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美魂永世——葛麗泰·嘉寶(GRETAGARBO) |
她生前就是一個標本,眼珠埋藏著刀槍劍戟。她生于20世紀初(1905年),上個世紀的女子個個都是王。于是,她自然繼承了王者衣缽——納江山于紅袖,攜矜持而上重霄九。作為唯一一個跨越默片時代的王牌美人,醉心于剛剛興起的新民主,渴望逃離“王位”的自由。因此,在37歲的黃金年齡毅然息影,引得好萊塢上下一片惋惜。全世界只有一個這樣的女人,被高尊在上卻不屑一顧,呼之欲出卻又春夢無痕。 | |
 | | |
20世紀40年代:肉的分裂——費雯麗(VIVIENLEIGH) |
 |
費雯麗的生命,是大雨落幽燕。她出生于一戰前夕(1913年),帝國主義的壟斷和軍國主義的擴張,對她是一樣好東西,未滿周歲便周游列國,虛張聲勢地活著;而這乖張凌厲剛一萌芽,她便被送入修道院。 | | | |
20世紀40年代:靈的永恒——英格麗·褒曼(INGRIDBERGMAN) |
英格麗是飛鷹纏巨蟒,因為高,因為飄,攪得周遭寒徹。她生于1915年8月29日,亡于1982年8月29日,更讓人相信,她是一個高尚的靈魂使者,完成使命之后,按期歸返。她從不穿金戴銀,演誰就化身為誰,而你不能想象,除了她,有誰能勝任《戰地鐘聲》。她是堅毅的,正宗的,不屈不撓的,是盤旋,是永恒。作為歷史上唯一獲得3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女人,她的美抽象為清高、卓絕和免俗。一生中,她數度騰飛歸隱,令千秋功罪化為一場香夢。 | |
 | | |
20世紀50年代:貴璽王妃——格蕾絲 ·凱麗(GRACE KELLY) |
 |
女人最動人的時分降臨了。不在夜色,不在珠寶,而在朝野。這就是格蕾絲·凱麗,她第一個向人宣稱:女人的美,來自 男人 的顯貴。以至于讓人忘了,她就是1954年《鄉下姑娘》的奧斯卡得主?她就是1929年出生在費城的大企業主的千金?千金不及王權,寵愛不抵名聲,她抗拒不了千呼萬喚的眾星捧月,喜歡做美麗的月亮,依傍偉大的太陽。她是影史上最昂貴的女人,因為身心而飄搖于好萊塢,因為身家而惟余莽莽。 | | | |
20世紀50年代:甜美與卑微——瑪麗蓮·夢露(MARILYNMONROE) |
她的美是胎氣,噘起的鼻子時刻在說“去哪?去哪?”她的胸,她的胯骨,你看過了,她就忘記了,但總有第三者為此討價還價。那時候消費時代剛剛興起,而肯尼迪家庭的特點是囤積居奇。一個艷麗的獵物,一場不道德的交易,將她從床拋向大街,從井口推向海底。誰輸了么?誰粉碎了么?誰欺負了誰?誰又幻想了誰?夢露,寶貝,她俏麗如春天的前一秒,從不會爭春,只會在叢中笑。 | |
 | | |
20世紀50年代:處子之母——奧黛麗·赫本(AUDREYHEPBURN) |
 |
奧黛麗的美是沙鷗卷白浪,身臨碣石,靈若處子。待一切沙塵過后,只剩她的一翼白鷗,瓷一般的回首一片汪洋,倏的向渦心鉆去。這傳說要一直追溯到1929年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一個荷蘭女男爵第一次做母親時,奧黛麗誕生。 后來納粹入侵荷蘭,她開始營養不良;因為瘦而被送入倫敦芭蕾學校,踮起腳做個優雅的女人,從此拈沙走石,叛逆而不離方寸。沒有一個女人能如她端而華貴,放而流淌,走而似處女永遠的權杖。 | | | |
20世紀60年代:裸體法則——碧姬·芭鐸(BRIGITTEBARDOT) |
這女人讓人哭笑不得;她予以女子進步的定義是,由“金元外交”徹底走向“門戶開放”。那懵懂的早期的廉價樂觀主義,將她膨脹為傻呵呵的欲望代言人。廉恥都不要就是女權么?這只是有所圖的 男人 的漂亮陰謀。 | |
 | | |
20世紀70年代:白日美人——凱瑟琳·丹妮芙(CATHERINEDORLEAC) |
 |
丹妮芙是法國最昂貴的支票,面額不詳,期限不詳,兌現方式不詳。據說她懷疑一切的原因是童年時的二戰陰影;而二戰結束后的冷戰,更讓少女的她時時自危。 她至今惶恐1943年10月22日的巴黎,覺得在那黑壓壓的氣氛中誕生,讓她一生都在喘息。她在《白日美人》中活畫了一個在家是貴婦,在外是妓女的兩面佳麗,之后的《驢皮公主》、《最后一班地鐵》推她于美譽的頂點,她的小心與思考,讓周遭女子頓失顏色。一生,她從未將真心托付半個 男人 ,戒備森嚴中她始終保值——但她丟失了流通的美。 | | | |
20世紀80年代:物質女郎——麥當娜(MADANNA) |
她周身欲望,只有不痊愈的傷口,宛若處女。她活著,就是一種可能,是存在主義,是相對論,是特別故意。音樂界,只有她一人能脫,又能流淚;而很難相信,一個肢體千瘡百孔的人能夠發出靈魂美聲(《庇隆夫人》),一夜之間,將以往的污垢蕩滌罄盡。夸大的理想催化了她的身世和平民色彩,熱辣的激情攫取了大眾的味覺。沒有必要討論她身上的高級低級深刻膚淺,她四肢百骸,都是腦垂體的移民——每日,她想飛就飛,方式,是隨心所欲。 | |
 | | |
20世紀80年代:精神幼雛——波姬·小絲(BROOKIESHELDS) |
 |
她的出現,是80年代的一場急救。“我”這個聲音剛剛出現,放任被作為商品開始拍賣。所以人們驚訝于這樣一個初始化的東西,因為12歲時她就大張旗鼓地上演《雛妓》。而之后,她竟然能念完大學,再以后,憑美貌緋聞走紅十幾年。現在,人們還愿意憑阿加西的氣味回憶她白雪公主的模樣,可惜,回憶,就不愿見到真人。 | | | |
20世紀90年代:本能——莎朗·斯通(SHARONSTONE) |
她生前就是一個標本,眼珠埋藏著刀槍劍戟。她生于20世紀初(1905年),上個世紀的女子個個都是王。于是,她自然繼承了王者衣缽——納江山于紅袖,攜矜持而上重霄九。作為唯一一個跨越默片時代的王牌美人,醉心于剛剛興起的新民主,渴望逃離“王位”的自由。因此,在37歲的黃金年齡毅然息影,引得好萊塢上下一片惋惜。全世界只有一個這樣的女人,被高尊在上卻不屑一顧,呼之欲出卻又春夢無痕。 | |
 | | |
20世紀90年代:票房女王——茱麗婭·羅伯茨(JULIAROBERTS) |
 |
她毫不檢點,任意揮霍;隨時冒險,隨時淪陷。理論上,她是票房全勝的象征,雖然早期她曾是好萊塢最蹩腳的黑馬。好萊塢封她做女王,但她似乎并不太懂;只會不修邊幅地演著戲,然后喝咖啡等待票房上漲。電影中她比任何人都能看穿萬籟萬物、愛恨恩仇,但是生活里,她是個孩子。這就是偉大演員的特征,生命是藝術賦予的,剝離這一層,她什么也沒有。她如同史前之王,有力量,但必須翅膀。 | | | |
21世紀:叛逆爆破——安吉莉娜·茱莉(ANGELIANJOLIE) |
她是“BUMP”這一個詞,野性的身體撞到什么是什么。她身上的標準必須用 男人 的尺子計算,計算的結果也毋庸言傳。你可以把她的表演當作一場綜藝節目,也可以當作T型臺上的個人秀;雖然離意念很遠,但與巨大的商業秘密息息相關。《疾走60秒》、《被禁錮的女孩》是她的舞臺之另我;她的雪茄煙一樣的骨頭,是好萊塢的黃金瀑布。但她是否能向藝術靠攏?而不是爆破一聲就走? | |
 | | |
21世紀:美權——格溫妮絲·帕爾特羅(GWYNETHPALTROW) |
 |
她過于單純,視眼角外都是糞土。她不在乎獨立寒秋,也從不為花草開謝發愁。在她的認識里,世界絕不會超出她的眼眶;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誰也別想搶走。萬類中她是鷹是魚,人群里她像爵像侯。成功是她手中的土,會隨她的指紋或稀或稠。她能隨時感動,因為自己而感動;她也能隨時哭,因為自己而哭。她苛刻于自己的標準,束緊自己腰的同時,想把別人也勒死——雖然她的美言之無物,但她的攫取有道有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