不是一個親日分子,但是,那次真的很折服,回來之后,便下定決心,也要精致的開始我的生活。
那年,國內剛剛流行涼托,很多時尚女性都是它的狂熱追隨者,穿過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大凡涼托者,都是不穿襪子的,因為這樣的小皮鞋一般造型極為簡練,收斂雙腳的就是僅有數量的東西,然后就是優雅的小細托跟,這樣就會產生兩個問題:一,收斂雙腳的部分時常會磨擦到你的纖足,不舒服,二,托跟走起路來就是拖拖的不利索,不適合office。這種問題也在困擾著我,在美麗和舒服面前,小女人們有時會感性的來處理。
在日本的超市,發現有專門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足墊,一個是能夠貼到鞋面背面的防至腳抹破的小墊,一個是粘到足跟與鞋子足跟出的小墊子。當然,現在國內也可以買到。
精致就是體現的生活的細微之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