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網站郁悶吧千余孩子說郁悶
2006-11-25

 郁悶,嗷嗷郁悶,這句口頭禪大家并不陌生,可這個詞頻頻出現在孩子口中。去年,一家網站成立郁悶吧,今年9月22日,郁悶吧推出未成年版。記者發現,至今超過千余網友點擊發泄郁悶。孩子們為什么如此郁悶?怎樣讓郁悶離他們遠點?記者近日采訪中得知,一些中小學已開始關注學生的郁悶,有學校采用創新手段進行嘗試,以求讓孩子們的郁悶都宣泄出來。

一家網站成立了“郁悶吧”千余孩子上網說郁悶

  網上“郁悶吧”,任你把氣撒 記者 王強 攝

  有何郁悶

  來自學習——“我要不行了”

  9月23日,郁悶吧未成年版上。

  “末日之舞”:月考成績下來五科了,不是很理想,第一肯定拿不到了,前十都不知道能不能進,我要瘋了,壓力太大,想找個地方叫一聲都沒有時間!我要不行了,要瘋了!去死吧考試!

  截止到昨日,共有439名網友跟帖,90%的網友表示有同感,認為自己在學習方面壓力太大。

  “徐太陽”跟帖:現在我也是名差生了,雖然并不是出自我本意,可要改變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看見老師就煩,考試考砸了,在外面游蕩了好久也不敢回家。

  “末日之舞”看到這么多人與己相似,仿佛更加不開心,在跟帖中一連打出65個感嘆詞“啊”,宣泄心中的不滿。

  記者發現,郁悶、疲憊、窒息、考試、要瘋了、見鬼去吧……是未成年版中的高頻詞。

  (旁觀者語:學習成了一些孩子痛苦的代名詞。)

  來自家庭——“現在沒人管我”

  10月27日,網友“珊珊”:我爸媽離婚了,我媽又結婚了,最近和叔叔又鬧了,現在沒人管我,不給我錢,不管我飯。

  此條郁悶受到347個網友關注。

  網友“帥氣的小豬”:我們家跟你們家不一樣,我們家為了房子打了又打,我都快瘋了,一個美好的家庭就變成這樣了。

  網友winvoo表示完全理解珊珊,因為“跟我家情況差不多,不過我爸媽沒離,但鬧得厲害”。

  (旁觀者語:父母不和諧、不穩定的家庭對未成年人心理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記者發現,未成年人發泄的郁悶中,七成跟學習、學校有關,兩成來自家庭。此外,關于早戀、孤獨等約占一成。

  為何郁悶

  老師:家長期望過高

   長春市第五中學學生處高老師認為,學生跟家長追求的不同是造成孩子“郁悶”的罪魁禍首。“家長看重學習成績,高中生面臨著高考壓力,家長的眼睛都盯在成績上,而學生的追求卻很多,他們熱愛自由、喜歡張揚個性,這些顯然同家長的追求不一致,因此當學生的追求受到限制時,‘郁悶’情緒便產生了。”高老師建議,家長的期望值要適當,對孩子期望值不要過高,要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制定目標,期望太高,目標不能實現,反倒讓孩子郁郁寡歡。

  家長:現在的孩子“說不得”

  

  趙先生的兒子讀初二。他說:“每次說話都不超過三句,就可能陷入僵局,兒子回家吃完飯就鉆進自己的房間,不愿和我們溝通,他郁悶,我們大人也跟著郁悶。”

  劉女士則覺得,現在的孩子太缺乏吃苦精神,“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變得太嬌氣了,我孩子上小學四年級,最受不了的就是挫折,老師批評了兩句,回到家就一個勁兒說‘郁悶’。”

  “郁悶吧”有效嗎?

  孩子們通過“郁悶吧”來發泄“郁悶”,有沒有效果呢?對此,郁悶吧里的未成年人自己給了答案:

  自己都很郁悶,還有什么心情去關注別人的郁悶呢?大家都只是發表自己的郁悶,而很少去關注別人的郁悶!能解脫嗎?不能!——網友草手鐲

  把自己的郁悶說出來了!我不在乎有沒有人回帖關注,只圖一吐為快罷了!——網友白開水

  沒事找事唄,起碼有和自己一樣的人嘛,心理就平衡了。——網友麥田守望者

  在每個發出的“郁悶”后,都設有選項,可選擇“成功解脫郁悶”。設計者表示,一旦發泄者覺得所發出的“郁悶”對自己而言,不再為其而苦惱,就可以點“解脫”。而據統計,真正表示解脫了“郁悶”的人不足5%。

  掃除郁悶

  專家:父母要當孩子的聽眾

  

  從事心理教育多年的教育專家矯穎說,未成年人心情郁悶時,最想和小伙伴說心里話。因為家長習慣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自然不容易被孩子接受。未成年人情緒和情感豐富,而家長只關心孩子的物質需要,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接納,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精神慰藉,便不愿再敞開心扉;父母要學會傾聽、學會當孩子的聽眾,重視孩子說的話。這樣孩子再遇到什么事,自然會想到家長了。

  心理學家:父母要及時觀察孩子

  心理醫生孟憲忠分析說,未成年人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他們心理還沒完全定型,更易于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影響與學業的壓力。短時間的郁悶可能是由于疲勞引起的,但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就有可能演變為抑郁癥.

  孟憲忠表示,他接待的咨詢者,超過1/3是未成年人。他們大多對學習抱怨或不滿。對于孩子早期厭學的種種表現,家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孩子的壓力得不到釋放,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屢屢逃學時,家長才慌了手腳,去看心理醫生。早期察覺到孩子的不良情緒,及時跟孩子進行溝通,就可以及早避免未成年人心理郁結的產生。

  學校努力:師大附中有個“釋心室”

  東北師大附中初中部有個專門向同學開放的心理系列活動室——“朗晴地帶”。這里有釋心室、寧心室、啟心室、暢心室、歷心室5個教室。午休時分,活動室里播放輕柔的音樂,有同學斜靠在沙發上向心理老師傾訴煩惱,還有的在涂鴉板上涂鴉,更有男生拳打腳踢沙袋發泄。心理老師楊宇翻開學生們的登記單,絕大多數同學寫下郁悶的原因是學習不好、父母吵架、被老師批評了……

  程同學講述,有次月考,本以為數學能得滿分,結果計算錯誤被扣三分,這讓一向成績很好的他感到挺郁悶,于是中午和同樣因為成績而郁悶的趙同學來到釋心室,“我們對著沙袋一頓拳打腳踢,感覺壓在心底的郁悶被一拳一腳打進了沙袋里,直到精疲力竭。”發泄后,氣喘吁吁的兩人就地坐下,你一言我一語地聊開了,待走出釋心室的時候,兩人都表示感覺身上輕松了不少,不會再把壞情緒帶回教室。

  楊老師表示,發泄后,他們少了當初進來時的煩躁,有些同學心平氣和地交談,這對平復情緒也起到促進的作用。

  ★解“悶”小貼士★

  專家認為,讓孩子走出郁悶,需要學校、家長和孩子共同的努力。以下幾則處方可供家長、學校、老師參考。

  處方一: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通過運動、寫日記、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找朋友談心訴說來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緒,也可以自己大哭一場。

  處方二:努力增加積極情緒。一是多交友,在群體交往中取樂;二是多制定小目標,小的目標比較容易實現,每一次實現都能帶來愉悅的滿足感,從而使自信心得到增強。

  處方三:在家庭中,家長應該養成與孩子談話的習慣,創造祥和的溝通氣氛。

  處方四:心情不佳時,可以放松全身,深呼吸、自我按摩,使自己放松,然后面帶微笑,想象愉快的情景,消除不良情緒。

  轉自:新文化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