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布加勒斯特“地下兒童”游走生死邊緣
“歡樂之城”下的悲鳴
據英國《泰晤士報》2月4日報道,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這個城市的名字是“歡樂之城”的意思,然而,在該市地下,卻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黑暗之城”:約有500到2000名流浪兒住在星羅棋布的地下管道中?!短┪钍繄蟆酚浾吣峁爬?史密斯深入地下,調查羅馬尼亞地下兒童的悲慘境遇。(文中“我”指記者尼古拉·史密斯。)(專題供稿 邱永崢)
調查:下水道中的“家”
布加勒斯特,到了下班時間,人們穿著厚厚的外衣從各式各樣的建筑中涌出。 一個孩子從下水道的井蓋處伸出來小手,他在召喚我,我要隨他去布加勒斯特的地下看一看。
我把雙手撐在井口的兩側,將雙腿慢慢探入下水道中,感覺鞋底碰到了一根熱水管。過往的路人用異樣的眼神打量著我,我停頓了一下,跳了下去。
下面光線很暗。當我的眼睛逐漸適應了黑暗,注意到地道有1米多寬。由于附近幾個街區的熱水管道都從此處經過,地道里充斥著蒸汽。
孩子們住在地道里是為了取暖,室外的溫度已接近零度,但地道里卻熱得連外衣也穿不住。不過,這里出奇地潮濕,令人窒息,空氣中彌漫著垃圾和糞便腐敗的氣息,讓人避之不及。
帶我下來的小男孩名叫弗拉德,今年11歲,他領著我來到了這個被他稱之為“家”的地方。在這個黑暗、潮濕的地道中,我突然想起了狄更斯筆下的倫敦———是否浮華城市的背面,都必然有一個腐朽和黑暗的所在?
深入:地下黑暗迷宮
弗拉德拉著我的胳膊在這個“地下迷宮”中穿行。他不時地指著嵌在墻上的電線,警告我千萬別碰。地道很黑,路線也很復雜,還不時有老鼠跑過,弗拉德的朋友季米特魯告訴我,還要走半個小時才能到他們平時睡覺的地方,這讓初來乍到的我更加不知所措。
季米特魯說:“我們可以用火炬來照亮?!闭f著,他得意地拿出了一個破舊的打火機,我們一行人在打火機發出的微弱光亮下繼續向地道深處挺進。
孩子們答應讓我去看看他們的“山洞”。這個山洞是他們的棲身之所,距離我們下來的井口有近1300米,他們說警察一般不會來這里檢查,還可以躲避戀童癖者的騷擾。他們白天出去弄吃的,晚上就回到“山洞”里避寒。他們的“床”是一張破爛的床墊,他們每個白天都在大街小巷游蕩,靠乞討和小偷小摸填肚子,晚上則回到“床”上休息。
地道的墻上掛著幾根蠟燭,微弱的燭光讓這個地方看起來有了一點家的感覺。這里的孩子多數都是不堪忍受家庭的虐待,從家里跑出來,在地下過著異常艱苦而且險象環生的生活。
直擊:和老鼠蟑螂為伍
布加勒斯特人來人往,商店里貨品琳瑯滿目,但這個世界并不屬于“地下兒童”,這些流浪兒們像幽靈一樣出沒在下水道井口,小心翼翼地爬進爬出。
這些生活在城市的下水道中的孩子們被稱作“地下兒童”,他們大都只有十幾歲,我見到的最小的孩子是一個僅有11個月大的嬰兒。她從出生起就跟著她的“少女媽媽”在這個暗無天日的地方生活,地道里蟑螂滋生、老鼠橫行。她的媽媽連最基本的衛生和安全保障都不能給她,更不要說玩具之類的東西了。
盡管地下兒童們不用受成年人的管束,但他們也沒有任何安全保障。白天,他們四處乞討,食不果腹;晚上,他們還可能遭到性騷擾,甚至有一些孩子和戀童癖者進行交易,出賣自己的身體來換錢,還有一些外國人會為此專程來布加勒斯特,目標就是這里的幼童。
我看見的許多地下兒童都隨身帶著一小包廉價藥粉,他們吸食這種藥品來獲得短暫的快感,讓自己暫時麻醉,忘了這不堪忍受的生活。對于這種藥是否會對他們尚未成年的身體造成傷害,他們似乎并不在意。
這些孩子如何流落到街上,人們無從得知,但他們很討厭陌生人闖入他們的“領地”,也不愿向政府派來的人透露任何細節,所以他們的真實身份大都不能確定。
我問弗拉德為什么從家里跑出來,又到了這樣一個地方生活,他什么也不肯說,只是把那頂明顯偏大的羊毛帽子拉下來,把整個臉都擋住了。慈善組織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像弗拉德這樣的“地下兒童”之所以過上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大多是因為家里太窮或者是家庭破碎。雖然地道里的生活也很苦,但可以和同齡人在一起,沒有大人的約束,他們覺得這樣更好。
憧憬:希望建立家庭
盡管羅馬尼亞在憧憬加入歐盟后的新生活,但這些地下兒童的生活卻一如既往,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將為人父母,會有更多的孩子一出生就成為地下兒童。一些女孩因為遭到強奸而懷孕,還有一些則是墜入愛河,希望建立一個家庭。
17歲的女孩霍爾姆斯就屬于后者,她和男友奧古斯丁在地道里相識,那年她12歲,男友16歲?,F在,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女兒,名叫比安卡,這個月就滿一歲了,霍爾姆斯和奧古斯丁打算給女兒過個生日。
他們一家三口住在地道里一個非常狹小的地方。就是這樣的地方,不久前他們也不能獨享,還有其他9個孩子也住在這里。一張床墊、一把椅子和一張小桌子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他們還在頭頂掛了一根晾衣繩,上面掛著嬰兒的衣服,霍爾姆斯還用撿來的圣誕裝飾物把墻壁修飾了一番。
在這個地道中的小天地,霍爾姆斯是一位嚴厲的女家長,艱苦的生活造就了霍爾姆斯的現實和堅韌。她給了我一張清單,上面列了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名稱。作為參觀地道的交換,我要為其買這些東西。
霍爾姆斯的愿望是住進一間真正的房子,哪怕很小也不要緊。不過這樣的愿望對她來說也只是奢求:沒有身份證,她沒有資格申請政府為貧困人群提供的社會住房。
尾聲:地下兒童路在何方
在眾多地下流浪兒童中,克瑞娜是非常幸運的一個。12歲那年,她因為不堪忍受母親的打罵離家出走。在地道中生活,有一次差一點被人強奸,在搏斗中她的下巴受了傷。
克瑞娜勇敢地向外界求助,為了讓一所學校免費接受她,她不惜割腕相逼,后來她終于如愿以償走進了校園,她一直到高中畢業都住在地道中,后來她讀了大學并取得了法學學位?,F在她已經找到了一份工作并開始籌劃自己的未來,她說:“人們都說我有潛力,我也對自己有信心?!?/P>
與她相比,11歲的弗拉德和他的朋友們則前途暗淡,卡普列爾說:“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撐到哪一天,他們只關注眼前?!?/P>
羅馬尼亞孤兒問題
曾幾何時,羅馬尼亞禁止婦女采用任何避孕方式,社會上出現了大量棄嬰。由于公共的收養機構紛紛倒閉,大約有30萬孤兒流落街頭。羅馬尼亞政府曾因大量孤兒的生存狀況堪憂而飽受批評,時至今日,地下兒童現象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稱,2005年之前政府都沒有出臺政策解決這個問題。
非政府組織估計,在布加勒斯特,至少生活著500到2000名“地下兒童”。在羅馬尼亞加入歐盟的談判中,歐盟向羅馬尼亞施加壓力,要求解決流浪孤兒的問題,羅馬尼亞政府曾經修建了一些救助場所,解決了一部分流浪兒的生存危機,但仍有數千名地下兒童不在救助之列,依然要繼續掙扎在生死邊緣。聯合國兒童組織稱當地政府的工作做得仍然不夠,但政府并不沒有進一步采取行動來解決地下兒童的問題。
政府高級官員科斯密納承認上一屆政府的確忽視了地下兒童的問題,據她所說,布加勒斯特的地下兒童只有100名左右。她說:“事實上救助站有能力可以接收全部的地下兒童,但他們不愿意接受別人的管理,仍然選擇流浪。”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否認了以上說法,他們表示政府提供的救助站和撥款還遠遠不夠。
加入歐盟喜中有憂
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正式加入歐盟,盡管一些羅馬尼亞人為此歡欣鼓舞,但歐盟身份也可能給羅馬尼亞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由于羅馬尼亞的工業、農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一旦和歐盟標準接軌,一些小型鄉鎮企業就要倒閉。分析家還預測,日后會后大量移民涌入城市,而布加勒斯特顯然還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更多低收入者涌進大城市將會造成更多的地下兒童。
一家慈善組織一直試圖幫助布加勒斯特的流浪兒童,該組織的負責人瑪麗亞·卡普列爾說:“他們(地下兒童)不屬于任何人,因為沒有人肯為他們負責任。”她警告說:“地下兒童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今天街上的情景與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相比,也許只是小巫見大巫,接下來的任務會更重?!?/P>
來源:金羊網