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7日,廣西南寧市解放軍303醫院發生了驚慟人心的一幕:一位剛剛做完廣西首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的母親在病房里割腕自盡!第二天早晨,為她買來早餐的兒子聞聽噩耗驚倒在地。
在此之前,這個頗有繪畫天賦的少年一直靠賣畫救母,整整掙扎了六年!為了不拖累兒子,母親竟然走上絕路,這一幕撕碎了孝子的心,母親偉大而無私的愛讓他痛不欲生……
少年命運多舛
1986年春天,楊堅出生在廣西十萬大山深處的樂業縣,母親李喬英是樂業縣千碧幼兒園的教師,父親楊中強(化名)在縣城里從事建筑設計工作。小時的楊堅就得到了從事幼教工作的母親系統的教育,而酷愛打籃球的父親也經常領著他運動。很快,他的繪畫天賦就展現出來。讀初一時,楊堅就成了全縣知名的學生畫家。
初二開始,楊堅喜歡上日本的漫畫,從此他專攻漫畫,初三時他的漫畫就已和當時國內著名漫畫社團的一些漫畫作者水平不相上下。2000年開始,他成了百色市“校園風尚漫畫社”創始人。他的動漫畫作品開始經常在市內和自治區獲獎。同時,楊堅在學習之余,還兼任國旗班旗手、學生會干部、校團支書。
2000年開始,李喬英慢慢地覺得肝臟時常疼痛,身體漸漸發虛。正是需要丈夫關心她的時候,可是丈夫楊中強卻開始夜不歸宿。李喬英患病不到一年,丈夫向她正式提出了離婚并離家出走。
李喬英拖著病痛的身體開始了孤獨的生活,除了日常教學,撫養和教育兒子楊堅成了她唯一的支撐。她堅持帶病上班,一直服用中藥治療,這樣一直拖到了2004年。
2004年3月,李喬英突然感到肝痛加劇,有時上班不得不用手按著肝區,否則疼痛難忍。最后實在堅持不住了,她只好瞞著兒子,一個人偷偷地去百色市人民醫院檢查。醫生為她拍片檢查后,發現她已經患上了罕見的多囊腎疾病,而且潛藏幾年的病灶已經引起雙側腎臟功能衰竭,需要進行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李喬英回家后想了想,決定放棄治療。然而,懂事的楊堅發現了母親的神態不對,他輕聲對母親說:“媽,你為我付出的太多了,如果你連生命都放棄了,那么,我還有什么可依戀的呢?”李喬英聽了兒子的話,失聲痛哭:“堅兒,我不想再給你太多負擔啊,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讀大學,日后怎么辦呢?”
街頭賣畫救母
李喬英的病越來越重,走幾步就非常虛弱。為了籌集母親的透析費用,楊堅陸續地把家中電視機、電冰箱等稍微值錢一點的東西變賣殆盡,再沒有可賣的東西了,楊堅就用周末的時間去建筑工地打工,每天在回家的路上收廢舊物品。然而,這些錢依舊是杯水車薪。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自己會畫漫畫,為什么不賣畫呢?于是,他在樂業縣的街頭與一些商店開始擺賣自己的繪畫作品,雖然價格不高,每幅只有8—20元,但是每個月下來,也能為母親治病增加一份收入。
母親病臥在床,楊堅心急如焚。他懷念小時候父母在身邊時那快樂幸福的時光,更懷念母親健康時的樣子,他把自己對母親的牽掛融入到創作中,畫了一幅《貓兒》,表現兩只剛出世的尚在哺乳的小貓在母親懷中恬然睡眠的場景,令所有人看后怦然心動。這是多么溫馨的動物親子圖!正是這幅畫,在2004年8月首屆南寧電影明星漫畫創作大賽中奪得第一名。
2005年除夕,楊堅帶著母親到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做血透,做完血透,已經是下午,客車已經沒有了。而楊堅在寒假期間去建筑工地打工掙到的500元錢只夠做下一次血透了。如果租車回家過年,就沒有錢做透析了。為了給母親治病,母子倆選擇了留下錢做下一次血透。除夕之夜,家家張燈結彩,他們母子倆就在醫院的病房中度過了一個凄清的除夕夜……
大年初三,母子倆回到樂業縣,楊堅向一家小文具店老板賒來了幾十張宣紙與筆墨,然后在街道邊上即席揮墨———帶著內心的凄苦,他再次畫了三幅完全不同的《貓兒寶貝》系列,把對母親的深情通過貓媽媽與貓寶貝之間的生活情態表現出來。當天,他把自己一口氣創作出來的作品拿到縣城汽車站,向司機們述說了自己賣畫為母親籌集看病路費的事,司機們聽了都十分感動,那個冬天,樂業縣的近十位司機一共買下了他50多幅畫,給他們母子出了800多元來回路費。
2005年春天開始,在街頭擺攤賣畫的楊堅成了樂業縣的一道風景,當圍觀的群眾知道他賣畫是為了救母時,紛紛解囊相助。
2005年7月,楊堅以高分考上了廣西師范大學美術系,然而,看著在與病魔頑強抗爭的母親,看著四壁空空的家,他決定放棄讀大學,全力在家里照料母親,陪著母親與病魔抗爭!李喬英堅決不同意他放棄讀大學,但楊堅仍是堅持著自己的意見,最后錯過了報到的時間。母親含淚說:“我能堅持著活到現在,為什么?就是盼著你考上大學那一天啊!”無奈,楊堅在家復習準備再一次高考。這一次,楊堅把自己的目標定得很低:只報考大學的二級本科,最好的選擇是廣西藝術學院的藝術設計專業———因為這個專業可以允許大學生就讀期間在社會兼職。楊堅一邊補習功課一邊賣畫,他用賣畫的收入和親友們的幫助來維持母親的治療。
2006年3月21日,李喬英已經有10天沒有到百色市人民醫院做血透了,因為她手上再也沒有一分錢了。心急如焚的楊堅,傍晚時分仍舊在街道邊繼續賣畫。帶著媽媽的病歷,楊堅在美術作品旁寫了一行字:“為了我病重的母親,我只想讓她活下去……”
許多熟悉他們母子的縣城居民都紛紛買下了他的畫。有的作品一張賣出50元錢!4月底的一天,暴雨不斷,楊堅撐著雨傘照常在傍晚放學后把在中午休息時創作的三幅漫畫拿到車站出售,一位出差到此的外省中年婦女看到他母親的病歷,眼淚當即就流了下來,她掏出500元錢將這些畫全部買走了。
為兒子慈母自盡
2006年6月8日,楊堅終于結束了第二次高考。6月28日,楊堅經過咨詢,得知廣西南寧市解放軍303醫院對治療肝腎病比較專業,他耐心說服了母親,向舅舅借來3000元錢,陪著已奄奄一息的母親上了車,汽車駛過崎嶇山路500公里,這對母子第一次來到了美麗的南寧。
在解放軍303醫院里,李喬英又被查出患有多囊肝。醫生說,她必須在一個月內做移植手術。為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她必須每隔兩天做一次透析,直到手術為止。否則,她的生命不保!而要同時進行肝腎聯合移植手術,費用需要35萬元!李喬英聽后心如死灰,她對醫生說:“我決定放棄治療,不想再拖累孩子了,這樣孩子能活得更輕松些!”只住了一個晚上的院,6月30日傍晚,賣了一天畫的楊堅回到病房想給母親煮晚飯時,母親哽咽著說:“孩子,如果你真的愛媽媽,那么答應我最后的心愿吧,我只想回樂業縣的家!”楊堅只好含淚答應。李喬英母子的悄然離院,讓醫院領導感到非常意外。這時,南寧的報紙報道了楊堅賣畫救母的故事,這個寒門學子賣畫救母的孝心,讓醫院領導深為感動。醫院領導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派車把李喬英母子接回南寧馬上進行治療,減免30萬元醫療費用。
7月2日上午,解放軍303醫院的救護車趕到樂業縣,把已經瀕臨生死邊緣、呼吸困難的李喬英抬上了救護車。勞累與悲傷過度正發著高燒的楊堅也一起與母親同車前往南寧。當天下午,救護車呼嘯著回到南寧,李喬英馬上被送進了隔離病房進行搶救,發高燒已經昏迷過去的楊堅也被送入輸液室。7月3日,楊堅醒來了,看著雪白的病房,望著醫生與護士關切的目光,他平生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淚如雨下:“是真的嗎?我母親有救了!”他舉著輸液瓶來到母親的隔離病房里,喜極而泣:“媽媽,我早就說過,我們咬緊牙關,就能創造奇跡。你看,現在一切都將好起來了!”李喬英看著兒子興奮的樣子,她
也忍不住笑著哭出了聲。
2006年8月9日上午8時30分,李喬英的兩臺手術在解放軍303醫院同時進行,手術歷時9個小時56分鐘,終于圓滿成功。隨后,李喬英被轉入隔離病房,進入最重要的移植觀察期。9月4日,廣西藝術學院開學了。為了照顧母親,楊堅向學校提出申請免去新生軍訓,這樣他有一個月時間陪在母親的身邊。
然而,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劫后余生的李喬英必須攻克排斥反應和移植后感染等難關,她先后出現了種種并發癥:出血、感染、心臟衰竭、心律不齊;術后出現少尿或代謝性酸中毒……一想到兒子又要背負這些沉重的負擔,她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9月17日深夜,李喬英用顫抖的雙手悄然寫下了簡單的遺書,一封給303醫院,感謝醫院給了她第二次生命;一封給遠走整整五年的丈夫,她表示同意與丈夫離婚;最后一封給最深愛的兒子:“堅兒,媽媽要走了,但心是安寧的。多少年了,你已經為我承受的太多太深也太重了,如若再有回頭的日子,我愿意再把我心愛的孩子摟在懷中,親親你快樂的額頭。你考上了大學,媽媽不能再給你任何的拖累與負擔了。你好好讀書,好好作畫,母親在九泉之下也會為你而自豪……”凌晨1時許,李喬英用一把細細的水果刀割斷了自己手腕上的靜脈……
9月18日清晨6時,當兩位值班護士驚呼著把臉色紙一樣蒼白的李喬英送往急救室時,楊堅剛好從外面買了母親最喜歡的芥菜粥回來!一個小時以后,李喬英搶救無效,閉上了眼睛。當楊堅捧著母親留下的沾滿了血與淚水的遺書,他的淚水再也無法止住!“媽———”他大叫了一聲,癱倒在地上……
楊堅在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盡管我的母親已經不在人間了,但我相信她一直在天上看著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原載《南國早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