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性別歧視令女性就業形勢嚴峻
2007-02-05
近來,不少應屆大學生向本報反映,近年來隨著就業形勢的緊張,招聘單位挑挑揀揀愈發苛刻,很多單位在招聘條件中明確寫明“只要男性”,或者在面試時表現得對男性應聘者更為重視。

  本屆省人大會議上,張麗杰等11名省人大代表提交關于制定《廣東省就業促進條例》立法的議案,指出“性別歧視造成的婦女就業形勢嚴峻是較為普遍的問題,婦女在充分就業、平等獲得發展機會等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代表指出,婦女就業難,其中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單一的婦女就業更為困難,相當一部分女職工是從事加工、家政、保潔、餐飲服務等低收入、低保障、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女大學生就業問題比較突出,連一些單位在招聘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中也存在性別歧視;損害女職工勞動權益現象時有發生。

  對于這個問題,本報“兩會沙龍”特邀請三位廣東省人大代表進行探討。

  記者調查:女性就業歧視無處不在

  男生已蠶食女生優勢專業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女生們在外貿、師范專業占據著絕對優勢。然而,畢業于長春某大學外貿專業的趙春紅卻告訴記者,班上的男女生比例是2∶1,而目前的就業率男女生比例則是3∶1。

  “搞外貿的經常要出差,因此男生會比較吃香。其實女生也可以出差的嘛!”趙春紅說。畢業于師范專業的李高莉則反映,在同等條件下,學校更喜歡要男老師。

  “大多數女孩子結婚后,都會把生活重心轉移到家庭上。還要生孩子,休產假,還得找人代課。男老師就不會有這些麻煩。”

  李高莉在抱怨女生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時,也對用人單位的想法表示理解。

  招聘單位更青睞男性

  每個周末,南方精典大廈的招聘布告板前都會圍滿應聘的人們,其中有不少人已經是“常客”。甘慈梅便是其中之一。從去年12月初開始,“找工作”成了她的生活重心,除了參加大型招聘會,她還跑遍了廣州東站、體育中心、購書中心以及南方人才市場、精典大廈的常規招聘會,卻都是無功而返。

  “很難找,女生比男生難找,大專生比中專生難找,年齡大的比年齡小的難找,我都占全了。”已經參加了十余場招聘會的甘慈梅語氣里充滿了無奈。

  今年26歲的她大專畢業后曾就職于深圳購書中心,因為家人在廣州,去年年底她把工作辭了,想在廣州找份穩定的工作,性別卻成為她跳槽的障礙。有的企業在招聘廣告上寫明“男性優先錄取”,很多企業雖然在招聘條件中沒有寫明性別要求,但能明顯感覺它們對女生的不公平待遇。她說,“有一次排隊應聘某企業的時候,工作人員居然主動把礦泉水送到男生們手里。

  更多的時候,負責面試的人總是對男生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問的問題也會細致很多。等女生遞上簡歷的時候,他們往往是隨便掃兩眼,就把我們打發了。”甘慈梅有些郁悶地說。

  高級管理崗位指定招男性

  對于眾多女生的抱怨,用人單位有不同的看法。廣州廣有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在招聘市場部秘書和勞資專員的條件中都寫明了只要女性。負責招聘的羅先生告訴記者,因為這兩個職位的工作都比較瑣碎,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因此女生比男生更適合。

  “像勞資專員,要負責社保、醫保的辦理,女孩子在辦理生育保險上,肯定比男孩子更清楚細致。之前我們招聘工程人員,也寫明了只要男性。因為這是技術活,有時候還是體力活。”羅先生說,招聘條件里有性別要求,與歧視無關,是根據男女不同的特點進行選擇。

  記者注意到,絕大多數的企業在招聘普通職員的條件中并無性別要求,但招聘高層管理人員時,則更傾向于男性。例如,廣東鴻軒事業集團在招聘總經理一欄中就寫明:男,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企業管理或經濟管理專業,35至45周歲。

  女人大代表訪談

  性別歧視法律維權艱難

  記者:目前仍在生效的有關法律法規,在保護婦女的平等就業權方面情況怎么樣?

  顏湘蓉:《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平等勞動權,并規定“各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除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等等。但這些規定多是宣言式的,可操作性不高。當一個女性覺得她因為性別原因而被拒絕錄用,認為平等就業權受侵犯,她能有什么救濟手段?在現有的法律規定里面,平等就業權通過訴訟的途徑是很難實現的,用人單位很容易找到其他理由。

  記者:《廣州市婦女權益保障若干規定(修訂草案)》規定,用人單位在招聘信息中不得指明性別要求……違者給予1000元以上到5000元以下的罰款;有人則提出,可以規定某個行業女性職工的比例不得低于某個標準。對于這些,你們怎么看?

  顏湘蓉:如果企業招聘時不寫明,會不會在錄取時仍然有所偏好,就相當于讓性別歧視從顯性走向“隱性歧視”?也有可能。這樣等于浪費女性求職者的時間。

  “國家請客”不能“企業埋單”

  記者:國家要求保護女職工的權益,但成本卻要企業承擔,也就是說,現在是“國家請客,企業埋單”?

  譚燕紅:因為天然的性別分工,女性承擔著生育的職能,多數女性在職場上都會有這段插曲。這個成本應由社會來承擔,而不是由企業。

  吳青:不同國家的國情也不一樣。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給生育的女性很好的優待,國家給奶粉錢,母親不用工作也有補貼。

  譚燕紅:以前生育的費用、工資等都要由企業負擔。現在有了生育保險,企業只需要買保險,婦女生育的費用可以報銷,還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補貼。正常的產假期間,用人單位要給100%的工資。是不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由生育保險對企業進行一定的補貼?

  如果建立社會保障“埋單”制,當企業有女職員生育時能逐漸過渡到社會保障來補貼,不用擔心會加大人力資源成本,解決了企業招聘女性的后顧之憂,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惠及更多的育齡婦女。

  女性求職:莫先入為主 切忌當“弱者”

  記者:我接觸到一位求職屢次受挫的應屆女研究生,她在一次面試的時候跟考官說,她應聘過一家航空公司,對方覺得她學歷太高;她又應聘了一家通信公司,又因為是女性而落選。高學歷的女性,是否更容易受到性別“歧視”?    

  吳青:我在外貿企業負責了多年的招聘工作,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用人單位還是根據崗位的需要以及應聘者的能力來確定人選的。招聘時發現,一些女生在求職時比男生更加小心翼翼,在自信心上就輸給了男生。女性進入職場一定要有自信心。即便是女性在性別上吃一定的虧,我在自信心上也要把它壓下去。

  在我看來,這位女研究生的失敗主要并不因為她是女的,而是她跟考官的溝通有問題。她跟考官所說的求職經歷,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讓人覺得有壓力。

  譚燕紅:女性的社會角色分工、生理因素確實決定了不適合一些崗位。企業也要考慮人力成本,比如女性從懷孕到哺乳,很多人至少有兩年時間沒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吳青:女性從懷孕到哺乳期結束,《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法》等的保障已經比較完善。女職員懷孕后,公司一般會對其工作進行調整,比如遠離復印機,少接近電腦等,但我也碰到個別女大學生比較嬌氣,懷孕后提出不能在外面跑,不能對著電腦,這樣公司只能讓她做一些文件收發、登記工作。

  雖然還是同樣的收入,但她覺得自己從原來比較重要的崗位調到了一個不重要的崗位,擔心兩年后不能做回原來的工作。如果讓她留在原來的崗位,變成公司要給她配個助手,這是不可能的。

  顏湘蓉:女性不要把自己當成弱者。比如懷孕前后,實際上休假的時間只有半年左右,在這期間不用工作,但仍然可以學習。休完假未必回不到原來的崗位。現在是信息時代,要終身學習。如果你比別人強,用人單位為什么不讓你回到原來崗位?如果你休完假已經落后時代了,又為什么要讓你回原來崗位?

來源: 廣州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