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上午,衛生部發布第四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兒童生長發育水平又有明顯提高,同時,城市和郊區兒童身高的差距在縮小。
不過,對于兒童的生長發育顯然不應僅僅停留在他們的身體,兒童的心理發育與成長甚至更值得關注。
就城市兒童而言,當前存在的絕不僅僅是肥胖與超重兒童增多的問題。不在少數的城市兒童課余陷入作業與題目的海洋當中,另外還要參加各種文化補習班與文藝方面的訓練,不但休息與玩耍時間很少,而且負擔與壓力的沉重對其心理發育也造成影響。
就農村兒童而言,當前中西部經濟落后地區,尚有不少兒童因為家貧不能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尤其是多子女家庭中的女童,尚有不少過早地離開課堂,有些甚至就沒有進過一天學校。這不但使得這些兒童成年后缺乏同等參與社會競爭的機會,難以改變自身的貧窮命運,而且會留下終身的遺憾與心靈創痛。
隨著進城務工農民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常年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即便父母進城打工能夠一定程度地改善家庭經濟狀況,但缺乏與父母交流、生活的兒童成長是不完整的。此外,有些農村孩子即便“幸運”地隨父母進了城,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不能享受到與城里孩子相同的待遇,教育水平、生活水準等都無法望城里孩子項背。強烈的對比與巨大的反差難免讓他們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可能影響他們健全、完整的人格和心理的養成。
社會各界應當像關注兒童的身體生長一樣關注對兒童的心理發育與成長,尤其是政府應承擔起更多的責任,通過營造社會公平、構建制度公正及幫扶弱勢群體,來體現對于兒童心理發育與成長的重視,體現對于少年兒童尤其是對于農村孩子、農村留守兒童與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關愛。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