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網絡的“報道”,揚州公交MM一夜躥紅了。(8月22日《金陵晚報》報道)
關于揚州公交MM一夜躥紅并遇上一系列甜蜜的煩惱的事情,本想將肇因歸于大眾的戀母情結,但還是有些膽怯,所以改成戀“古”情結。從母系氏族走過一遭的中國人,戀母情結也好,戀“古”情結也好,都已經超然于男女情愛之外,成為一種精神上的溯源:人世間,多少事,人心不古,只好把眼光放到新潮事物的背后張望。如果我們愿意承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在公交MM一夜之間躥紅的現象中,滾滾紅塵就是現代人難以舍棄的“色”,而公交MM可謂正是我們夢里尋她千百度之后的“空”。
這個“空”字于公交MM是再妥帖不過了。一方面,大眾付出的愛意充滿了柏拉圖式的“精神接近”法,有一股復古的暢快在里面,覺得在越來越多的女青年拋棄傳統文化的束縛之后,確實需要一個符合傳統文化特征的女青年站出來,承擔為廣大人心不古的人守望良心和希望的責任,這一點,與我們一頭扎進現代文明包括財富的懷抱中,卻希望那些落后地區仍然保留著一份單純、一份自然的心理如出一轍;一方面,正如對出水芙蓉“不可褻玩”一樣,對于我們身邊出現的充滿著“雨巷情調”的鄰家妹妹,實在也不可妄動好“色”之心,遠遠的觀望比什么騷擾都強一百倍,所以,她是“空”的。懷有戀“古”情結的人,不妨學習一下戴望舒先生的精神,把贊美寫在文本上,把失落寫在自己和一代代的尋夢青年心上。
沒有傳統的人工售票機制,就沒有傳統的公交MM奪眼球無數。在這個邏輯中,懷舊之心,路人皆知。公交MM是空靈的,因為她的低調,因為她的神秘,因為她的稀少。要是遍地是秋香,唐伯虎還會迷戀于三笑嗎?
不管怎么說,揚州公交MM一夜躥紅的事實最有力地說明了人民需要“雨巷妹妹”的迫切之心。在這個很普通的人都能被包裝成明星的時代,我們看到的副產品是,一些明星的迷失和造星運動留給我們的困惑。現在“天仙妹妹”又出唱片,又演電影,有人就不滿了:現在的她到底還能代表多少“最初的夢想”,真是不好說了,而且就連她還是不是“天仙妹妹”,也說不清了。一個商業符號能夠完成的,也只能是世俗了。說實話,剛看到揚州公交MM并沒有走“天仙妹妹”道路的想法,而且更為低調,我還是感到很愉快,但頓然又感到擔心,在這個無人售票已經席卷國內外公交事業的當下,人工售票機制本身的落后性,也給這項機制和機制中的人帶來了命運的拷問:將來往何處去?
雖然揚州公交MM處于“傳統活法”之中,但是,我們卻不是在為“古人”擔憂。如果有一天揚州公交MM為生活所迫,會不會想起“天仙妹妹”的路徑?即令她做一些別的事情,還能保持當初的風采嗎?——當“傳統活法”一個個地逝去,公交MM們實際上就失去了最后的表演平臺,而同時我們實際上也會因為強加給其他個體的自己的奢望而羞愧。這正如都市人一心希望好山好水不染紅塵,而不去想當地人民的窮苦一樣,是自私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應了這句歌詞,“老兵不會死,他們只是慢慢地消逝”。所以,從原諒“天仙妹妹”開始,原諒公交MM們所做出的任何一個可能讓人惋惜的選擇吧。
紅網 劉方志
■yueliangcheng
其實炒作好比傳銷,賣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賣的人得到了他要的。只不過傳銷的東西最后被沒收了,可是被網絡傳銷的人怎么辦?他們犧牲的可能是一輩子的平靜,這恐怕是她一個小姑娘無法左右的了。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一些被犧牲和放棄的,一定要等到更多的良知被喚起,才有藍天嗎?
因憐生愛,她雖近在身邊我們卻也只能眼睜睜地看她被網絡,不,更多的是周邊的人傷害。網絡不傷人,傷人的還是人。
■邗上老人
公交MM個案也讓我們再次領悟“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意境。毫無疑問,這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堂課。
不過老人說在這里沒有贏家顯然是內心的善良“發作”了,其中最大的贏家就是各大網站和媒體,通過炒作公交MM,獲的利益也許不是你我所能估算的。
另一方面,我倒不認為公交MM被亮相是件壞事,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其實也不妨借勢走高,機會青睞于有準備的大腦和敏捷的身手,固守著自己的一尺售票臺當然并無不可,但是不是也顯得有點過于保守了?延伸開去,公交MM的這種取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揚州人的固步自封的稟性。揚州需要發展,就需要有條件的人能夠適時抓住機遇積極地去改變命運,去營造一種小河有水大河滿的態勢。所以,我想說如果公交MM真的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機遇,不妨再紅些。
文章來源:(中國網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