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5日在北京發布了《2007年世界兒童狀況》報告中文版。基金會駐華代表魏英博士呼吁中國政府進一步促進性別平等,為改善婦女和兒童的生活帶來“雙重紅利”。 “健康、受過教育和賦有權利的婦女更能培養出健康、文明和自信的孩子。促進社會性別平等讓婦女和兒童都能受益,同時也是促進家庭、社會和民族的健康與發展的關鍵”。魏英說。 她表示,消除性別歧視和婦女賦權仍是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盡管近幾十年來婦女的狀況得到了諸多改善,但在許多地方,女童和婦女仍然受到歧視和貧窮的影響。她們更易于感染艾染病,很多地方的婦女與男性同工卻不同酬。全球數百萬婦女仍然遭受著身體和性暴力的傷害,卻很少訴諸法律。由于遭受歧視,女童更易失學。 談到中國時,魏英表示許多指標的提高顯示出中國在促進性別平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中國婦女的人均壽命是72歲,小學女孩毛入學率是97%,均高于68歲和86%的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盡管中國15-19歲的女孩人數占世界的14%,但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婚齡的推遲,全球這一年齡段的早育行為只有1%發生在中國。 但她警告說,中國嚴重失衡的出生性別嬰兒比將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帶來許多挑戰。據官方統計顯示,中國的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17-119:100,大大高出世界103-107:100的平均水平。 據悉,這份以“婦女和兒童:性別平等的雙重收益”為主題的報告共列出了7項實現社會性別平等的重要途徑,包括改進教育,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推進立法,實行定額制確保婦女參與政治的權利以及鼓勵男性和女童參與性別平等的共同決策。 這份報告共分5章,分別涉及“呼喚平等”“家庭中的平等”“就業平等”“政治和政府中的性別平等”和“收獲性別平等的雙重收益”等5個主題。 [稿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