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于全興:給貧困母親一個幸福支點
2006-07-18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李彥春

 

 

2001年起15次西部行為幸福工程拍照
拍了420位貧困母親,近百位因他擺脫貧困
五年來,于全興捐給母親們錢物數萬元
2005年,被選為感動中國候選人
  故事一:母親回報母愛
  沒有母親的遠見與堅持,我不會有今天穿梭募捐點,為人們八方援手激動著快樂著。
  瀏覽幸福工程網是于全興每日功課。4月27日,該網掛著29位需救助貧困母親(以下簡稱母親)的照片及資料。于全興用鼠標點數
得到救助的紅色字跡。哈,共有23位得到救助,于全興興奮地點煙、噴吐,向記者一一介紹他拍攝的母親———田小梅、馬貴梅、王彩華、馬向蓮……得到救助的是彩照,未得救助的是黑白照并配有文字———全年差半年口糧、一天背13小時磚……
  于全興結緣幸福工程始于1996年母親節。他供職的《家庭報》系計生協會報。母親節前夕,作為該報攝影記者兼策劃人的于全興參與了為母親募捐全過程。如報上刊登著幸福工程的標志性照片
母親不應屬于貧困”———四川黃繼美背著孩子流淚及配圖文字她家里連買火柴的錢都沒有。就是這張咸濕的影像及文字一經問世,黃繼美一年便脫貧。該日,人們為黃繼美代表的群體繼續解囊。于全興穿梭18個募捐點,為人們八方援手激動著快樂著。募捐結束后,組織者、參與者隨活動結束而結束,而于全興則從這天開始聚焦母親。
  母親節過后,于全興關注有關幸福工程的一切。倘若深究他為什么關注?而且越陷越深、越走越遠,于全興自己也說不清。圈內友人分析三個原因使于全興如此執著。一是作為紀實攝影記者,于全興志在母親領域實現業務上的抱負,如解海龍之于希望工程。解海龍給孩子希望的同時亦拓展了自己的希望之路。同樣,于全興欲在給予母親的幸福中追求自己的幸福。二是大孝子于全興以報道母親回報母愛。于全興父親去世時,母親49歲,為全家七口人生計,于全興記憶中,母親的身影永遠是動態的忙碌的病態的。她皺眉捶打腰腿的姿勢讓于全興間接體驗了母親的辛勞
———糊紙盒、編織、漿洗、拾荒……而他從未聽過母親嘆息。于全興喜愛繪畫,他用的畫夾子是母親用白布染成(于全興保存至今)。畫夾子做成一日,于全興為母親作畫天上太陽,人間母親。每年春節,于全興刻吊錢、刻剪紙、翻制石膏像挨家提籃小賣。父親去世后,父親單位照顧于全興姐弟頂替父親,在旁人眼中這是天上掉餡餅,而母親卻向廠領導哭訴不同意,她要成全兒子的畫家夢。連考三年美院的于全興在母親的鼓勵下終于圓夢。于全興承認沒有母親的遠見與堅持,我不會有今天。三是于全興從業務追求、情感釋放的小愛升華為大愛。他迷戀幸福著母親的幸福之感覺,特別是人人幸福網給予他的愉悅感讓他欲罷不能。
  關注幸福工程過程中,職業敏感讓于全興生發遺憾。他這樣形容遺憾:
文字如海洋,圖片像欲干未干的小河溝。一般規律,能在第一時間打動人心的是一目了然的影像而非數目了然的文字。然而,幸福工程的乏圖之憾恰給了于全興夢想的空間。1996年至2000年,于全興年年向報社打報告給我一年時間采訪貧困母親,但均因時機未熟而不能成行。在等待的日子里,于全興搜集有關幸福工程文獻。其中有一段文字讓他想起就肝顫,想起就想立刻走”———生活在大巴山的一位母親每天去遠處挑水。一天因勞累饑餓,她背上的水桶傾倒,繼而滾下山崖。不堪生活重負的母親也跳下山崖,以命祭水。

 等待的日子里,于全興赴天津薊縣拍攝母親并給母親錢物。2001年,于全興五年夙愿終得實現。行前,報社社長儀宏偉叮囑于全興的話是你給我活著回來。妻子對于全興的支持是用三個晚上織了一副露指頭的手套———既方便他拍攝又免他受凍。母親給兒子包了送行餃子。

故事二:見證貧困母親
  西部母親寫照:家徒四壁、小病硬扛大病等死當于全興將學費交給覃純菊時,大女兒立刻給他跪下了
  2001年1月2日,于全興踏上西部。此前,他對貧困的全部經驗來自薊縣。待他目睹了西部貧困后,比較之下生發感慨:
薊縣算是小康了。家徒四壁、人畜同居、因貧輟學、小病硬扛大病等死是西部母親的真實寫照。貧困原因———生態惡劣、少地缺水、教育負擔、文化低下、語言不通、因病致貧。
  青海平安縣寺臺鄉窯洞村的王生花丈夫因中風喪失勞動力。王生花家有兩頭騾子,為給丈夫治病賣了一頭,得600元。2000年冬,騾子,家里的唯一經濟支撐遺失了。一天晚上,王生花在寒冷中焦慮、絕望、自責地呼喊。之后,王生花耳生癤子,右臂癱瘓。不久,王生花公公中風。王生花用獨臂支撐全家五口人生計。于全興環顧王家,粗算一下全部家當,價值不足百元。于全興將身上唯一的一個雞蛋給了王生花。王生花轉身將雞蛋掰碎送進孩子嘴里。
  于全興在寧夏袁秀英家見識了討債場面。袁秀英因丈夫去世、兒子結婚拉下饑荒。為還債,家中糧食僅夠吃半年,余下半年向政府和鄉親借糧。袁秀英還債的唯一能力
———打草。于全興在與袁秀英交談中,袁家院子里聚集了三個討債人,置身二米高的草垛上的袁秀英默默捆草,患眼疾的眼里嘩嘩流淚……于全興放下相機,掏兜。債主滿意離去。袁秀英向于全興作揖,口中喃喃,于全興聽不懂,知道是感謝他的話。
  甘肅隴西縣的水像血一樣珍貴。劉引引建不起水窖,她每天去四五里遠的地方挑水吃。往返一趟需花一個多小時。鏡頭下,于全興斷定
混濁的城市人肯定不喝的水,劉引引一家卻視為寶物。劉引引對寶物的處置是將其鎖在柜子里。
  寧夏固原縣大灣鄉馬廠村謝芳玲家最引人注目的是墻上一排獎狀,那是謝芳玲女兒的榮譽及全家榮耀,然而這墻上亮點隨謝芳玲疾病而暗淡。臥病在床的謝芳玲嘆氣:
娃兒不上學了,我這病,咋還上得起學。去年打了400公斤糧食,現在就沒得吃了……”學業優秀的女孩望著墻上的獎狀又望望于全興。于全興明白女孩的期盼,但他慚愧有幫人之心無幫人之力。此前,他承諾負擔重慶城口縣棉紗鄉三河村覃純菊大女兒學費。覃純菊丈夫曾不堪貧困,拋下兩個女兒離家出走,九年無音訊。覃純菊賣山菜供女兒讀書。覃讓于全興記住了兩句直白的話:娃兒不上學是一輩子受窮,上了學是立刻受窮。在暫時受窮及一生受窮的選擇上,覃選擇了前者。當于全興將學費交給覃純菊時,大女兒立刻給他跪下了。
  云南威信縣扎西鎮玉京山村,于全興見識了一個5歲的放牛娃。其母楊正莉向于全興解釋讓5歲女兒幫人放牛的目的
能混頓飽飯
  
土被偷走了,糧食不夠吃,于全興乍聞甘肅禮縣白河鄉白河村韓羅虎的抱怨聲,一時沒反應過來,后經韓解釋得知,她家土地上的土被人偷走蓋房子,因此影響了糧食收成,歉收導致貧困,貧困逼使17歲大女兒去蘭州打工,10歲的二女兒寄養親戚家。于全興問韓羅虎:怎樣才能使日子過得好一點呢?”“養上一兩頭母牛就成。韓羅虎說。

 故事三:愿所有母親都有顧彩蓮一樣的運氣
  他的報道讓顧彩蓮一家過上幸福生活
  他勸募時,眼鏡后面常泛淚光
  養牛脫貧是西部母親共同夢想,顧彩蓮即因于全興將她養牛夢想告知全國才擁有幸福。2001年11月,于全興四下西部,在云南丘北縣官寨鄉丫口村,兩個沒穿鞋的孩子引起于全興注意,穿一雙咧嘴布鞋的母親背一個領一個。他們身后是用一根粗樹干支撐著的傾斜的茅草屋。于全興邁進茅草屋,由于光線太弱,他不得不點燃打火機,就著光亮才看清全部家當
———地上有口鍋,門后有張用四根木頭樁子搭成的床,床上一個被當地人稱之提起一串串,放下一團團的爛棉絮,僅此而已。村干部介紹顧彩蓮家經濟狀況,年收入不足百元,每年有四個月糧食缺口,靠國家救濟,還欠不少債。

于全興將相機對準顧彩蓮,而顧總是弓著腰咳嗽。她低下頭,面露愧色:生了第二個孩子后就胸口疼,經??人?,全身沒勁,一走路就喘,干不了地里活。即便這樣,她要編竹籮讓丈夫在趕場時賣錢買鹽。顧彩蓮說話時不??人?。于全興問她是否去醫院檢查過?她沒回答,而是說她兒子患有軟骨病,她擔憂6歲女兒干不動地里活兒。顧彩蓮說這些話時,語氣平靜,面無表情,這讓于全興產生一種錯覺像是講別人的事。望著頹傾茅屋下貧病交加的母子三人,于全興問顧彩蓮有什么愿望?她脫口而出:如果誰能幫我一些錢,養一頭牛,轉過年來下了小牛,我就可以還錢。于全興對準顧彩蓮盼牛的眼神撳動快門。這張最具視覺沖擊力的經典照片隨后被眾媒體傳播全國。自此,一筆筆匯款讓顧彩蓮過上她做夢都夢不到的好日子。有人打趣顧彩蓮說的話是字字千金。顧彩蓮收到的第一筆捐款600元來自江蘇某教師。一位珠海讀者致信顧彩蓮:我雖靠工資生活,但經濟條件比你好些,所以我有責任有道義有能力幫你一把。浙江一位軍人鼓勵顧彩蓮:特寄上400元資助你發展經濟,我相信你們一家一定能走出貧困。某部隊一戰士拿出每月津貼20元為顧彩蓮實現買牛之愿……顧彩蓮的翻身典型詮釋了瞬間世界名言:有激情的影像才有力量,有力量的影像才能有效地干預社會(桑塔格語)。
  2002年母親節(5月11日)及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于全興在京展覽《走近貧困母親
———幸福工程西部行紀實攝影》。眾媒體將母親影像傳播全國。隨后,幸福工程組委會收到捐款200多萬元。無疑,顧彩蓮是收獲幸福最多的母親。
  計生委主任張維慶看了影展后說:
我要見見作者。
  2005年春節,于全興回訪顧彩蓮。乍一見面,于全興一時沒認出又黑又瘦的她,村干部解釋:
忙的,有錢了嘛,家里地里有忙不完的活兒。顧彩蓮笑稱于全興恩人,她笑著向于全興匯報———病好了,債還了,蓋了石瓦房,有了自行車、縫紉機、錄音機。養了三頭牛,四只羊,三頭豬和十幾只雞。2003年春節,她結婚11年來第一次殺年豬……顧彩蓮說的土話,于全興聽不懂,但他懂得她的身體語言,她作揖流淚微笑。一會兒工夫,她家擠滿了鄉親。這讓于全興記起四年前,因為貧窮,村民不愿與她家來往。一瞧不起二怕借錢。如今,全村首富的顧家成了聚會點。望著顧彩蓮的笑臉,于全興二問顧彩蓮往后愿望,她的回答竟使于全興淚濕取景框讓孩子到縣城讀書、用多余的錢幫助別的姐妹。
  2005年12月17日,于全興收到顧彩蓮寄來的包裹,內裝她用縫紉機縫制的民族坎肩。于全興接到郵件第一個反應
她終于脫貧了。脫貧前,顧彩蓮舍不得花一張郵票錢。
  2001年一年,于全興五赴西部。在西部9省34個貧困縣拍攝了301位母親。如果說那一年他主要是懷揣攝影師的個人夢想踏上西部,那么以后的往返則是以志愿者身份幫助母親實現擁有幸福的夢想。五年,于全興所為超出了一個攝影師的視覺表達,而更像以鏡頭做社會紀實報道的記者。

  2003年,于全興在化緣中度過,其經歷如同解海龍見人就說希望工程,懇請人們給予孩子希望。于全興亦然。他勸募時,眼鏡后面常泛淚光,乃至熟人稱把幸福工程掛在嘴邊的他是祥林嫂2004年、2005年,于全興共赴西部10趟。2004年年底去廣西、云南前夕,于全興為籌集路費賣了私車。五年來,于全興捐給母親們2萬多元,衣物、藥品無計其數。他每去一趟西部,其規律是,最后一站將行李中衣物全部留給母親。

15趟西部行,理想主義的于全興每次懷揣理想前往:愿所有母親都有顧彩蓮一樣的運氣。
  故事四:
貴州母親最需要幫助籌集善款使四位母親擁有了夢寐以求的??偨Y貧困母親的六大共性
  2006年4月3日至19日,于全興來到貴州、重慶。四川,走過西部11省,于全興在比較中得出:貴州最窮,貴州母親最需要幫助。美麗著貧困著的貴州,在于全興視覺里心理上形成的不和諧令他的鏡頭較多地聚焦這片土地。
  4月3日,于全興來到貴州納雍縣豬場鄉倮保兒鳥村,該村2004年通電,該村197名母親中的80%賣過血。祝賢美的賣血經歷是一個月賣血兩次,一次得60元,一年最少賣4次,已連賣三年。每次賣血后返鄉,為省路費20元,她要走一天山路。很多次,她賣血之后就去煤礦背煤,
頭昏背不動。她說。祝賢美的經濟來源是紅與黑,然而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紅與黑仍填不滿生產所需及債務黑洞。1998年,祝賢美兒子突然拉肚子,兩天后不治身亡。為給兒子治病,祝賢美夫婦欠債1300元,丈夫為還債去廣東打工,至今無音信。2005年10月,祝賢美赴廣東找丈夫,遍尋不著。在廣東打工的表弟勸表姐回家,姐夫要么外面找人了,要么死了。祝賢美一路哭回家。之后,祝賢美幫人喂牛,不幸,牛因瘟疫死亡,祝賢美又欠下2000元賠??睢JХ蛲鲎忧穫淖Yt美以鮮血與體力苦熬歲月。今年,祝賢美賒了300斤化肥,而300斤化肥只夠土豆施肥,苞谷尚無。她對幸福的憧憬與顧彩蓮一樣:如果有好心人幫我買上一頭牛,下了小牛,我就可以還錢了。
  于全興對祝學英印象至深的是她的年齡及她說的話:
活著不想歲數。看起來絕對50多歲的祝學英,實歲卻是44。祝學英拾荒、打零工給兒子交學費。祝學英兒子在納雍三中讀高中。她一星期給兒子送煤一次(做飯、取暖),一次背30公斤,已背三年。一次下大雨,祝學英摔傷,拖著傷腿,她分兩次將煤背到學校。于全興問她:不背不行嗎?她搖頭:娃兒沒煤燒,怎么吃飯。2005年,祝學英借苞谷400斤。她現欠外債6000元(含學費、化肥、鹽巴、糧食)。一次給兒子開家長會,老師拜托祝學英:你兒子學習不錯,要把他供出來喲。此話逼使祝學英去水城縣撿荒。與顧彩蓮、祝賢美一樣,祝學英憧憬幸福的第一步是有頭牛。
  于全興第一眼見安琴時便斷定她有病。果然,臉色蠟黃的安琴訴說腰疼,腿沒勁。整天吃藥,不知得的什么病。于全興從她吃的藥上判斷,她患的是腰椎結核。為治病,安琴將買種子、化肥的錢用來買藥。因此她家每年缺糧四五百斤。安琴女兒楊義珍上初中二年級,成績年級排名第五。在學費、藥費只能選其一情況下,15歲的楊義珍選擇了輟學。她替母親放羊、幫鄰人放牛。楊義珍的希望是
下了小羊賣錢,用賣羊的錢治病。于全興問楊義珍還希望什么,女孩流下淚水:我要上學。

 王光秀丈夫死于礦難。家里失去了頂梁柱,王光秀到鎮上幫工,一天做工四五個小時,僅得6元錢。2005年,王光秀借了700斤苞谷。2006年3月便斷糧了,無奈又借200斤。于全興目睹了她燒飯的智慧。她將苞谷磨粉熬粥,如果吃現成苞谷,她認為糟踐了。她展望愿景:賒兩頭小豬,年底將賣豬的錢買牛,然后養牛,下了小牛后蓋房。于全興給她算了愿景時間表:差不多要五年。

 2004年通電的倮保兒鳥村,于全興采訪的上述人家皆不點燈,共同說法交不起電費。由此共同說法,于全興還發現其他共性。一、母親的臉與手。臉分不出年齡,手辨不出性別。如覃純菊的手,筋骨暴露、骨節粗大。她曾背負50公斤沙子,無數趟往返山上山下,硬是背出一棟屋;二、母親不會笑。面對鏡頭的她們,百分百愁眉苦臉、蓬頭垢面、木訥、無奈、期盼;三、母親認命。宿命地認為命該受窮;四、母親沒有自己。她們活著一為孩子,二為丈夫。比如年年歲歲吃土豆、苞谷飯的貴州,母親一般吃土豆蘸辣椒鹽水,而把苞谷留給丈夫、孩子。所有母親說自己時語氣表情正常,說到家人時眼淚斷線、泣不成聲。最典型例子是顧彩蓮,她在分配3000元善款用項時,病魔纏身的她竟沒給自己留出治病的錢,倒是她丈夫一再堅持;五、50%母親患婦科??;六、80%以上母親是文盲。由此,于全興呼吁除經濟扶貧,還要文化扶貧。文化扶不起,經濟必難自立。比如,一位姓夏的母親不識數,不知道自己生日也不知孩子年齡。文盲的她竟二次到計生辦要求再做一次結扎,再補貼她5元錢。
  15次往返西部,每次回津路上,阿基米德名言總在于全興腦中浮現,
給我一個支點,我便能撬動地球。于全興套用此話,給母親一點資助,她便能擺脫貧困。比如給母親10元錢,她家就有半年鹽吃。因此于全興募集善款時,多以這樣的話勸募,家庭是社會細胞,母親是家庭核心,幫一個人就是一個人,幫母親則是幫一家人,幫母親是幫根。2004年年底,于全興在甘肅會寧縣新添堡鄉拍攝了幫根場面。于全興帶來的善款使四位母親擁有了夢寐以求的牛。牽牛時,四位母親一身過年裝扮———新衣、花頭巾、簇新單布鞋。時值寒冬,大地積雪。于全興問母親腳不冷啊,她們笑答:家有喜事了嘛。
  故事五:見證現實,干預現實,改變現實不拍母親流淚,拍出母親的尊嚴五年來,他以
一點不能沾的自律保持著人格潔白
  縱觀于全興鏡頭下數千張母親面孔,除卻祝賢美克制流淚的臉,沒有第二張哭泣的臉。不拍母親流淚的照片。于全興自與青海才仁巴毛———第一位母親面對面,便對自己做出了專業要求,拍出母親的尊嚴、頑強、堅韌、勇敢及承受力。自此,于全興在平等與尊重的立場上,客觀、真實、直接地紀實報道母親這一邊緣群體。
  于全興做攝影記者時,他的焦點始終對準民生
———取奶難、裝電話難、福利院殘疾兒童、臨終關懷……西部母親對于全興來說不過是遠方的民生問題。國際攝影界定義紀實攝影三個目標:見證現實,干預現實,改變現實。如劉易斯·海因在棉紡廠拍攝的《童工》促成禁用童工法的誕生。侯蒙·德巴東拍攝的《精神病院》導致一場飛越瘋人院的革命———由封閉式治療改為社區開放式。1972年,尤金·史密斯拍攝的《智子和她的母親·日本水俁》敦促政府修正了先發展后治理的錯誤路線。羅伯特·卡帕拍攝的手舉兒子遺照的《那不勒斯的母親們》引發世界呼吁和平。于全興拍攝的母親系列旨在呼喚公民給母親一個支點,而這個支點非幸福工程能獨家支撐。

  國際攝影界還列出紀實攝影師必備素質———悲憫情懷、特殊勇氣、忠誠事業,淡泊心性、持之以恒的態度。于全興的五年足跡展示了上述素質。作為從事慈善事業的人來說,一個最重要素質是———清廉。五年來,于全興以一點不能沾的自律保持著人格的潔白。比如他向幸福工程組委會報銷的票據里只有車票、住宿費兩種。吃喝用,他一切自費。于全興不僅自律甚嚴,對人亦然。每次交給當地人錢物時,他總是有意點撥這可是善款??!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