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四分之一高中生有戀愛經歷,其中2.7%有過性行為
昨日,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關于“高中生成人意識與建設和諧社會”的調查結果公布。調查顯示近半數高中生基本上不做家務。值得各位家長注意的是,“發脾氣教訓人、拿別人跟自己相比、父母感情不和睦、在別人面前數落自己的缺點、經常打麻將賭博”成為高中生最不喜歡父母的5種行為。
遇搶劫主張“隨機應變”
在回答“公民滿多少歲犯罪要負刑事責任”時,只有三成多的高中生回答正確;“公民未滿多少歲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只有不到三成的高中生回答正確。有相當多的高中生不能正確回答與其年齡段關系密切的一些基本法律知識,顯示高中生法律認知水平并不令人滿意。面對遇到壞人搶劫的假設,77.2%的人選擇了“隨機應變”,6.1%選擇“趕快跑”,3.8%表示“非常害怕”,3.6%選擇“讓他搶”,2.4%選擇“與他斗爭”,還有1.8%表示“不知道該怎么辦”。
近半數人基本不做家務
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平均每天的家務勞動時間很少。因為在外地讀書無法做家務的占30.4%,基本不做家務的占16.6%,父母不讓孩子做家務1.1%(三項合計為47.1%)。家務勞動10分鐘以內的占11.5%,11~20分鐘以內的占19.5%,20~30分鐘的占11.0%,30分鐘以上的只有9.1%。有資料顯示,中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家務勞動時間為0.19小時,而在發達國家,美國為1.2小時,日本為1.1小時,韓國為0.9小時。可見,現在高中生平均每天家務勞動的時間很少。
在調查所列7項勞動種類中,自己整理房間和疊被子的比例是最高的,有85.5%和83.7%,而飯后收拾餐桌、洗碗筷、搞家庭衛生則多數留給爸爸、媽媽去做,占了49.2%和65.1%。
對父母了解不夠全面
在回答“你知道父母患有什么慢性疾病”一題時,填“沒有患病”的有67.5%,知道父母“有慢性病”的占14.9%,“不知道”的占17.1%。對于“近一年來你父母有什么煩惱嗎?”,選擇知道“父母有煩惱”的占57.2%,選擇“不知道”的占24.7%,選擇“沒有煩惱”的有15.2%。
17.1%的高中生不知道父母的身體狀況,24.7%的高中生不知道父母有沒有煩惱,顯示有一部分高中生對父母了解不夠。
2.7%高中生有過性行為
在戀愛和性體驗方面,調查顯示,25.0%的高中生有戀愛經歷,其中,10.9%有一次,5.7%有兩次,8.1%有3次或以上,2.7%的高中生與戀人有過性行為。
在問到“你通過哪些渠道獲得性、生殖健康知識?”,回答中排在第一至五位分別是學校教育,報刊、書籍、展覽,同學、朋友、同伴,電視、廣播,互聯網,第六位才是父母。顯示許多父母在子女的性知識教育中顯然缺位。(記者 朱小勇 通訊員 廖根深 曾錦華)
最不喜歡父母的5種行為
不喜歡的行為 比例
1.發脾氣教訓人 32.4%
2.拿別人跟自己相比 29.6%
3.父母感情不和睦 28.5%
4.在別人面前數落自己的缺點 24.6%
5.經常打麻將、賭博 20.5%
最喜歡父母的五種行為
喜歡的行為 比例
1.信任自己 37.8%
2.尊重自己的意見 37.6%
3.父母感情和睦 30.9%
4.尊重子女的隱私 25.7%
5.性情開朗、有幽默感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