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贏官司 青島判無期”續:甘肅女企業家被檢方認定無罪后還被青島非法羈押
13位全國人大代表致函“兩高”
幾年前,甘肅海欣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欣公司)法定代表人喬紅霞與澳柯瑪集團銷售公司(下稱澳柯瑪公司)打了一場經濟官司,澳柯瑪公司敗訴。但在甘肅兩級法院勝訴的喬紅霞卻被青島中院判處無期徒刑。本報2004年1月7日,就該案進行了報道。
后“喬紅霞案”被“兩高”指定由天津司法機關管轄,經補充偵查,天津檢方認為該案不構成犯罪,將該案退回青島市公安局。2006年6月14日,喬紅霞被青島市公安局取保候審。
7月26日,距喬紅霞被青島市公安局取保候審已過去一個月零12天了,但她仍然被困青島,關押地點不在公安局的看守所,而在青島市黃島經濟開發區區政府迎賓館;看押她的人不是警察,而是澳柯瑪集團公司的保安。
蘭州:喬紅霞打贏民事官司
1997年3月至1999年6月,海欣公司法定代表人喬紅霞先后代表公司與澳柯瑪公司簽訂數份購銷合同,為其在蘭州、秦安等地區銷售家電。合作過程中,雙方因貨款及返利等問題產生糾紛。1999年10月,澳柯瑪公司向青島市南區法院起訴,向海欣公司索要629萬元欠款及利息,南區法院隨即對海欣公司貨物查封。之后,南區法院因管轄不當將案件移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海欣公司對此提出“管轄異議”,青島中院于2001年1月10日開庭審理管轄權問題,至今無果。
2000年3月,海欣公司以違背合同,未落實返利款等為訴求將澳柯瑪公司告上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年5月29日,蘭州中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澳柯瑪公司償還原告多付貨款、扣率款及返利款1557萬元。澳柯瑪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甘肅省高院于2001年11月16日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不料,幫助喬紅霞勝訴的幾份合同卻將她帶上了青島中院的刑事審判庭。
青島:喬紅霞被判無期
在甘肅兩級法院判決生效且執行完畢后,青島中院于2002年4月9日將其受理近2年半時間但并未進行實體審理的合同糾紛案以涉嫌合同詐騙移送青島市公安局進行刑事偵查。青島市公安局于2002年9月3日拘留喬紅霞,青島市檢察院于同年11月5日對她批準逮捕,同年11月26日,青島市中院以詐騙罪判處喬紅霞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強烈呼吁破除司法地方保護維護司法權的統一——
13位全國人大代表致函“兩高”
“太過分了!怎么會是這樣?”7月18日,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蘭州商學院副教授孫潔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情緒激動地說。
她說:“自從晨報報道這一案件后,我就一直關注它。對生效的判決不服完全可以申訴。怎么可以這邊勝訴,那邊抓人?這還叫統一司法嗎?”孫潔說:“根據合同法原理,合同的內容是否存在欺詐、合同是否成立和生效不取決于合同是否為二次書寫或有添加內容,而取決于其添寫的內容是否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而他們之間的合同有雙方簽名蓋章,自然推定為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喬紅霞出示了有二次書寫內容的合同,但是澳柯瑪方一方面指控喬紅霞變造合同,可另一方面自己又不出示沒有二次書寫內容的合同。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質疑。”
五位國內著名法學專家認定該案明顯違法,建議追究青島司法有關人員刑事責任
地方保護挑戰國家統一司法權
基于同樣的認識,在甘全國人大代表孫潔、雷菊芳、董鋼、李梅、安永紅、王利民、馬彩云、劉衛紅、王錫武、穆濤、楊曉燕、蘇廣林、哈瓊聯名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出反映函。他們認為:“對同一事實和糾紛,青島中院在甘肅高院的民事判決已經生效的情況下,直接作出犯詐騙罪并處無期徒刑的判決,違反了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嚴重損害了司法權威,也造成了全國法院內部民、刑判決之間的嚴重沖突,影響了司法權的統一;青島中院在審理此案時,表現出了明顯的地方保護傾向。例如在青島中院一審開庭審判的前一天,澳柯瑪公司法律辦副主任高旭找到看守所會見本案另一被告人周志,企圖說服周志在法庭上站在澳柯瑪公司利益的立場上。澳柯瑪公司法律辦副主任高旭既非公安司法人員,也非周志的辯護人,應該無權去看守所會見被告。顯而易見,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天津檢方認為不構成犯罪
人大代表的意見顯然發揮了作用,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下,山東省高級法院于2005年1月4日作出裁定,撤銷了青島中院對喬紅霞的有罪判決,發回青島市中院重審。山東高院認為:“原審判決按蘭州市中級法院和甘肅省高級法院民事判決確認的數額認定上訴人喬紅霞、周志詐騙的數額,其中包含了喬紅霞以海欣公司等名義與澳柯瑪公司正常簽訂合同、協議應得的合理返利數額,而卷宗材料對于這些合同、協議反映不全面,無法判斷喬紅霞應得的合理返利數額。因此,本案存在著部分事實不清的問題,撤銷青島中院青刑字第58號刑事判決;發回青島市中院重新審判。”
為避免司法公正受地方保護影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喬紅霞案由天津司法機關管轄。
經過兩次補充偵查后,天津市檢察院第二分院認為喬紅霞不構成犯罪,不符合起訴條件,將案件退回青島市公安局。2005年10月14日,喬紅霞被青島警方從天津押回青島。
從監視居住到變相羈押
“至此,無論從實體上還是程序上,青島市公安局都應當立即撤銷案件,無罪釋放被羈押3年多的喬紅霞。這種超期羈押明顯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基本規定,也與近年來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清理超期羈押、保障被追訴人人權的基本精神相違背。”7月20日,喬紅霞的辯護人許蘭亭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2005年12月14日,青島市公安局對喬紅霞采取的強制措施變更為監視居住。2006年6月14日,青島市公安局再次將監視居住變更為取保候審,但喬仍被關押。
“這是變相羈押!不符合取保候審的基本精神。”許蘭亭說。
針對此案反映出的嚴重地方保護傾向,在喬紅霞被異地監視居住期間,孫潔博士等以全國人大代表和公安部特邀監督員身份致函公安部紀檢委,“請求督促青島市公安機關早日依法處理此案,以維護公安機關嚴明執法的良好形象。”
鑒于此案的典型性,2006年7月4日,國內著名刑訴法學界專家學者程榮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訴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儲槐植(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敏遠(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刑訴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卞建林(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訴訟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宋英輝(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刑訴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等在北京召開專題研討會。與會專家首先注意到:青島公安機關是在民事判決已經生效且未被依法撤銷的情況下,以民事判決認定的同一事實對喬紅霞追究刑事責任的。對此,專家們一致認為,在中國,如果某一地方法院置其他法院生效判決所確定的事實于不顧,在未經過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原判的情況下,就同一事實作出完全相反的認定,甚至在民事敗訴的情況下直接對勝訴的民事原告追究刑事責任以挽回民事敗訴的結局,此風一旦盛行,各地司法機關“各自為政”,統一的國家審判權將大受損害,司法權威將喪失殆盡。
專家們還注意到:2002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在《關于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中曾明確指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審判活動,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作出處理,不宜以詐騙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200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偽造證據通過訴訟獲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也明確指出:“該問題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24日發布的《關于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中已經明確。該答復在起草過程中已征求了我室意見。你院(人民法院)在審理此后發生的有關案件時可參酌適用該《答復》的規定。”對此,專家們認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司法解釋是非常正確的,并指出: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之所以認為當前我國對訴訟詐騙不宜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主要是考慮到在當前我國的司法領域中地方保護主義還比較嚴重,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事實上也很擔心地方公安司法機關濫用刑事追究手段肆意推翻生效的民事判決,從而進一步給地方保護主義可乘之機。
“喬案”諸多程序明顯違法
專家們特別注意到:喬紅霞涉嫌詐騙一案的諸多訴訟程序明顯違法,其中突出表現在:首先,喬紅霞被青島市公安局拘留后的前15天被關押的地點不在看守所,而且在這期間喬紅霞曾一度昏迷過去,不得不被送到醫院搶救,據此專家們認為存在刑訊逼供的重大嫌疑。其次,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一審開庭審判的前一天,安排澳柯瑪公司法律辦副主任高旭找到看守所會見本案的另一被告人周志,特別“關照”周志在法庭上要站在澳柯瑪公司利益的立場上。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這種做法與人民法院的中立立場明顯相悖,是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再次,青島市公安局對喬紅霞的監視居住違法,如監視居住期間不允許辯護律師會見喬紅霞嚴重違反了六部委《規定》中的第24條,即:“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其聘請的律師不需要經過批準”;在監視居住期間,喬紅霞和周志被青島市公安局關押在賓館,每天看管喬紅霞和周志的人員并非青島市公安局的偵查人員,而是澳柯瑪公司的保安,這種由企業保安執行監視居住的做法明顯違法;喬紅霞在蘭州有固定的住所,而青島市公安機關卻將其監視居住在青島,這顯然違反了我國刑事訴訟法關于監視居住地點的規定,實屬變相羈押。最后,在已經作出取保候審的情況下,青島市公安局不通知其親屬和辯護人而繼續關押喬紅霞,這是令人震驚的嚴重違法行為。
針對目前已經被取保候審的喬紅霞依然被非法關押的現實,專家們強烈呼吁:青島市公安機關應當立即糾正違法行為,給已被取保候審的喬紅霞真正的人身自由!專家們還鄭重地建議:如果青島市公安機關不立即糾正其違法行為,有關部門應當充分履行其法律監督職能,督促和責令青島市公安機關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使已被取保候審的喬紅霞獲得人身自由。在必要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刑法相關規定追究青島公安司法機關相關人員濫用職權、非法拘禁的刑事責任。
7月23日,記者打通青島市公安局宣傳處王處長的電話,申請就相關問題進行采訪。王處長拒絕了記者的申請。
文/圖 本報記者 廖明
特約記者 任新
《蘭州晨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