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節烈觀 把女人當人
史海:明代皇帝為何對皇后妃子如此殘忍滅絕人性?
2006年08月19日 14:40 來源:北京晚報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里我國廣大婦女常常成為無端的犧牲品。魯迅說:“古代的社會,女子多當作男人的物品,或殺或吃,都無不可;男人死后,和他喜歡的寶貝,日用的兵器,一同殉葬,更無不可。”(《我的節烈觀》)何謂“節烈”?“大約節是丈夫死了,決不再嫁,也不私奔。”“烈可是有兩種:一種是無論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她也跟著自盡;一種是有強暴來污辱她的時候,設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殺,都無不可。”(同上)
古代皇帝死去,皇后妃子要么為皇帝殉葬;要么進“慈寧宮”守寡終身。“慈寧宮”位于北京故宮保和殿之西,它包括慈寧宮、慈寧花園、壽康宮等。宮門外有兩頭鍍金銅麒麟。這套宮殿專供過世皇帝的遺孀居住,是宮中的寡婦世界。明代第三個皇帝朱棣死后,用30名宮女陪葬,將她們活活吊死,美其名曰“投繯殉主”。數十名鮮活的生命眼睜睜地死去,這是極其慘無人道的。明思宗朱由檢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于煤山自盡之前,令周后自盡,十八日夜周后自縊于坤寧宮;朱由檢又傳令袁妃自盡,袁妃自縊繩斷墜地蘇醒過來,朱由檢揮劍斫其肩,又砍殺幾個嬪妃。更有甚者,他又直奔寧壽宮,召長平公主,揮劍斫斷其左臂,公主昏厥于地,他又到昭仁殿,砍死幼女昭仁公主。
然而,魏晉時代的曹操的節烈觀則顯得胸懷大度,相當開朗,為人稱贊。他曾對妻妾說:“顧我萬年之后,汝曹皆可出嫁。”(《讓縣自明本志令》)這可謂石破天驚之語。他對妻妾坦然說:我死了之后,你們不必守寡,可以再嫁他人。曹操妻妾成群,共有十五人,其中兩個妻子都是別人的遺孀,他既不要求她們為自己殉葬,也不要求她們守寡,可見他的節烈觀與世俗截然不同。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數百個皇帝,哪個皇帝有過這樣的表白?曹操生前并未稱帝,死后,才追封為魏武帝。但他的所作所為,其威力絕不遜色于那些名正言順的皇帝。他的節烈觀為后人留下諸多思考。他的節烈觀是對傳統觀念的沖擊,他把女人當做人,珍惜女人生存的權力,關愛女人的未來,反對滅絕人性,反對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摧殘,這種大度胸襟難能可貴,在中國古代史上罕見,值得重視。
其實,古代女人的再婚,并不是什么奇恥大辱。從歷史資料上看,《二十四史》中列入烈女傳的婦女,《宋史》55人,《唐書》54人,《元史》187人,《明史》烈女不下萬人,最突出者308人,可見,明代封建的節烈觀極盛,因此,明代皇帝對皇后妃子的殘忍就不足為奇了,時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