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陜西省婦聯機關的干部都在說著一個令人高興的消息: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有關人員表示,已經把婦聯關于調整退休人員補助的意見納入該項政策調整修改的思路。
這一消息是8月8日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趙云與該廳醫保、勞動監察等相關處室負責人專程到婦聯就婦女就業和醫療保障問題座談時透露的。
據省婦聯權益部介紹,2005年下半年,該省出臺了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會簽的《關于給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增加補助有關問題的通知》,該政策依據職工參加工作的年代和退休時的工齡長短,將補助標準劃分為5個檔次,由工齡25年以下至40年以上,每5年為一個檔次,退休補助標準從550元/月到750元/月,每檔次相差50元。
隨著該政策的執行,許多退休女工陸續到省婦聯上訪,反映其存在的男女不平等問題。2005年9月前后,西安秦川集團總公司、咸陽天王公司、彩虹公司等企業2000多名退休女工還集體上訪,認為依據國務院國發[1978]104號文件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退休的規定,根據該文件確認的16歲為參加工作的年齡,則女性最長工齡僅能達到34年,無法像男性一樣享受35年至40年以及40年以上工齡2個檔次的退休補貼標準。她們說,因為政策規定的退休年齡不一樣而造成男女工作年限的不同,并因此影響到女職工退休后的生活待遇,顯然不符合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也違反了《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因此強烈要求婦聯主持公道。
省婦聯在認真聽取了退休女工的意見后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女工們的意見確有道理,有必要向黨政和相關部門反映,以促使這個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更加完善。省婦聯一方面將群眾的反映材料轉交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等該政策制定部門,一方面以送閱件形式向省委省政府反映,提出“省有關職能部門應盡快制定和完善關于提高退休女職工待遇的政策”,建議對已出臺的陜勞社發(2005)72號文件進行修改或補充;“各職能部門在制定涉及婦女權益的重大問題(的政策或決定)時,應聽取婦聯組織的意見”;“政府各有關部門在做規劃、定政策時……(應)樹立性別意識,并納入決策主流”。該送閱件發出十余天,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正永即批示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研究。
在求證婦聯建議是否已納入勞動保障政策修改思路時,該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人員確認,即將出臺的陜西省退休人員待遇政策修改草案文本將接受婦聯建議,取消30年以上的各工齡檔次,并表示這樣的修改“對女工是個福音,也是社會觀念的一大進步”。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