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陜西商州女書記27次賣官受賄百余萬元受審(圖)
2006-07-05
 
陜西商州女書記27次賣官受賄百余萬元受審(圖)

法庭內座無虛席 本報記者 趙雄韜 攝

陜西商州女書記27次賣官受賄百余萬元受審(圖)

庭審中的張改萍 本報記者 趙雄韜 攝


陜西商州女書記27次賣官受賄百余萬元受審(圖)

庭審中的張改萍神情黯然 本報記者 趙雄韜 攝


陜西商州女書記27次賣官受賄百余萬元受審(圖)

檢察院指控的部分事實


  庭審目擊

  昨日,原商洛市委常委、商州區委書記張改萍受賄案公開審理,法庭上張改萍稱———我不同意干部不可能被任命

  昨日上午9時30分,西北政法學院郭杜校區內,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張改萍受賄案。法庭旁聽席前排端坐著數十名正在省委黨校學習的廳局級黨政干部,西北政法學院學生以及從全省各地趕來的群眾,或坐在旁聽席或站在法庭過道,近千人旁聽張改萍受賄案。因案情重大,昨日法庭未當庭宣判。

  -聽審是為教育女兒廉潔

  被告人張改萍被押至法庭前,前排的一名干部在接受采訪時說,省委組織他們前來聽審,也是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嚴于律己,并將廉潔自律深入貫徹到每一個干部心中。

  從商洛趕來的馮老先生說,女兒是商洛市的一名公務員,他頭一天就從商洛趕到了西安,他回去后要把在法庭上看到的一切告訴女兒,教育她從政為官一定要清正廉潔。

  -面對鏡頭女貪驚慌失態

  上午9時50分許,在三樓法庭外面,張改萍面對一大堆攝像、攝影鏡頭,眼神非常驚慌,并下意識地用戴手銬的手遮擋面部,腳步放緩。法警將她帶入羈押室后,張改萍開始捂肚子,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一名女法警一邊讓她不要緊張,一邊詢問她是不是要上廁所,張改萍點頭,在兩名法警的看押下,她到二樓如廁。

  上午10時,張改萍被帶到審判庭內,審判開始。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員首先宣讀了起訴書,并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舉證。在舉證期間,張改萍表情漠然,她時而低頭看地,時而又一動不動。

  -28宗受賄案27宗是賣官

  面對公訴人詢問:“你為什么要收受陳新智38萬的賄賂?”張改萍說:“陳新智說要當教育局長,當時,教育局長爭的人比較多,送禮的人也比較多,如果我不同意,他就當不了教育局長。”

  昨日公訴人指控的28宗受賄案中,27宗都是張收受下屬官員“買官”的賄賂,有副科提拔正科的,有鄉(鎮)長要求當局長的,有貧苦鄉鎮的領導想調到富裕鄉鎮工作的……只要給張改萍送了錢的,基本上都能如愿。針對這些,張改萍回答:“我只是表示同意任命。但若沒有我的同意,誰也不可能通過組織批準并被任命。”

  -求神拜佛“以求寬恕”

  據張改萍供述,她所接受的賄賂中,20多萬元用于給北京一“相關人”(跑官需要)出書,一部分用于為己看病,10萬元在出國學習時使用,5萬元用于還債。據調查,張改萍到商州工作后不久,就開始大搞封建迷信活動,癡迷于燒香拜佛;以開發佛教旅游為名,專門請外地僧侶來到商州區;親自組織并參加“開光”、“灌頂”、“天供”等活動;多次前往全國許多大寺院,花費達幾十萬元。

  昨日在法庭上,張改萍說:“我犯了錯誤!”據她講,其母生前信佛,對她有些影響。后在爭取一個職位時,自己沒有成功,心灰意冷,在他人影響下便求神拜佛。大肆受賄后求神拜佛“以求寬恕”。

  -最后陳述有表演成分

  上午11時50分,張改萍在法庭上做最后陳述時說:“既然自己觸犯了法律,應該有勇氣承擔責任,我沒有怨言。請考慮,我是一個女人,長期以來背井離鄉,孤身一人,帶病為黨工作的情分……法不容情,人有情,讓我重新做人。”

  說這些話時,張改萍語氣平緩、有條不紊,從措辭和邏輯上判斷,她是打過腹稿的。陳述結束后,張被立即帶離了法庭。旁聽席上,有人說“還好意思說為黨工作呢”,有人說“求神拜佛時她怎么不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倒演起戲來了……”

  控辯焦點

  是受賄 還是人情往來

  有坦白但不構成自首

  辯護人:張改萍在接受紀委審查期間,主動交待了當時省紀委掌握的4樁犯罪事實以外的24樁犯罪事實,這說明張改萍具有良好的認罪態度和悔過意識。她接受審查期間,退款10萬元。

  據此,可以認定張為自首。

  公訴人:張改萍的行為不構成自首,因為自首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主動投案;第二,如實供述。而張改萍是在國家紀檢部門已經掌握其部分犯罪事實,并對其展開調查時才交待的。因此,張改萍有坦白情節,并不構成自首。

  只拿錢怎是“人情往來”

  辯護人:張改萍的多項犯罪事實涉及人情往來,例如商州區一位局長是在張改萍住院期間送去了錢。而且很多人都是在職位調動后,為了表示感謝才給張改萍送錢的。

  公訴人:法律對以人情往來為幌子的受賄是禁止的。調查證明,張改萍和那些送錢給她的人不存在正常的經濟往來,別人在過年過節或張家有什么事的時候給張送錢,而張并不送錢給別人,這種經濟行為是單方面的,不是人情往來。

曾做的貢獻不能和罪行抵消

  辯護人:張改萍參加工作30多年,從咸陽調到商州,以前的工作表現不錯,應考慮這一情況,酌情減輕處罰。

  公訴人:曾做出的貢獻和其所犯下的罪行不能互相抵消。

-影響惡劣

  干部腐敗 她難辭其咎

  2005年11月下旬的一天,張改萍參加了一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結束時,省紀委來的人正在會議室門口等著她……2005年年底,商洛市商州區最大的新聞就是:商洛市委常委、商州區委書記張改萍被“雙規”,這個消息在商州區被廣泛傳播。

  行賄者將張改萍推向深淵

  張改萍被“雙規”后,整個商洛發生了“地震”。

  2006年4月17日,省紀委公布:查明張改萍任職期間,在選拔任用干部等事項中,收受賄賂106.9萬元;在個人建房、住院及為其父辦理喪事等事項中收受禮金18.05萬元人民幣、港幣1000元;張改萍還有插手基建工程為親友牟利等違紀違法問題。

  對張改萍的賣官,一位官員感慨:這太糟糕了,這給人造成的印象好像商洛市的有點一官半職的都是用錢買來的。有人為買官者做過這樣的“辯護”:有的干部在單位副職上干了十幾年,認為眼前送了錢就可以轉正,不送就葬送了這個機會;而如果自己不送錢,別人送了錢成了上司,你窩火不窩火?行賄買官此時成了無可奈何的選擇。

  有一位干部曾告訴記者:張改萍案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個作風不正的“一把手”會讓多少部下跟著遭殃?然而,這個問題反過來想,張改萍的這些行賄部下,也進一步把張改萍推向了深淵。

  3名買官者其中一人因受賄判刑

  據了解,涉案的28名官員中,呂宏濤已因受賄被判刑10年;花38萬元買下了商州區教育局局長一職的陳新智在任一年多的時間里,利用調動教師等機會,收受巨額賄賂;曾任商州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的陳緒忠調到柞水工作后又收受巨額賄賂。目前,陳新智和陳緒忠的腐敗問題已被商洛市紀委查清,兩人均因涉嫌受賄罪被商洛市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

  正如公訴人在公訴意見中所說:“張改萍利用手中權力,以賄賣官,將向其行賄之人委以重任。在張改萍的帶領下,商州地區黨政系統干部作風敗壞,腐敗墮落,現已有多人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作為主管領導張改萍難辭其咎。”

  -收受“清單”

  收錢賣官 106.9萬進了她的腰包

  “張改萍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106.9萬元。”昨日上午,在庭審中,西安市人民檢察院當庭對張改萍接受28人的賄賂事實做如下指控。

  被告人張改萍,女,49歲,漢族,陜西省黃陵縣人,研究生文化程度。1999年任商州市(現商洛市商州區)市長,2000年11月任商洛地委委員、商州市委書記,2001年11月任商洛市委常委、商州區委書記(副廳級)。2006年3月被依法罷免商州區第十屆人大代表、商洛市第一屆人大代表資格。2006年4月18日因涉嫌受賄被刑事拘留,4月26日經省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本案由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改萍涉嫌受賄罪,于2006年5月30日向西安市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西安市人民檢察院于2006年6月16日向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經依法查明,從2000年到2005年期間,被告人張改萍利用其任商洛地委委員,商州市委書記,商洛市委常委、商州區委書記的職務便利,在為他人辦理干部任用、提拔、調動等請托事項中謀取利益,共收受28人賄賂人民幣106.9萬元,數額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所得贓款全部被其個人使用。

  檢察院認為,被告人張改萍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106.9萬元,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