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計世網消息 2006年9月12日,曾經一度炒得沸沸揚揚的EMC中國“秘書門”事件的女主人公瑞貝卡,于今天證實已在IBM上班。
12日,記者從IBM得到證實,原EMC員工,被稱為史上最牛女秘書的瑞貝卡,已經在IBM上班,而這位瑞貝卡在去EMC之前,就是IBM的員工。
2006年4月7日,原EMC大中華區總裁陸純初想回辦公室取東西,但是到門口卻發現自己沒帶鑰匙進不了門。此時他的私人秘書瑞貝卡已經下班。氣憤之下,陸純初給瑞貝卡發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譴責信”郵件。而瑞貝卡則馬上回復了一封咄咄逼人的郵件,并抄送給EMC中國公司的所有員工。
瑞貝卡因此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強女秘書”,并在“秘書門”事件不久后離開公司。 而原EMC大中華區總裁陸純也與2006年5月8日離開EMC。
事件回放:
4月7日晚,EMC大中華區總裁陸純初回辦公室取東西,到門口才發現自己沒帶鑰匙。此時他的私人秘書瑞貝卡已經下班。陸試圖聯系后未果。數小時后,陸純初還是難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時13分通過內部電子郵件系統給瑞貝卡發了一封措辭嚴厲且語氣生硬的“譴責信”。
陸純初在這封用英文寫就的郵件中說,“我曾告訴過你,想東西、做事情不要想當然!結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鎖在門外,我要取的東西都還在辦公室里。問題在于你自以為是地認為我隨身帶了鑰匙。從現在起,無論是午餐時段還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務的每一名經理都確認無事后才能離開辦公室,明白了嗎?”陸在發送這封郵件的時候,同時傳給了公司幾位高管。
面對大中華區總裁的責備,瑞貝卡兩天后在郵件中回復說,“首先,我做這件事是完全正確的,我鎖門是從安全角度上考慮的,如果一旦丟了東西,我無法承擔這個責任。其次,你有鑰匙,你自己忘了帶,還要說別人不對。造成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錯誤轉移到別人的身上。第三,你無權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時間,我一天就8小時工作時間,請你記住中午和晚上下班后的時間都是我的私人時間。第四,從到EMC的第一天到現在為止,我工作盡職盡責,也加過很多次的班,我也沒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們要求我加班是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無法做到。第五,雖然咱們是上下級的關系,也請你注重一下你說話的語氣,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問題。第六,我要在這強調一下,我并沒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為我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必要。”
她的回信同時抄送了“EMC(北京)、EMC(成都)、EMC(廣州)、EMC(上海)”。這樣一來,EMC中國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這封郵件。
事情到這顯然沒有結束。令當事人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封郵件,近一周內,被數千外企白領接收和轉發,幾乎每個人都不止一次收到過郵件,很多人還在郵件上留下諸如“真牛”“解氣”“罵得好”之類的點評。其中流傳最廣的版本居然署名達1000多個,而這只是無數轉發郵件中的一個而已。
郵件被轉發出EMC后不久,陸純初就更換了秘書,瑞貝卡也離開了公司。
我以為……你應該
幾乎所有職場沖突都源自這個句式。
在郵件門中,
則是兩個人對于秘書該如何使用工作時間的"規則"
理解不同而產生的沖突。
一場沒有贏家的博弈[文/孫虹鋼]
女秘書PK老板的郵件門事件,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件事里面,沒有贏家!
從網友反應可以看到,大家不只對EMC表示“態度”,并已經開始對外企、跨國公司的管理文化表達“情緒”了。不知道EMC的總部管理層、董事會,以及他們的供應商、客戶會如何看待這件事帶給他們的影響。至少,不會很正面吧。畢竟現在大環境要講“和諧”的。
現在的結果也一定不是陸純初本人預料到的。對于高級經理人來說,掌控、平衡是最重要的功夫,和秘書的這么件小事搞到如此影響,在陸的圈子里,他或許會有點難堪。畢竟陸也有老板,陸的老板付很高的薪酬給陸,不是要他因為這些事被網友評論來評論去的。
對瑞貝卡來說,她的初衷可能是反正我也不干了,一定要出口惡氣。現在這樣的影響,出氣一定夠水準了,可是對她未來的職業發展呢?會有利嗎?
其實,職場本來就是生意場,大家都是生意人,一切行為都講“結果導向”,首先應該是理性地確定要什么結果,然后才是決定采取什么行動來做,目的是知道結果。我想,在這個事件中,沒有誰希望結果是現在這樣,因為這個結果對任何當事人都沒有好處,只是給了看熱鬧、傳播郵件的人一些開心的素材,包括可以趁機發泄發泄對自己老板的不滿而已。
你的規則我不明白
分析陸和瑞貝卡的郵件內容,背后都有同一種句式:我以為……你應該。幾乎所有職場沖突都源自這個句式。
陸給瑞貝卡發的郵件,想表達的意思大概是:我以為你應該等我,結果你沒等,讓我進不去辦公室的門,你應該知道我的規則:秘書要等老板確定沒事以后才能離開……瑞貝卡的郵件的意思呢,我以為你應該明白,我只是在工作時間為你工作,其他時間是我自己的。
其實,是兩個人對于秘書該如何使用工作時間的“規則”理解不同而產生的沖突。陸是CEO嘛,公司老大,按說規則是他來制定的。問題在于,首先,這些規則是否已經提前講得清楚明白,并得到秘書的認可呢?如果是清楚明白的規則,秘書也同意,結果沒有做到,那么是秘書的失職。其次,這些規則,秘書是否同意并且愿意照著玩呢?職場是個生意場,大家都是生意伙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利益期望,要按照共同認同的規則來交易。如果不認同規則,就交易不成。陸當然有制定規則的權力,如果一個秘書不和他玩,可以去換——按規矩換,該給多少補償給多少補償,別吝嗇。可如果所有人都不和他玩,那么他就要評估了:這個規則訂得是否合理?市場就是這樣,有人買賬才能成交的。
被稱為“史上最牛女秘書”的瑞貝卡的這種做法看上去十分過癮,可一封郵件抄送那么多人,等于是公開挑戰、叫板,然后是拂袖而去。在職場看來,這是破壞了規則,而且是明顯的規則。比如說,任何公司都會對于“群發郵件”有規定,因為溝通是講權限的。以瑞貝卡的權限,自然可以向全公司發,但那個權限只能使用于幫助老板傳達指令,而不能用于發泄個人情緒。而且,陸把郵件CC給幾個他認為相關的人,瑞貝卡如果只是“全部回復”,可能也還正常,你來我往嘛。關鍵是瑞貝卡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擴大了郵件的發送范圍,這個肯定是不合規矩的。通常,秘書的所有工作內容和時間都是根據老板的要求來安排,未經許可利用公司的郵件系統群發郵件,不妥。
那么,難道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溝通嗎?
如果把工作當作生意
職場本質上就是個生意場,所有行為都應該是理性評估利弊、取舍、得失的,要按照規則來交易。誰會要一個喜歡破壞規則的人呢?
從人際關系上,人和人之間就應該是一種明確的生意伙伴關系:老板是員工的客戶,員工是老板的供應商。
是什么造成了職場那么不和諧?這是因為人們對工作看法不當。比如,你把工作看成什么,事業、感情、經歷?有些無恥的人寫書教訓員工無條件服從老板,而無恥的老板就買來送給員工閱讀,企圖通過這種欺騙行為來壓榨員工,還要員工無限忠誠……這是很不實際的,員工不是傻子。員工要那么傻,企業也該垮了。
雙方的心態都要擺正。員工別把老板想成“黃世仁”,老板也別把員工看成羔羊。人和人的期望不同,對對方的期望應該理性一點。員工投入時間和精力來換取報酬,打工,是在做生意,員工覺得可行,老板覺得值,平衡了,才能成交了。如果期望不同,無法成交,好說好散嘛。低頭不見抬頭見,風水輪流轉,誰知道下次會不會見面呢?為什么一定要把事做絕呢?你去商場買東西,和小販討價還價,會真的生氣嗎?不會,對不對。生意么,合適就做不合適就不做唄,沒什么大不了的。這次不做不等于下次不做,這次價錢沒談攏,不等于下次有價格合適的東西就不買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