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等到的東方新娘”
說這句話的是美美的“洋”丈夫。記得五年前,美美從香港讀完大學來多倫多與父母團聚。經人介紹認識了這個名叫“大衛”的加籍英文老師。剛見面,美美還沒有來的及做自我介紹,這個金發碧眼的“洋”老師卻激動得不能自己。不管還有別人在場,沖口就說了這句讓她猝不及防的求愛話,弄得大家都十分尷尬。
當時,還不習慣西方人直白表達感情方式的美美,就像撞見了“魔鬼”,扭身就逃。可是誰也料想不到。這個“魔鬼”日后還真的鉆進了美美的心里,讓她揮之不去。美美在與“洋”老師的長期接觸后,發現大衛待人真誠善良,特別是他浪漫的性格,時常令美美心動。而美美的父母對這個“洋女婿”一萬個不中意,動員所有的親戚朋友來勸阻,并在香港為她相中了一位男朋友。就在一家人興師動眾逼美美返港時,美美卻和她的洋夫婿在美國的賭城登記結婚了。
婚后幾年,有風也有雨,做了母親后,美美想讓父母照管孩子,自己照樣去工作,而大衛卻讓她辭職留在家里,照料家庭和孩子,為此還鬧起了家庭風波。為了說服美美,大衛讓美美到當地的“洋”人家庭去實地考察,美美發現許多“洋”人家庭都是妻子專職照料孩子,而丈夫并沒有因此而嫌棄妻子,而是對妻子更加關心體貼。大衛一再表示,在加拿大,做真正意義上的妻子和母親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她們的付出一樣是值得尊敬的。如今美美做了“洋”太太,經常和丈夫一起利用假期旅游,去朋友家開派對,她燒得中國菜很得大衛朋友的喜愛,而她精心布置的洋溢著中西方情調的家,成了所有朋友都愛去聚會的樂園。
“他就像我的大兒子”
這是愛琳對她結婚五年“洋”夫婿的評價。愛琳的丈夫是她在英國讀博士的同學,兩人在事業上都是佼佼者,都是自己所做專業的領先人物。然而,這位在英格蘭長大的丈夫在生活上卻表現了出乎意料的低能。一切生活瑣事全靠妻子打理,所有家庭開銷從不過問。在家里最大的嗜好是與三歲的兒子滿地滾爬,弄得客廳像個“戰場”。愛琳為此不少發脾氣,可是每當看到他一臉認錯的可憐相,心就軟了,過后那父子倆還是照鬧不誤。最讓愛琳頭痛的是,這個“龐然大物”明知自己的體重超標,就是改不掉愛吃零食的習慣。有時半夜突然聽到廚房有動靜,愛琳以為是有“賊”造訪,不料抓住的卻是偷吃兒子冰激凌的丈夫,弄得愛琳哭笑不得。
平時這個“洋”丈夫一天到晩笑嘻嘻,好象從不會發火似的。可有一次還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兇相。那次,愛琳請我們參加他兒子的生日派對,也許是小孩子看見人多興奮,乘人不注意爬上桌子,把滿桌準備好的菜肴掀了一地。愛琳氣急了,對他小屁股嚇唬似的輕輕一拍,孩子還在咯咯笑,那個當父親的卻沖了過來,鱉得滿臉通紅,搶過孩子就是一通怒吼,把我們大家全驚呆了。在送我們回家的路上,這個怒氣未消的父親,還在一個勁的叨叨:“打孩子是侵犯人權,是觸犯法律。”弄得我們大家面面相覷,不知說什么好。
過后,愛琳也感嘆道,他們父子倆就像親兄弟一般。有了個“洋”丈夫,就等于多了一個難管教的“大兒子”。
聽這些有關婚姻的故事,也許會讓人浮想聯翩。有位哲人說得好,婚姻就像腳上的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而在“洋”人圈生活的中國妻子,她們經歷的感情跌宕要比常人多的多。也有人在不融合的中西合璧婚姻中最終選擇了離異。然而,在這個移民的國土上,還會有人跳進這個與眾不同的“圍墻”。但愿這些嫁得“洋”夫婿的中國妻子,在當初憧憬愛情和婚姻的夢想時,能夠調和不同的色彩,編織出自己的幸福來。(來源:加拿大華網;文:凱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