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楊曉明)“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非要單位找?”28歲仍單身的小金如今轉變了想法,“單位的便利條件何不利用呢?”
目前,北京就出現了“同樓尋愛”的風尚。但在沈陽的白領中,這種風尚還在“掙扎”中。
沈陽小伙犯難禁辦公室戀情讓他“望愛卻步”
6月30日,沈陽一單位聚會回來的路上,作為部門惟一的單身男子,小金成了單身女同事的“保鏢”。那晚下了大雨,小金和一女同事的感情被大雨澆得迅速升溫。
小金提出交往要求,但對方卻表示出了顧慮,“公司不是有潛規則,禁止本公司內部員工談戀愛嗎?發現了是要解聘的?!?/P>
但小金的問題在北京的白領中卻有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同樓尋愛”。
北京白領高招“同城約會”到“同樓尋愛”
記者從網上看到,北京一些單身白領開始在他們工作的寫字樓和臨近寫字樓中不同的單位尋覓佳偶,興起了“同城約會”到“同樓尋愛”的活動。參與活動的單身白領多達5萬人。
據悉,“同樓尋愛”相親活動,通過“性格測試、心靈匹配”模式,來搭建年輕白領相識的基礎。在每個單身用戶注冊的時候,就通過測試得出自己的戀愛類型和性格類型,登錄以后能夠看到臨近寫字樓的異性有哪些是和自己匹配的類型,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
專家分析“同樓尋愛”成功率很高
究竟“同樓尋愛”這個方式是否可行?
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心理學研究室王妮說:“‘同樓尋愛’要比辦公室戀情好,辦公室戀情和事業成長不是1+1=2的簡單疊加,處理好了是加法,處理不好就是減法?!?/P>
“如果倆人相處,要有駕馭感情與工作關系的能力,所以‘同樓尋愛’的雙方要慎重!”但王妮同時也表示,“‘同樓尋愛’一旦開始,終成眷屬的比例還是很高的。”
記者調查“知根知底”碰撞“分手后尷尬”
聽到“同樓尋愛”這個新鮮事物,因工作忙碌而耽誤找對象的小劉特別關注,她說:“這是個好方式,我也要把眼光收回來,在寫字樓內找一個好小伙兒。”
已經結婚的李女士則表示不妥,“兩人朝夕相處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天天在一起,累不累啊?”
昨天,記者就關于“同城約會”到“同樓尋愛”這一方式進行了調查,結果贊同的人多一些。
教師王先生:
雙方在一起足以讓雙方知根知底,不必因為不了解而錯誤地走到一起。
公務員李女士:
在同一寫字樓,基本上知道對方行動的第一手情報,比較有安全感。
職員趙女士:
一旦分手咋辦?低頭不見抬頭見,感覺會很尷尬,對以后新的感情生活會有影響。
IT行業佟先生:
就怕這樣單位也不同意,其中一人不得不為愛情卷鋪蓋卷走人,代價太大了。( 華商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