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回報雜志
掐指算來,我和《農家女》相伴走過了近10個春秋,在這10年的歷程中,我的人生之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歸功于《農家女》雜志。
在以前沒有認識《農家女》的10個年頭里,我的人生迷茫黑暗,沒有希望,整日怨天尤人。怨父母沒有給自己帶來一個漂亮標致的外表和能言善辯的口才;怨丈夫無能,每日面朝黃土背朝天掙的那點微薄收入,無法使自己成為人人羨慕的富婆;怨蒼天無眼,總是把厄運降臨到自己身上。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這種痛苦伴我虛度了整整10年。
當《農家女》闖進我的生活,我的心猛然明亮了起來。因為從中我看到了許多比我不幸的女人們仍頑強地與厄運抗爭,她們那種不卑不棄的精神時刻鼓勵著我,我開始捫心自問:“和她們相比,我還有什么理由消沉呢?幸福并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上蒼的偏愛,是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創造出來的。”我從書中明白了這些道理,我不再悲哀不再痛苦不再怨天不公。我試著拿起筆開始播種希望且意外收獲了成果,我開始理想的起航,通過不懈的努力爭取到兩次進京免費培訓的機會。我試著與身邊人微笑,主動與她們溝通,在不斷地交流中,我常和她們講些《農家女》雜志上的人和事。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表達能力,還意外地成為婦女們心中的表率。經常有婦女打電話向我訴說她們的委屈,在勸解鼓勵她們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婦女們常夸我年輕瀟灑,也許這就是氣質、修養提高所帶來的魅力。前不久雜志社給我們小學捐贈的價值1000多元的課外書,讓全村人贊不絕口,我也用勤勞智慧換回大家的尊重,信心十足。今天我自豪地說,《農家女》伴我走過的10年,是我人生精彩的起點,讓我以后的人生之路更加出色。
說到這,我想姐妹們都和我一樣有同感,都認為《農家女》是一本我們需要的雜志。可是10年來《農家女》的發行卻喜憂參半,就是這樣一本專門為農家女鼓掌加油、說話辦事的宣傳媒體,專門讓農村婦女擺脫貧困、提高素質的雜志,近兩年發行量卻不樂觀。我從《用心交流》一書中讀懂了謝主編為辦好這本雜志嘔心瀝血,兢兢業業,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艱辛。為了解貧困婦女的生存狀況,她經常不辭勞累走進偏遠山區,為讓婦女們都自強不息成為強者,她百折不撓四處奔波找項目,尋機遇求合作。誰又能知道其中的辛酸?她為什么非要自討苦吃呢?就是為了要改變農村婦女的命運,這一信念讓她在《農家女》這方圣土默默耕耘著付出著。
當讀者朋友們從雜志中得到啟發,當婦女們走出困境,當無助的人們找到新生變得自信,我們要把感謝付諸行動來回報主編、回報雜志社。那就是向周圍的人群、遠方的親屬,推薦或幫助她們訂一份《農家女》雜志,僅此一份就會讓我們的雜志步上一個新臺階。這也是我們讀者對雜志社的最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