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論壇 作者:loulei.vip
老師上性教育課羞怯不安
相對于金禧中學林岱君老師的公開課,我市多數學校對青春期性教育仍顯得“羞答答”。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目前學校最普遍的授課方式是開設一次講座,而且有些還是男女分開講,學生從中收獲甚少。青春期性發育的內容被安排在生物課上進行,可是有些老師本身羞羞答答開不了口,有些老師干脆避而不講叫學生自己去看,這些反而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
執教我市郊區一所中學生物課的林老師每學年都會對學生進行一次青春期性知識教育,她告訴記者,面對早熟又似懂非懂的學生,老師關鍵要克服羞怯不安的心理,像她在上有關內容的時候,是以一種嚴肅認真態度進行,并且很好地把握課堂紀律,此外也讓學生討論提問,學生聽得都很認真。林老師說,青春期性知識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明白這是人發育過程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不是見不得人,也不是洪水猛獸。
三成學生從網絡獲取性知識
在父母輩同樣年齡的時候,“性”還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字眼,而在今天信息開放的時代,性卻被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當成一件“沒什么”的事情。青少年性發育提前,而自我意識、控制力卻滯后,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進行健康的青春期性教育已是迫不及待。
稚氣未脫的學生把自己和女生發生性關系導致對方懷孕當作一件很光彩的事,大聲向同伴炫耀,這是記者在茶座里親耳聽到的事情。假期里大群男女學生結伴到外地旅游,剛剛入住賓館,他們就把導游安排的男女分開的房間全部自行調換,公然“同居”起來,還振振有辭地對導游說“爸媽都管不著,輪不上你管”。據我市一些醫院婦產科介紹,近年來未婚女孩到醫院做人工流產的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年齡也日漸年輕化,有些甚至已經不止一次做過墮胎手術。有些女孩“出事”后,不敢告知父母長輩,而是亂買藥自行服用,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
汕頭一中的學生曾經面向我市10所不同類型的高中、職業學校1000名在校高一級學生發放了問卷調查,在回收的711份有效問卷中,有27.7%的中學生性知識是從學校的教育中獲得,14.1%來自家庭教育,有38.6%靠同學、朋友之間的相傳議論,26.7%學生是從黃色光盤、音像、網絡、書籍去獲取性知識,這個數據與學校教育持平,而比家庭性教育多一倍。有31%的學生表示家庭性教育“對自己沒有實際幫助”,29%的學生表示“家庭性教育膚淺”。接受調查的學生坦言,因為對性充滿好奇,而在學校和家庭又得不到滿意的回答,才轉向媒體尋求更多的信息。76%的中學生認為“對學生進行性教育十分必要”。
專家:父母要負起性教育的責任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學副教授杜玫說,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亟待關注,父母尤其要負起這樣的責任?,F在青少年的發育普遍提前,而道德方面的約束卻滯后。青春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們的生理和心理會發生急劇的變化,內心深處萌發的對性的好奇向往,使得他們處在劇烈的矛盾和躁動中。而媒體和社會上隨處可見、泥沙俱下的性信號又給了青少年不良的誘惑。如果這時學校、家長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性知識教育,就容易使孩子對性認識產生偏差扭曲。有的孩子從不健康的渠道中了解了性,覺得性是件滿不在乎的事情,因此在與異性交往方面非常隨便泛濫。有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問有關性的問題就表現得非常不耐煩或者遮遮掩掩,就容易給孩子造成性是見不得人的事,今后影響他們與異性的交往,造成婚姻生活的不幸。有些孩子因為對性知識一知半解,以為撫摸親吻會導致懷孕,有些女孩懷孕后還茫然不知。
杜玫老師建議家長,要以過來人的身份對孩子進行正面地性知識教育。首先讓孩子了解性器官及其功能,以及個人的保健、性安全防衛等知識。其次是讓孩子認識到青春期時性心理生理方面會產生的波動和變化,應該如何面對和調節。再次,就是如何地正確處理兩性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