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龍 攝
昨天晚上,由杭州市文明辦、杭州文廣集團、杭州市教育局、共青團杭州市委共同主辦的杭州市第二屆“陽光少年”評選活動,在歷時半年后落下帷幕。
經過野外拓展訓練、道德素質考核、專家現場面試等環節的全面考察,富陽市富春中學董芳敏、杭州天成教育集團常青校區方莉等十名學生最終脫穎而出。
孝心少年:曾為媽媽買衣裳
還記得本報今年1月曾經報道過的那個小男孩嗎?他存了一年的零花錢為節儉媽媽買了一件衣服,昨天他被評為“陽光孝心少年”,他就是余杭區臨平第二小學的孫宇捷。
別看他是個男孩子,但洗衣服,燒飯,洗碗,拖地……樣樣都會。“媽媽工作很辛苦,我就幫媽媽敲背、端茶,還給媽媽洗腳。”孫宇捷說,“今后我會更加努力,要做得更好。”
實踐少年:長大后想服務西部
杭州綠城育華學校的葉天洲被評為“陽光實踐少年”。早在四年前,他就為新西湖建設提建議:多放椅子、多設停車場等,是當時熱心市民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因為愛好研究公路橋梁,他小小年紀就已經到過南京長江大橋、上海南浦大橋、廈門海滄大橋、大連北大橋,甚至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考察。到現在,不僅自己已經設計和繪制橋梁50余座,還為全年級同學進行公路橋梁知識的演講。抱負滿滿的他昨晚告訴記者,今后要做個橋梁專家,為祖國西部的公路橋梁建設貢獻力量。
自強少年:陽光性格感染他人
“我特殊,是因為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輪椅。從我上小學一年級起,我就被醫生確診患上了‘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盡管這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疾病,但是從杭州市朝暉中學曹凱文的眼里,讀到的只是自信。“‘陽光自強少年’的稱號對我來說是一種榮譽,但更是一種激勵。”比平常孩子多付出十倍努力的他也多了一分成熟。
他說他不喜歡別人把他當病人,他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中學生,和同學們一起成長。喜歡讀書的他很早就是同學們眼中的“小博士”,而學校的老師也都愛叫他“陽光男孩”,既照耀了自己,也感染了周圍的人。 本報記者 魯佳
錢江晚報通訊員 康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