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街上偶遇一名學生,他自稱父母離異,父親外出打麻將電話不通,并聲淚俱下地寫下帶有手機、家庭住址的借條,要求向你借點錢住一晚旅館,你會怎么樣?如果你善良地伸出援助之手,那你可能就成了騙子“程曉杰”的“獵物”。
昨天,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再次接到一位市民投訴,稱自己在延安路上遇到“程曉杰”并給了他80元錢,事后卻發現借條上留下的電話是一個自動傳真機號碼。事實上,此前早已有不少市民向早報講述過類似經歷,早報也于今年9月20日在A5版面以《男孩“套用”小說情節騙財》為題,對此事進行過報道。
據了解,這名自稱是“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中生”的男孩,已以“程曉杰”(偶以“徐天明”)的化名在南京路附近行騙三年多,行騙金額每次在80元到300元不等。
“姐姐別緊張,我不是壞人”
◇相關鏈接:還原“程曉杰”
經過調查,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已聯系上六名曾遇到過“程曉杰”的市民,他們對“程曉杰”的描述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僅僅是時間、地點和借款數額。為了不讓更多市民受騙,早報展開“全市搜尋‘程曉杰’行動”,以下是幾名與“程曉杰”有過接觸的受害人對“程曉杰”特征的描述。
身高:175cm左右
臉型:長臉
眉毛:濃眉
眼睛:細長眼睛
發型:普通男式學生頭
最大特征:滿臉青春痘
慣常打扮:白色校服式襯衫、別校徽、背書包、騎山地車
行騙時間:大多選擇在黃昏
行騙對象:獨行年輕女性 昨天傍晚8時左右,剛下班的趙小姐和往常一樣走在延安西路上,這時,一個男孩試圖叫住她:“姐姐,幫個忙行么?”趙小姐沒有理會他繼續前行。
“姐姐別緊張,我不是壞人,我是上海人,您聽我把話說完好么?”聽到這略帶羞澀的語氣,趙小姐停了下來。
男孩18歲左右,穿著白色校服式襯衫,踏著山地車,背著大大的書包。
男孩自稱名叫“程曉杰”,是上海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學生。父母離異,剛剛放學但是忘記帶鑰匙,父親電話打不通估計打麻將去了,希望趙小姐能借80元錢給他作為晚上的住宿費。趙小姐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他,心里琢磨著“他是個騙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你都不信我,我會對社會很失望”
“姐姐,我一定會還你錢的,我給你看證件、寫欠條還不行么?好多人都不相信我。”他的語氣開始略帶哭腔,并且開始打開書包,拿出幾本高中教科書以及學生證類的證件在趙小姐面前晃了晃。
之后,他又掏出一本作業本,在上面工整地寫下了自己的姓名、學校、班級、聯系電話、家庭住址、借款數額以及還款日期。“求求你了,姐姐,如果你都不相信我的話,我會對這個社會很失望的,我都問了好幾個人了。”程曉杰的鼻音越來越重,并用乞求的眼光看著趙小姐。
看到借條上清晰地寫著“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三6班、程曉杰、電話62781535、借RMB80元、10月27日還、虹橋路510弄41號603室、13761034650”,趙小姐最后還是心軟了,想想也就80塊錢。
“他借錢的整個過程極其嫻熟”
“當時想想,萬一這小孩說的是實話,那真的很可憐。”趙小姐說道,在程曉杰拿到80元錢后,他主動要求留下趙小姐的電話號碼,并承諾26日一定打電話聯系趙小姐,27日還錢。
回家后,趙小姐越想越不對勁:“回想那男孩子借錢的整個過程似乎極其嫻熟,作業本全是空白頁而且被撕掉好多張,借條上有書寫上一張借條所留下的模糊痕跡……”
趙小姐立即拿起電話按照借條上留下的號碼打過去,電話那邊連接的卻是一個自動傳真機。早報記者 李燕
行騙情節被寫入小說
“錢是小事,在給他的時候就沒打算要回來,但是電話打不通那一剎那,我覺得我受傷了。”受騙的孫小姐這樣描述自己知道被騙那一刻的心境。遭遇“程曉杰事件”后,大部分受騙者都感到困惑、失望,有人還表示今后再也不敢亂發善心了。
據了解,“程曉杰事件”的情節與2005年出版的名為《蓬蓬裙春天降落》的小說的某個片斷幾乎一模一樣。
“這不是他在模仿小說情節行騙。”小說的創作者郁雨君,兒童文學專業碩士,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青少年雜志資深編輯、策劃人,現任《少女》雜志主編,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情節是我朋友的親身經歷。”郁雨君聽說這位朋友親身遭遇“程曉杰事件”后,覺得情節很有意思,所以用到了自己的小說中。
“不過小說的結尾卻與現實不同。”小說中最后這個男孩覺得自己的良心受到譴責,便買了一條象征美好的蓬蓬裙送給借他錢的小女孩。她認為,目前社會上利用同情心、愛心騙錢的事情不勝枚舉,遭遇了幾次這樣事件的人大多變得麻木,這是對社會良好品德的一種攻擊和踐踏。“我希望告訴所有遭遇類似事情的人不要放棄善良美好的心。”郁雨君說。
“程曉杰”臨走時說了句:“一看就知道你沒同情心!”
和趙小姐有相同遭遇的人不在少數。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在網上搜索“程曉杰”和“汾陽路510弄”(“程曉杰”行騙時曾經用過的家庭住址),便能查到數十條關于遭遇類似事件的網友投訴。巧合的是,早報兩名女記者都曾遭遇過“程曉杰”的騙局,以下是其中一人回憶當時的情況。
三年前,我和一個同事也遭遇過這個號稱“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程曉杰”的騙局,欺騙手段如出一轍,只是沒想到,這樣一個拙劣的騙局竟然持續了三年。
三年前的一個晚上,我獨自走在新華路上,突然,一個騎著自行車、操上海口音的男孩叫住我。這個男孩大概15歲左右,身高在170cm到174cm之間,較瘦,長臉,皮膚較白,細長眼睛,濃眉,印象最深的是滿臉青春痘。當時他穿白色上衣和深色褲子,衣服上別有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的校徽。
當時他欲言又止,似乎很難為情,不停地說“我真的不好意思開口”。我就問他“你是不是想借錢?”他默認了。隨后,他用極其悲傷的語調向我講述了他的遭遇:父母離異,爸爸在外面打麻將,他回不了家,想借點錢找個賓館再吃頓晚飯,想借200元。
看我在猶豫,他立刻給我寫了一張字條,說以后可以把錢寄給我。我還是覺得事有蹊蹺,沒有答應給他錢。他見沒有希望就騎車走了,臨走還回頭說了一句:“我一看你就知道你沒有同情心!”
約幾個星期以后,一個同事偶然向我談起,她也在靜安寺附近碰到過一個號稱“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程曉杰”的男孩,并給他了200多元錢。“程曉杰”同樣給她留了一張字條,然而上面的手機號碼根本打不通。聽了我的講述,她才發現自己上當了。我們隨后到派出所報了警。
又過了一些日子后,我和那個同事竟然在延安中路陜西路車站附近再次碰到這個“程曉杰”,他仍然騎著自行車,同事上前要拉住他,但他認出我們后立即倉皇溜走。
三年來,這個拙劣的騙局一直在上演。這個騙子在市區游蕩,一般在下班后作案,專挑獨行女性下手,每次騙取的金額都在200元左右,騎車以便逃跑。希望大家盡快找到他,不要讓更多善良的人被欺騙。[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