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是一個以促進農村婦女發展為總目標的非政府組織。 從農家女雜志社項目部發展至今,現已成為一個集“扶貧與發展、傳媒與出版、研究與推廣”于一體的非營利性機構。中心下設辦公室、發展部、項目部、財務部、北京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和打工妹之家等。
開展的農村發展項目有:
農村婦女掃盲項目 :自1996年開始,我們先后在湖北、河北、山西、甘肅、貴州等貧困地區開展掃盲工作,共開辦了159多個掃盲班,使5380個文盲婦女脫盲;同時我們編寫出多本掃盲教材,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掃盲模式。文盲婦女不僅學到了知識,變得自信,而且經濟能力也增強了,在家庭和社區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預防農村婦女自殺項目 :自1996年開始,我們開始關注農村婦女自殺現象,把挽救婦女的生命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并編寫了《中國農村婦女自殺報告》、《農村婦女生命危機干預手冊》、《農村少女青春期讀本》等書籍。目前已在試點縣成立了村一級婦女健康支持小組,探索出了一種全新的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的社區發展模式。并且通過項目,在農村婦女中普及公民意識、社會性別意識和健康知識,從而提高婦女的民主參與意識,推動兩性平等,促進農村社區發展。在項目開展期間有近2500人次參加了各種類型的培訓班。
農村婦女參政項目 :我們一直關注農村婦女在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以促進農村婦女在政治舞臺上與男子的平等地位為己任。從2001年開始,開展了一系列推動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活動,共召開過4次研討會,舉辦過11期培訓班,并成立了“女村官支持網絡”。培訓班學員不僅接受了社會性別意識、參政意識、村委會組織法等有關方面的培訓,同時還進行了模擬競選演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當年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中,許多參加過培訓的農村婦女勇敢地走上了參政舞臺,并受到了村民們的擁護。
大齡輟學女童助學金班項目 :2000年6月,美籍華人儲薈蕓女士通過義賣100件陶藝品,將義賣所得的 32萬元全部捐出,發起成立了農家女助學金。資助對象為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16歲至20歲的大齡輟學女童和女青年,開設的專業有計算機、服裝裁剪、美容美發和餐飲服務等,培訓時間1至3個月。目前已培訓學員1326人,這些學員畢業后基本上能在城市就業。
家政服務員支持網絡項目 :在京的打工妹大多從事于服務行業,尤以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居多。她們多數來自貧困的西部地區,年齡普遍偏小,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鑒此,我們于2003年7月啟動了家政服務員支持網絡項目,將輸出農村年輕女性的當地中介組織和在京的輸入中介組織聯系起來,建立網絡,對家政服務員進行上崗前的法律維權、公民權利和行業技能培訓,以促使她們組成自我維權的組織。
打工妹維權小組項目 :維權小組成立于2002年,由專職維權干事和志愿者組成。4年來,為在京打工妹提供了近3000多例案件的法律咨詢,對40多例典型案件給予了不同程度的司法援助,為近百位打工妹提供了緊急救助,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法律宣傳活動。這些工作的開展,不但增強了打工妹的法律維權意識,還大大地提高了她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引起了婦聯、工會等相關部門對外來務工婦女法律維權工作的重視。
村婦女參與用水協會項目 :這是我們2005年和世界銀行合作的一個項目,旨在從性別層面對世行用水戶項目區的男、女會員及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使婦女建立起平等的社會性別意識,掌握基本的節水灌溉技術知識,樹立自信,提升參與公共資源的管理能力,使婦女在用水協會中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