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了生氣的表情也扔掉了壞心情本報訊 (記者韓冰)“小朋友們,把最令你們生氣的事情寫出來或畫出來”,“把你們手中的畫著或者寫著你最生氣的事情的紙撕碎扔進發泄箱吧”,隨著老師的指揮,孩子們將手里代表著“生氣”的紙條扔進了發泄箱,也就代表著孩子們將“壞心情”扔掉了。這是記者在28日本報與西格瑪兒童情商訓練會所舉辦的“受挫訓練營”中看到的一幕。本報開展“受挫訓練營”消息的報道刊發后,500余家長打來電話為孩子報名。最后,經協商,活動由原定的40人增至100人。但仍有沒能參加到活動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到現場觀看別的孩子是如何“受挫”的。針對活動中孩子們的種種表現,西格瑪兒童情商訓練會所李殷實建議:很多孩子存在的膽怯、自信心不強、亂發脾氣以及做事拖拉等問題,都跟父母的言傳身教有關。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公平公正地對待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當面給予肯定;家長還要多與孩子進行平行有效的朋友式的溝通;家長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只要在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下,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優秀的孩子。
孩子問題咋解決 專家告訴你
昨日的活動中,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以及如何處理孩子日常發生的“小問題”,西格瑪兒童情商訓練會所李殷實總結了如下“招數”。
亂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亂發脾氣,會表現為打人,大聲哭鬧,家長可以先采取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式,假如孩子提出無理要求也就是溝通無效時可以采取忽視的方式。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對于日常生活中特別依賴家長,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家長應該忍住隨時想幫孩子一把的沖動,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在他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時給予及時的鼓勵,讓孩子不斷積累成功的喜悅。
愛哭鬧的孩子
孩子去幼兒園哭鬧咋辦?3~6歲孩子的家長不妨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一同陪孩子玩,讓孩子得到充分的愛,這樣孩子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建立很好的自信心。
做事拖拉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表現出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起床磨蹭等,可以給孩子確立一個目標,當孩子完成時,家長應該及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或者物質上的獎勵,以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明確自己的做事目標。如孩子寫作業慢,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個時間的量化表,讓孩子自己去記錄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
挫折抵抗力弱的孩子
孩子在表揚中長大也不行,一旦有苦難孩子就會尋找幫助,孩子從來就沒有嘗試勇敢地面對的機會。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放下自己的“關心與呵護”,多給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平時要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無團隊意識的孩子
如果孩子沒有團隊意識,家長就要在平時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大型的團體活動,讓孩子在集體中體驗快樂,在集體中讓孩子學會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