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不少學校30歲以下的教師占5成,年輕教師帶來新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
“愛情是什么?”26歲的陳愉站在六年級的學生們中間,神情自若,微笑著看著大家。學生們都屏聲禁氣,等待著老師對這個校園“敏感”問題的回答。
愛情似乎一直是學校課堂禁止討論的話題,與這個話題相關的字眼都是“早戀”、“不成熟”、“變壞”等等。可海珠區菩提路小學的陳愉老師卻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特別的愛情觀班會課。這位只有6年教齡的年輕老師每天都帶著十分的熱情走進課堂。如今,廣州市的中小學校越來越多陳愉這樣的“另類”年輕教師。
據悉,去年以來,廣州首先完成了25所示范性高中建設和市屬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空出了不少編制。隨著招聘而來的,是大批35歲以下,年輕、富有激情的教師走進了課堂。不少學校30歲以下的年輕老師占到了5成,他們不僅帶來了更多的激情,更帶來新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甚至是生活風格。
小學生班會課討論愛情
“六年級的孩子都已經朦朧地知道愛情的問題,我常常會碰到學生在教室交頭接耳,討論一些誰喜歡誰的問題。”于是,在一次班會課上,陳愉特地在黑板上寫一個“愛”字,讓學生用這個字組詞。
母愛、友愛、師生之愛……幾乎所有的關于愛的詞組學生們都組出來,偏偏“愛情”這個詞沒人說。“刻意的回避只能證明他們在乎。”陳愉趁機點破,告訴他們什么是愛情,“愛情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愛情,就不會有我們,我們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陳愉坦白說出自己的愛情觀以及對同學們的期望,“同學之間的愛是要對彼此學習有益的……”陳愉讓每個同學在課堂上大膽說出他們愛誰,欣賞對方什么,讓愛透明化,反而把學生們之間那些朦朧的感覺做了正確定位。
用“心”教育鼓勵學生
年輕的陳愉還很有“心”的把心理學應用到平時的教育中。“現在學生缺的不是物質上的東西,而是精神上的鼓勵”她把心理學中的“代幣法”引入到班級,設置了“超級無敵最高分”管理方式。這種方式類似于QQ的身份驗證積分,她先制定一系列加減分標準,比如說作業得優加1分、沒完成減1分等等。學生每到一百分就升一級,變換一個身份標志。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院士,一共十級。
陳愉還為考前緊張的學生們設立過“總有你鼓勵”的心理輔導電話熱線,每天給5個學生打電話,主要是幫學生解決難題和減壓,不少家長、學生都叫她“心理咨詢師”。
年輕老師要耐得住寂寞
“年輕教師要沉得下來,時間長一點。”廣州市第七中學有著38歲教齡的特級教師譚增森告訴記者,近年來,學校每年都進行老師招聘,這個行業的流動性也比以前大了很多。應聘者中不乏優秀年輕老師,但不少最終卻選擇了轉行。“面對現在社會上各種誘惑,要想做一個優秀老師,就必須沉下心來。”
譚老師說,現在學校也很重視年輕老師的培養工作,每年他都會找進來的新老師聊天、談心,說一些經驗給他們聽,希望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環境。“只有更多的新鮮血液進來,教育才可能不斷地向前發展。” (記者 尹來 實習生 鄺芳麗 通訊員 何宇鴻 周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