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會走路的時候就爬上臺階幫媽媽買醬油,4歲自己去幼兒園,8歲擺地攤賺錢補貼家用。她每天都是跑著上下學,她總跟自己說:“爸爸、媽媽在家里等我, 雖然我不像別的同學有那么多的零花錢、穿漂亮衣服,但我有爸媽的疼愛,我心里覺得溫暖。”
女兒愿望:有臺熱水器給爸媽洗澡
父母愿望:女兒未來的學費能有保障
這是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丈夫、妻子13年前自由
媽媽說,這個家多虧了年幼的女兒,是她撐起了家里的天。爸爸說,沒有懂事的女兒,我和孩子她媽不可能活到今天……
剛懂事能爬著買醬油
王詩堯今年12歲,記者來到位于甘井子區同德路246號樓她的家里時,她正抱著媽媽趙俐小便。在女兒的懷里,身高1.38米、體重60斤的媽媽趙俐顯得弱小。趙俐說,在她出生7個月的時候,就因為嚴重的類風濕躺在床上生活,一直到現在。“十幾年前,我遇到了王方明,他沒有嫌棄我是殘疾人,在親人們的祝福聲中,我們幸福地結合了。婚后第二年,我懷孕了,家人、朋友都勸我不要孩子,因為他們覺得丈夫照顧我一個人都很難,再多一個孩子,這個家就沒有出頭的時候了。”
但趙俐堅持著把女兒生了下來。夫妻倆驚訝地發現,這個小家伙特別安靜,特別在晚上,小家伙從來不哭鬧。
由于趙俐不能走動,她只能讓懂事后的小詩堯自己上廁所。一次,小詩堯掉進了廁所,干等孩子不回來,趙俐哭喊著求鄰居幫忙,被鄰居救出來后,小詩堯上前摟住媽媽的脖子說:“媽媽,你別擔心,我以后會小心的。”
小詩堯剛懂事時,一次趙俐炒菜時發現家里的醬油不多了,不能行走的她把一元錢遞給女兒,讓她到不遠的小賣店去買。一會小賣店的主人抱著小詩堯回來了,小賣店的主人感動地說,剛才她只聽見有人說要買醬油,但就是看不見人,等她出門時發現因為臺階太高,小詩堯是爬著到小賣店門口的。
4歲自己上幼兒園
就這樣,小詩堯開始了替不能行走的媽媽買油鹽醬醋的生活。懂事的孩子從不畏難,每次都會完滿地完成媽媽交給她的任務。
4歲時,小詩堯上了幼兒園,因為丈夫天天忙著掙錢維持生活,趙俐只能托鄰居、親戚幫忙接送孩子。日子久了,小詩堯告訴媽媽,她不想麻煩別人接送,她要自己過馬路上幼兒園。她還乖巧地請媽媽放心。
“第一次孩子自己上幼兒園時,我緊張得都不會呼吸了,躺在床上胡思亂想。一會想,孩子是不是被車撞了,一會想,孩子會不會被拐走。直到接到幼兒園老師的
從此后,聰明的小詩堯開始一個人上幼兒園,每次到了幼兒園,她都會遵守和媽媽的約定,借幼兒園收發室的電話,給媽媽打個電話。她讓媽媽不接聽,娘倆通常會在電話響三聲后掛斷電話。
8歲上街擺攤掙學費
這時,結婚前曾援藏工作多年的王方明身體出現異常。檢查后,醫生表示,王方明有腦血栓、腰肌勞損、冠心病等癥狀。醫生不讓王方明從事重體力勞動,還說他有隨時病倒的可能。
知道爸爸以后再也不能到外面靠出體力掙錢供自己上學了,懂事的小詩堯細心地擦掉爸媽臉上的淚水,她拍著自己的小胸脯表示,自己會在寒暑假期間掙出下學期的費用。
8歲時的暑假,小詩堯和媽媽商量要在甘井子區蒼山市場賣小商品賺錢。看著孩子弱小的肩膀,趙俐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一家人商量讓小詩堯賣扇子,因為扇子輕,方便小詩堯來回背著。
“孩子特別節省,大熱天的從不舍得買根雪糕吃。有一天,滿臉通紅地跑回家,喝了一瓢水后,氣喘吁吁地說,她太熱了,又不想花錢,于是就跑了15分鐘回家喝水,還讓我別擔心,說扇子有一位奶奶幫忙照看。”看著孩子每天晚上倒頭就睡的樣子,趙俐、王方明不知流了多少眼淚。
整個假期,小詩堯共收入20多元錢,她興奮地告訴媽媽,以后不要擔心家里吃不上蔬菜、肉了,她有能力讓
穿百家衣也覺家溫暖
小詩堯的家是租住的廉租房。簡陋的房子里幾乎沒有像樣的家具。趙俐說,包括電視機在內的所有電器有的是別人送的,有的是丈夫撿的,家里雖然經濟上不寬裕,但三口人都顯得特別知足。
趙俐說,小詩堯從小到大,很少吃零食,也從沒買過衣服,都是親戚、鄰居看著孩子可憐送來的。
靦腆的小詩堯學習成績優異,已經上六年級的她在今年的寒假考試中仍名列前茅。小詩堯面對記者并不多說話。當記者問她父母沒給她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心里是不是很難受時,小詩堯沉著地說:“我不難受。我每天都是跑著上下學,在跑步時,我總是跟自己說,爸爸、媽媽在家里等我, 雖然我不像別的同學有那么多的零花錢、穿漂亮衣服,但我有爸媽的疼愛,我心里覺得溫暖。”
趙俐說,小詩堯的同學有時會嘲笑她,特別是在老師說要交各種費用的時候,有的同學就說:“王詩堯,你就別往本子上記了,你家是窮光蛋,沒有錢。孩子有時回家會掉眼淚,但是第二天還會早早地起床,給我們做好飯菜后,再一聲不響地背著書包上學。”
小詩堯說,一次,她放學時刮著大風,當時有很多同學的父母都來接孩子,只有她沒有人接,“于是我就緊緊地抓著學校的欄桿,不讓自己被風吹走。風小后,我趕緊跑步回家,那次把我嚇壞了。”
每次
父母感謝女兒所做一切
一家三口就這樣互相溫暖地生活著。記者問他們春節要到了,有沒有特別的心愿。
小詩堯靦腆地說,她希望能有一個熱水器,“這樣,我就能給媽媽洗澡了。現在媽媽的腳都凍爛了,有了熱水,我要天天給媽媽燙腳。”
憨厚的王方明說,他的心愿就是眼下這份零工能長久,“小詩堯每天早晨都跟著我去干零活,雖然辛苦,但我們愿意做下去。”
趙俐說,她擔心和丈夫一旦病情加重,不能照顧小詩堯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人負責孩子以后的學習費用,“我和丈夫感謝這個小生命帶給我們的愉悅和幸福,我們也從心底感謝她,是她給這個困苦的家庭帶來了很多快樂,作為父母我們真地希望懂事的女兒能有個好的前程。” (《半島晨報》) 記者:王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