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成都交警四分局和青羊區教育局再度聯合,查處了一家“三無”幼兒園。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園里的小朋友大多是附近民工的子女。正如教育局此前查處的眾多“三無”幼兒園一樣,盡管這家幼兒園根本不具備辦園條件,但它的存在卻成了附近民工們解決娃娃上學問題的最佳選擇。
七座面包車擠了30個小娃娃
29日下午四點半,相關部門曾對這家幼兒園進行了暗訪調查。幼兒園放學時,門口一輛車牌為川AM4997的7座面包車上擠了約三十個小孩!昨日上午,交警四分局的民警調查核實了該幼兒園的接送車存在嚴重超員行為,而且發現這輛微面連保險都沒有。“這樣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孩子的安全根本無法得到保障。”民警說。
面包車駕駛員劉玉蓮同時也是該幼兒園負責人,她對超載的行為并不否認。據介紹,每天下午劉玉蓮要將小孩送至一個家長接送點,而一車通常就要硬塞進近30人。對此,劉玉蓮竟稱,這樣可以多掙錢,少買車子。
“三無”幼兒園涉嫌非法辦園
一同前往的青羊區教育局成職幼教科工作人員還發現,清江藝術雙語幼兒園目前根本不具備辦園條件,他們決定對其實施關停的處理。據成職幼教科科長顏崇建介紹,辦幼兒園首先要達到生均面積2平方米以上,食堂的衛生要達到相關等級標準,同時幼兒園的管理方還需要有很強的安全意識,但該幼兒園這三點都沒有達到。
家長觀點擔憂卻又無奈
記者就“為什么將娃娃送到三無幼兒園”這一問題采訪了一些民工家長。得到的回答中,最多的理由是“正規幼兒園的費用太高”,一位民工說:“誰不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正規幼兒園)費用,我實在承受不起。”還有一大原因則是“城郊接合部的正規幼兒園太少”。正是由于諸如此類的原因,一些不正規的幼兒園才應運而生,并且有了生存發展的市場空間,民工們也不得不將孩子送到這些幼兒園去。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充滿擔憂與無奈的選擇”。李東陽江愛婷雷遠東編輯: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