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12月1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劉少龍)這一刻,他終于徹底安寧了。他的身邊,將不再有惋惜和憐憫,也不再有痛苦和悲傷,所有的一切將隨風而逝。隨之終結的,還有圍繞著他的無休止的質疑和爭論。
今晚8時15分,人間少了一個重病纏身的畸形兒,天堂里多了一條美麗的“小人魚”,天堂里沒有喧囂,在這世間活了38天后,小浩南到了那個最寧靜的地方。
事實上,昨天在接到他的死訊前,我們正在做一個關于他的專題,也就是讀者在下面將要看到的——網友和專家對他的生或者是死的討論。我們是否該放棄他?放棄他我們能安心么?不放棄我們是否會更痛苦?我們該如何尊重這條孱弱的小生命?而這一切,隨著“小人魚”的默默離開,已經變得不再重要。
我們還是決定將這一切呈現出來,不為別的,就是想畫上一個句號。我們曾努力尋找“小人魚”的父母,但我們決定不再尋找,也許他們已經很痛苦,他們有權享受平靜的生活。
一路走好,浩南!
昨日晚上8時15分,“小人魚”浩南走了,在這人世間活了38天。
這38天中,浩南飽受社會各界爭論,作為救治醫院的湖南省兒童醫院,也受到質疑。昨日晚上7時25分,浩南的心跳急速放慢。“前幾天就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們費了很大勁才搶救過來。可誰知道,這次浩南竟沒能挺過來。”帶著滿身的疲憊,湖南省兒童醫院ICU主治醫師徐泳華聲音嘶啞無力。
徐泳華介紹,從昨晚7時25分開始,幾個醫護人員輪番給浩南做胸外心臟按壓,搶救時一些痰液、小血滴飛濺到他們身上,但大家已顧不了那么多,憑著一種生的信念執著地搶救著。7時43分,浩南心跳減慢到0次/分,搶救時間一分一秒在過去,8時15分,心電圖成了一根直線,浩南的心跳停止。“我們大家都舍不得寶寶走,我們又進行了50分鐘的搶救。”徐泳華說,“寶寶你可千萬不要離開我們,我在心里暗暗祈禱。但終究沒能搶救過來。”
ICU護師熊亮很后悔:“我不應該在6點鐘下班,這樣我就能送送寶寶。”聽到浩南的死訊,熊亮大聲地哭了,想直奔醫院送送浩南。看到妻子這樣悲傷,丈夫說什么也不讓熊亮走,并且叫了熊亮的父母來勸導她。“我已把浩南當作自己的兒子來看待,雖然也知道他很難救活,但是還是希望他能好轉起來……”電話那頭,熊亮已泣不成聲。
聽到浩南走了,湖南省兒童醫院院長祝益民沉默了良久:“我們終于還是沒能挽救過來。但這也創造了奇跡,能活下來38天,就是勝利。我們為浩南贏得了38天認識世界和感受世界的權利。我相信他在天堂回憶起與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他會微笑的。”記者劉少龍 通訊員李奇 馬琳
[網友激辯]
我們是否該放棄“小人魚”
“小人魚”浩南病危后,引起眾多網友的熱烈關注,并形成了“兩大陣營”:一種是希望讓孩子安靜地走,避免受到痛苦;另一種認為有病就應該醫治,不管治愈的希望是多少,讓活著的生命就這樣死去,是很殘忍的。
身為醫務工作者的網友劉女士表示,現在孩子已病危了,也很難再讓他康復了,我想還是讓他安靜走完最后一程吧。
市民張先生表示,如果“小人魚”確實救治不好了,沒必要還留在世上受苦受難。市民劉小姐認為,如果不讓“小人魚”安樂死,對小孩也確實太殘酷了,應該多給他一些臨終關懷。
而多數網友主張對浩南繼續救治,并發出愛的呼喚。網民“雁兒”說:“崽崽,你不能退縮啊,我們都在你身邊啊,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們。雖然我不是生你的媽媽,我有錢我一定做你的媽媽,讓你過幸福的生活。你要努力好嗎?我們一起努力好嗎?寶寶加油!”
網友qingqinghu說:“每看一次相關報道眼淚就會忍不住掉一次。我想: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生存的權利。感謝細心細致的醫生護士們。祝福我們勇敢的寶寶。你要一路堅強下去。”
網友“花木”說,救治一個沒多大存活希望的患兒,其意義不是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哪怕是救治毫無生存希望的患者,都不能單純用金錢衡量。如果今天放棄了這個患兒,以后有多少同樣的患者會失去生存的機會?而如果成功救治了這個患者,對人類的
[專家看法]
最好的關懷是搶救
”小人魚“病危了,該不該放棄對他的治療?昨日,記者采訪了一些倫理和社會學方面的專家。
長沙理工大學社會學專家成松柳教授就此表示:我們誰也沒有權力說,放棄孩子。對于浩南來說,他是一個嬰兒,他不能對自己的生命作出判斷,那么社會其他人也不能對其生死作判斷。在整個過程中,搶救是最好的關懷。中國自古以來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之說,救人性命,即使是病入膏肓的性命,也是大夫的天職,更是人性。因此,安靜讓其離開是不能接受的。
中南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所長李建華教授說:“這是一場善與善之間的爭論,是會糾纏不清的。但作為一個生命來說,是應該搶救的,不應該放棄。如果搶救具有醫學上的價值,更應該加以搶救,更何況人的生命是不能隨便放棄的。”
中南大學副校長李桂源博導說:“我們首先應該尊重的是孩子的生命權,讓其安靜地死去未免太殘忍了。”
社會應建立相關救助機制
“小人魚的畸形太嚴重了,沒有腎臟、膀胱、輸尿管等。這樣高度集中畸形的出現,是對人類社會的一大警鐘。社會應該建立嚴重出生缺陷嬰兒救助機制,讓出生缺陷的嬰兒能及早得到救助。”昨日晚上,湖南省兒童醫院院長祝益民教授說。
祝益民教授介紹,出生缺陷所造成的人口素質問題以及所帶來的
應該讓小人魚安樂死?對于部分網民的論調,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專家方向新一個勁兒地搖頭。他表示,安樂死的對象,主要是那些患了絕癥,目前無法救治,雖生猶死的病人,“而誰又能斷言小人魚一定就沒救呢?”即便醫院對于小人魚僅僅抱著一種醫學探索的態度去治療,在方向新看來,這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在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專家方向新看來,與其討論小人魚是否應安樂死,不如探討如何加強對于類似事件的救助機制。“不少剛出生的孩子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支付得起天價醫藥費,拋棄自己的孩子或許有難言的苦衷。目前我國的救助機制極不健全,若能有一個良好的救助機制,許多像小人魚一樣被遺棄的新生命就可有較好的未來。”瀟湘晨報記者劉少龍 榮建華
[過程回放]
對“人魚寶寶”的救治行動
11月9日人魚寶寶浩南出生,12日凌晨被抱入重癥監護室。
11月18日醫院在全麻狀態下安全地為他在腹部放置了兩根管道,開始了首次腹膜透析。
11月22日寶寶被順利推出手術室,一個臨時肛門被安頓在他身體的左下腹部,順利完成腸造瘺的手術。
11月25日在腸梗阻梗阻解除和腹脹消失的基礎上,護士開始為他做吸吮訓練。
11月27日寶寶第一次開始自主喝牛奶。
11月28日腸造瘺術后的第六天,寶寶全身出現浮腫,面色較灰暗,透析管的傷口和造瘺口周圍皮膚發紅。
11月29日在專門舉行的中外專家討論會上,專家們一致決定把寶寶的腎臟替代療法從腹膜透析改為在國內外開展非常少,省內尚無先例的連續血液過濾凈化。
12月3日寶寶病情繼續惡化,當晚,因休克、出血、呼吸衰竭搶救兩次才得以把生命體征初步穩定下來,一直靠呼吸機維持呼吸。
12月4日冒著極大的手術風險,新生兒外科專家在細如發絲的血管里成功地進行了動靜脈置管。
12月5日寶寶正式開始接受比腹膜透析效果好的連續血液過濾凈化。
12月7日寶寶艱難度過28天的新生兒期,進入另一個嶄新而又困難重重的嬰兒期。
12月12日 寶寶病危……
12月17日 晚上8時15分,浩南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醫護日記]
我再也看不到你了,崽崽
本來今天的日記已寫完了,可誰知道浩南竟然走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再寫下這有關寶寶的最后的一篇日記。剛上網,好友在QQ上給我發來消息,孩子不在了!緊跟著值班的同事也給我打來電話。我才離開兩個小時而已!
今日,我是感覺寶寶已經不行了,我感覺他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只能以分秒來計算,可我仍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我無法承認兩小時前的下班就成了我們最后的道別,可愛的孩子,你還是放棄了這一切走了,去了天堂,帶著我們所有人的愛!帶著我們所有人的牽掛!孩子,你不會消失,因為我們曾共同生活的38天,因為你帶給我的快樂,帶給我的心痛!親愛的崽崽,我相信你是對我好的,你知道我接受不了你的離開,便選擇了在我下班了才悄悄地走了,哦!我親愛的崽崽,我不能再為你說什么,我不能再為你做什么,在去天堂的路上,你自己小心點!原諒阿姨,沒有送你最后一程!
湖南省兒童醫院ICU護師:熊亮 于12月17日晚 整理/記者劉少龍
他沒能等到父母來看他的那一天
紅網長沙12月1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劉少龍 通訊員李奇)“‘阿姨,我要媽媽。媽媽沒有來,那爸爸呢?’浩南,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他的尾巴是那樣的漂亮,他的小嘴巴吐出一串又一串的泡泡,傳到我耳中的,卻是這樣的聲音……夢醒的時候,我哭了。我想浩南,雖然不能開口說話,甚至已經聽不到我的聲音,但他一定非常想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最想見到的人,一定是將他帶到這個世界的爸爸和媽媽……”昨日,湖南省兒童醫院ICU護士熊亮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熊亮,已經和“小人魚”浩南朝夕相處了30多個日日夜夜,她熟悉小人魚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和病情的變化。這個世界上,她是最了解浩南的人,也是他身邊最親的人。熊亮堅信她在日記里寫的,正是浩南還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心聲。
昨天晚上,浩南終于走了,他沒能等到他父母來看他的那一天,雖然即使他活了下來,他們也可能永遠都不會來看他。
棄浩南,其父母曾經掙扎過
11月12日晚上8時許,湖南省兒童醫院門診大廳的樓梯口傳來一陣陣清脆嬰兒的啼哭聲,驚動了醫院的保安。這陣陣撕心裂肺的啼哭聲,來自原本已不幸的浩南。當時浩南被厚厚的毯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在其旁邊還有一桶奶粉和奶瓶。保安一摸,奶瓶的奶還有余熱。此外,他們還發現了一封信,信是用鋼筆寫的,筆跡蒼勁有力。信中的內容為:“2006年11月9日13:06(出生),請好心人救救他!”
“應該是一名知識分子寫的。”醫院工作人員分析說。“從9日到12日,浩南跟隨他父母生活了4天,可見浩南父母是在內心經歷了許久的掙扎后,才將浩南丟棄在醫院的。”醫院工作人員說。
“浩南是放在樓梯口,所以醫院的監視儀沒能監視到孩子父母的身影。”工作人員說。保安立即向醫院做了匯報,醫生一看,孩子竟然患有全球都非常罕見的“美人魚綜合征”。
“愛浩南,就來看他一眼吧”
救還是不救?醫院有關人員緊急請示院長祝益民。“肯定要救,而且還要傾盡全力去救。”明白其中救治艱難的祝益民說。
11月12日凌晨,浩南被緊急送往ICU治療。在醫院緊急搶救浩南的過程中,一種爭論出現了:浩南到底應不應該救?現在病危了,醫院是否應該放棄治療?昨日,祝益民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態度鮮明地表示:“浩南生命權是第一位的,我們沒有剝奪他生命的權利。”
在醫院的搶救中,醫院醫生和護士都對浩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昨日,醫院ICU熊亮在日記中寫到浩南腿動興奮不已,“在我觸摸了人魚寶寶的腳趾頭后,我發現他的腿動了。”浩南仍舊處于昏迷狀態,由于凝血功能障礙,孩子腹部的傷口開始滲血,穿刺點也難以止血,熊亮輕輕地壓著穿刺點久久不愿松開。“我擔心,只要我一松手,血就會慢慢地染紅棉花……今日,有朋友問我,對寶寶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我告訴他,我希望孩子的父母能來看看他!”
而這個希望,隨著“小人魚”的離開人世,已隨風而逝。[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